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財經

10年後,“這個樓層”將成“黃金樓層”?專家:有錢人已悄悄下手

作者:縱橫論市

現在年輕人買房,基本上都要掏空幾代人的錢包,再加上二三十年的房貸,用畢生心血來形容也不為過。花了這麼大代價,誰都想買到自己稱心如意的房子,不僅家人住起來舒服,未來在轉手的時候也能賣個好價錢。但現實是,所謂隔行如隔山,對房地產行業不瞭解,對樓市不熟悉,以及對未來住宅市場發展趨勢看不清,都可能讓我們對房子的選擇產生誤判。就拿選擇樓層來說,有專家斷言,10年後,“這個樓層”將成為“黃金樓層”!越到後面越吃香,有錢人已“悄悄”下手。為什麼這麼篤定?來看看分析。

首先要明確一點,無論是買房自住,還是投資房產,房子最終都是用來居住的,誰都知道,不同年齡階段的人,對樓層的選擇是不一樣的,比如年輕人,喜歡樓層更高一些的房子,而年紀大的人則喜歡樓層更低一些的房子。原因就在於,年輕人充滿活力,平時上班壓力較大,在樓層高的房子裡,開闊的視野能讓他們放空自我,而老年人則不一樣,由於體質的原因,他們不希望太高的樓層,低樓層反而讓他們有踏實感,感覺更接地氣。事實上,從過去幾十年開發商對樓層的定價差別可以看出,樓層越高,價格也越高,主要的原因就是年輕人佔據主力,供求關係決定了高樓層比低樓層價值高。不過,年輕人與老年人的結構已經發生了明顯變化。

根據“7普”的資料顯示,2020年末,我國60歲以上老人達到了2。64億,佔總人口的18。7%,差不多每5個人就有1個60歲的老人,按照很多專家的預測資料表明,到2030年,60歲以上老人佔比將達到25%左右,屆時,每4個人中就有1個老人,老人佔比差不多每10年上升5個百分點,到2050年將達到3個人中有1個老人。由於老人住房需求特點,較低樓層住房需求的不斷增加將是未來住房的一個趨勢。

其次,高樓層住房本身的弊端。不止一位專家說過,未來高層住宅價值將一落千丈,將淪為“貧民窟”,這不是沒有道理。比如清華大學建築學院尹稚教授對比研究顯示,30年前美國建造的一批高層建築現在就成了貧民收容所,而北大朱國鍾教授還進行過相關實驗,結論也是“未來高層建築將大面積貧民化”。專家之所以不看好未來的高層住宅,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在經歷二三十年的風雨後,高層住宅設施裝置已出現老化,維修不易,也沒有那麼多錢來維護,遇到水、氣、電梯等大問題時,居住舒適度大打折扣,特別是電梯出現故障,若每天要爬幾十層樓的話,別說老年人,年輕人也得“躺平”了。

由此可見,從老齡化和高層住宅發展的兩大趨勢看,樓層並不是越高越好,專家預計,未來“3-6層”將成為“黃金樓層”,有錢人已“悄悄”下手。從現實來看,“這個樓層”段確實有其他樓層不可比擬優勢,主要有四點。

第一,不陰暗潮溼,採光不錯。

其實,不管樓層有多高,建築商都必須按照國家規定的標準設計建造,樓高和樓間距必須要達到相應規範,比如大冷天,要求每天日照時間不低於2小時,在冬至也不低於1小時,所以,日照時間是有保障的,而且,這個樓層不受更低樓層的環境干擾,即便遇到梅雨天氣,也不存在潮溼情況。

第二,不擔心供水問題,也不怕電梯故障。

高樓層住房,一般都是二次供水設計,蓄水池清理不及時,就有可能受到汙染,但低樓層住戶就不用擔心這個問題。此外,電梯出現故障也不用擔心,由於電梯質量參差不齊,何況本身也是有壽命的,電梯越老,故障越頻繁,對於這個樓層的住戶來說,即使天天爬樓也不是什麼問題。

第三,方便及時逃生。

地震和火災,是住樓房的兩大威脅,就地震而言,目前沒有證實樓層高低的安全區別,但從心理上,住低樓層比住高樓層更有底氣一點。但消防的區別就比較明顯了,從實際例子看,當遇到大的火災,高樓層基本上很少有自救的機會,靠外界救援就要看情況了,而3-6層這個樓層段,展開救援的手段和方式就要多得多,無論是自身的還是外界的。

第四,小孩、老人居住舒適度高。

就不贅述老人了,概括起來,老人喜歡低樓層,主要是因為接地氣,與小區的園林景觀距離適中,還能更接近綠植,也不遮擋,這個高度也不存在恐高情況,有安全感。小孩也是如此,江南時報曾以題為《住進高層缺乏溝通,城市孩子易患“高樓孤獨症”》報道過,講的是1名12歲的小孩隨媽媽搬進高層以後,性格慢慢變得孤僻。原因則是,孩子嫌下樓麻煩,不願下樓,經常宅在家裡,缺乏與人交流,正如文中所言,高樓限制了孩子的活動範圍。

那麼,假如再換房,你更喜歡哪個樓層呢?歡迎留言說說你選擇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