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財經

高原地區馬鈴薯種植技術與病害防治策略,提高了馬鈴薯的成活率

高原地區的氣候條件和土壤條件適合馬鈴薯生長,因此當前我國高原地區大力發展馬鈴薯種植產業,不斷擴大馬鈴薯種植規模,提高了當地農戶的收入水平。在馬鈴薯種植過程中,種植技術和病害防治工作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種植人員需要根據高原地區的實際情況合理選擇馬鈴薯種植技術,同時需要有效防治馬鈴薯病害,進一步促進馬鈴薯產業的發展。

1馬鈴薯生長條件

光照條件

馬鈴薯是喜光農作物,光照強度和日常時間直接影響馬鈴薯產量,如果在其生長過程中出現光照不足的問題,將會影響馬鈴薯植株的生長狀態,葉片比較單薄,最終降低了生產率,馬鈴薯產量也因此減少。太陽光照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馬鈴薯芽伸長,馬鈴薯塊經過休眠期之後,可以放置在散熱光中進行催芽,促進馬鈴薯塊快速產生綠色壯芽,在播種過程中避免出現傷芽問題,以提高馬鈴薯產量。

溫度

馬鈴薯在發芽和結薯階段都對溫度提出了一定的要求,溫度過高和過低都會影響馬鈴薯生長。如果馬鈴薯具有適宜的生長條件,種植人員可利用調節和栽培管理等方式,滿足馬鈴薯的溫度需求,促進馬鈴薯生長,最終達到增產的目的。

水分

水分可以促進馬鈴薯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馬鈴薯在生長過程中需要較多的水分,如果土壤水分較少,將會降低馬鈴薯的產量。但是土壤水分較多,將會影響排水工作,導致土壤缺氧,最終影響馬鈴薯根系的生長,甚至會發生根部腐爛的問題。新生塊莖缺氧,很容易導致細菌干擾問題,最終使其腐爛,在收穫之後不易儲存。溼度比較高,馬鈴薯很容易發生晚疫病,最終引發大量腐爛的問題。

2高原地區馬鈴薯種植技術

選地

在種植馬鈴薯的過程中,種植人員要儘量選擇疏鬆肥沃的土壤,半砂壤土最適合馬鈴薯生長,種植人員要注意不能在板結田中種植馬鈴薯。在選地階段,種植人員需要結合當地景觀指標,注意不能和茄類植物和白菜、甘藍等植物連作,馬鈴薯前茬作物最好是豆類和油菜,要做到輪作2年,這樣有利於遏制病蟲害,同時可以減少雜草數量。前茬作物收穫之後,種植人員要注意深翻土壤,利用太陽光消滅土壤中的細菌,為馬鈴薯種植提供良好的土壤環境。

合理選擇馬鈴薯品種

在選擇馬鈴薯品種的過程中,種植人員需要結合當地自然條件,選擇的馬鈴薯品種要具備較強的病蟲害抵禦能力。在種植馬鈴薯之前,種植人員需要深入分析當地氣候條件,同時需要分析馬鈴薯常見的病蟲害。在高原地區,大部分馬鈴薯在110d內即可由出苗期進入成熟期,每年最佳播種時期是4月中上旬。為了減少病毒危害,提高馬鈴薯的產量,要選擇形態飽滿的馬鈴薯,同時其要具備光亮的色澤,不能出現任何損壞。

人工種植

因為高原地區耕地不夠平坦,同時具有較大的種植規模,很多地區不適合利用機械化種植方式,因此在高原地區種植馬鈴薯的過程中通常選擇人工種植的方式,人工種植主要包括整地、出芽培育、種植、後期管理四個步驟。在整地階段,種植人員需要深耕土壤20cm以上,隨後施加有機肥料,保障馬鈴薯根系生長。土地深耕可以促進馬鈴薯的生長,在種植馬鈴薯之前,工種植人員做好深耕工作,可以有效提高馬鈴薯產量。

在出芽培育階段,被收穫的馬鈴薯會進入休眠期,需要經歷90d才可以發芽,如果選擇的馬鈴薯還沒有發芽,種植人員需要採取催芽工作,在赤黴素溶液放置馬鈴薯7d左右,並且在20°溶液中浸泡馬鈴薯5min~10min,種植人員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合理控制用藥濃度,如果馬鈴薯休眠期比較長,種植人員需要提高赤黴素濃度,保障催芽效果。種植人員選擇用赤黴素溶液時,要注意利用酒精溶解,再加入適量的純淨水,透過均勻攪拌達到濃度標準之後再浸泡馬鈴薯。滿足浸泡時間之後,種植人員要撈出,晾乾馬鈴薯,在溼潤沙床中催芽。

3馬鈴薯病害防治策略

防治真菌性病害馬鈴薯真菌性病害主要包括早疫病和粉痂病等。在防治過程中,因為早疫病具有很強的適應性,發病的馬鈴薯會產生褐色的斑點,所以種植人員需要利用代森錳鋅類藥物治理這種病害,根據實際情況調整比例,利用水稀釋之後噴灑在馬鈴薯葉片上,結合實際情況確定噴灑次數和間隔時間。防治粉痂病的過程中,種植人員可透過土壤深耕,施加有機肥以及種植輪作等方式,最佳化田間排水效果,有效控制粉痂病。馬鈴薯的晚疫病問題通常是在開花階段發生的,這類病害會透過空氣傳播,會導致大面積感染,馬鈴薯莖葉部分首先發生病變,導致塊莖發生腐爛,最終發生枯死問題。為防治這類病害,種植人員在選種階段就要注重馬鈴薯品種的抗病能力,同時要及時清理種植場地,有效切斷病原體。

防治病毒性病害病

毒性病害主要包括卷葉病和花葉病兩種形式。發生卷葉病會影響馬鈴薯種植,如果發生感染問題且無法有效防治,甚至會引發絕收問題,在發病初期,馬鈴薯葉片會出現捲曲問題,隨後葉片變硬,整個葉片呈現紫色,種植人員需要利用藥劑治理方式,如選擇葉面肥等藥劑。發生花葉病之後,馬鈴薯植株葉面經常會受到侵害,使葉片變得萎縮,這將會影響馬鈴薯的產量。這種病害缺乏對症的藥劑,因此在種植階段,種植人員要實時觀察馬鈴薯塊是否發生了感染問題,如果發生了感染問題,工作人員要立即清理病株。

防治細菌性病害

細菌性病害主要包括青枯病和軟腐病。馬鈴薯感染了青枯病之後,葉片會呈現淺綠色,並且在極短的時間內死亡。若發生這類病害,種植人員需要利用輪作重茬方式,或者利用硫酸鏈黴素製作溶劑,在馬鈴薯表面噴灑藥物。馬鈴薯生長後期很容易爆發軟腐病,植株表面呈現出棕色斑點,患病部位逐漸硬化。為防治這類病害,種植人員在種植階段要保持地塊的溼潤度,保障種植區域的通風效果和透光效果,同時需要利用百菌酮和綠乳銅乳油等藥物治理該病害。

4結束語

為了保障高原地區馬鈴薯的產量,種植人員需要合理選擇馬鈴薯種植技術,同時要注重防治各類病害,提高馬鈴薯成活率,促進馬鈴薯健康成長,透過保障馬鈴薯的產量,提高農戶的收入水平,從而促進高原地區的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