奧推網

選單
財經

中國載人航天計劃登火星路線來了,採用熱核推進技術,2033年開始密集發射

中國力爭在2033年進行首次載人火星探測,然後定期進行後續探測活動。據稱,中國還設定了明確的時間表,希望在2033年至2043年進行五次載人火星探測任務。

該長期計劃旨在在火星建立永久定居點,並採集火星資源。在開始載人探測前,中國將進行機器人火星探測,進行火星基地選址考察、原位資源利用系統建設等。

5月15日,載著“祝融號”火星車天問一號的著陸巡視器,著陸於火星烏托邦平原南部預選著陸區,這是中國首次執行火星探測任務,繼中國成功登陸火星之後,首次詳細披露了該計劃。

當時,國際社會也在第一時間見證在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國印記的時刻,很多外媒紛紛感嘆中國能夠在短時間內實現如此大的飛躍。

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院長王小軍最近透過影片參加俄羅斯一場航天探索大會時表示,中國計劃在2033年、2035年、2037年、2041年及以後進行載人火星探測。

官方報社中國航天報援引王小軍的講話稱,在開始載人探測前,中國將進行機器人火星探測,進行火星基地選址考察、原位資源利用系統建設等。

為了讓人類在火星上生活,船員必須能夠使用該地的資源,例如從地表下提取水、在現場產生氧氣和發電。中國還必須開發將宇航員送回地球的技術。預計在2030年底前還將有一次不載人的往返任務,採集火星土壤樣本。

據外媒報道,美國航天局 NASA 開發了一項技術,可以在 2030 年代的某個時候將宇航員送上火星並返回。

王小軍說道,中國的火星計劃設想了一支航天器在地球和火星之間來回並主要開發其資源。為了縮短旅行時間,除了傳統的化學推進劑外,航天器還必須利用核反應釋放的熱能和電能。中國將不得不以“數百天”的總飛行時間來回往返。

核熱推進是目前載人火星探測方案設計的重要選擇。核聚變推進理論上具有更高比衝效能,需要理論和技術的突破,適合作為載人火星探測更遠期的研究目標。

在地球空間擺渡地火轉移階段,基於高比衝核電推進技術的擺渡級,以及基於高比衝大推力核熱推進技術的地火轉移運載器。

在地火轉移運載器上,採用核熱核電雙模式,以三臺10噸級推力的核熱發動機作為主要動力,利用核電系統為各分系統提供電源。

中國還計劃在月球南極建立基地,並在 2030 年左右部署機器人探索小行星和木星。

不久前,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成功將3名宇航員送上太空,在飛船同天和核心艙成功自主的對接之後,航天員成功進入天和核心艙,這意味著中國首次進入自己的空間站。

中國在航天領域發展迅速,未來中國將會完成多項太空探索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