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財經

學術研討淪為“舞臺表演”,誰之過

學術研討淪為“舞臺表演”,誰之過

不久前,北京大學教育學院教授陳洪捷發表文章《學術研討會為何會淪為“表演”》,引發了學術界的廣泛討論。文章說,現在學術研討會多且主題泛,學者們常常疲於奔會,而且會議之後,很少有人關心取得了哪些共識、釐清了多少問題、有哪些爭而未決的問題,相反更關注什麼級別的領匯出席、會議是否夠氣派、多少家媒體到場、報道在微信圈轉發的情況……總之,學術研討功能減退,“表演”功能不斷增強。

學術研討,本來應該是很嚴肅、很規範的學術活動,而學術研討在某些地方卻走樣變調了,淪為一種“表演”:什麼級別的領匯出席,看是否氣派;多少家媒體到場,看是否熱鬧……至於學者們來了多少、幹了什麼、呈現哪些成果,則很少有人去考慮。

一場學術研討,動輒花費數萬十多萬,就這樣走過場了,著實讓人難以心安。學術探討成“舞臺表演”,學者們變相成“演員”,這不是一種好現象,浪費公帑不算,還助長了學術研討的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汙濁了學術空氣,必須引起正視。

造成學術研討成“舞臺表演”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從高校角度講,有的高校在考核教師年底業績時,會計算其參加了多少會議,包括有多少次被特邀參加

會議並作

報告。從高校教師角度講,有教師難以抗拒數目不菲的評審費、專家費甚至“公費旅遊”的誘惑,同時有教師想透過“趕場子”增加曝光度、知名度。從舉辦學術研討單位講,想透過學術搭臺、政績唱戲,為某些利益人服務。“各取所需”之下,學術研討難免“秀氣”十足,“表演”一番後“落幕”。

《學術研討會為何會淪為“表演”》一文,能一石激起千層浪,引起學術界和新聞輿論的共鳴,就在於學術研討的“舞臺表演”頻頻亮相,在不少地方“巡迴表演”著。嚴肅、規範的學術研討活動變得如此不正經、沒正形,怎不讓人心痛?有關部門對此須正視,從活動報批、經費稽核、活動安排、效果檢視等諸多環節嚴格把關,絕不讓學術研討會淪為“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