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財經

北京的故宮裡有三百多個水缸,滅火是否可靠?其實還有其他的秘密

超過3小時的電影《末代皇帝》中的一幕讓我印象深刻。溥儀很小,太監們到處搜捕宮中的油。一次,溥儀問,太監是否在宮外有房屋,還有20間,太監薇諾諾都說宮外有房屋。溥儀打算更換內務總管,徹底調查倉庫。那一夜,倉庫著了火,盔甲全被燒光了,溥儀悲哀地說。為了不讓他們發現偷的東西,太監故意縱火。(另一方面)

在北京故宮建成後,建築最多的時候是9999間,如今9000多間,在這段時間經歷了無數次火災,每一場大火都來不及充分燃燒。

明、清兩代關燈的故宮都很奇怪嗎?

故宮的消防水源有一處是金水河,和各宮外的許多大缸。

銅缸子是宮中的防火裝置之一,平時要存放滿清水,以備消防用。從冬十月到次年二月,用棉布蓋住缸體外衣,蓋好缸子,氣溫低時,將木炭放在缸下加熱,以免結冰。故宮最早的器皿為明弘治年間,現存大缸共308件,其中22件為鍍金。當故宮失火時,從這隻大缸中取水滅火。

還好,遇火勢怎麼辦?只有充分燃燒。據瞭解,自1420年起,清朝末代皇帝溥儀退位四百多年間,故宮火災的記錄達到了四五十次。燃燒的地方最容易被點燃。

1421年,故宮在剛建成不久,經歷了第一次火災,三次火災全部燒燬,1422年建清宮再次被燒燬。宮裡的火光有時會掛在宮裡的火燈上,有時皇帝和妃子會在帳篷裡放煙火點燃。總而言之,故宮的宮殿經歷了火災,萬劫不復。

故宮建築大多都是木結構,因此在建築物外常能看到小孔,起到通風透氣的作用。這種木結構的建築,最容易起火。現代化科技發達,故宮配備了強有力的消防設施,但明清時期,若要縱火,除了制定嚴格的處罰制度外,還要依靠水槍、水槍和建築物部分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