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財經

科舉,始終存在的不公平現實

為了取代由世家大族控制的九品中正制,隋文帝開設“志行修謹(道德)、清平於濟(學問)”兩科取士,後隋煬帝增設“進士科”,以時事策問取士。至此,科舉,正式登上歷史舞臺。科舉,科即分科,舉是舉拔,就是指透過分科考試選拔人才,以考試結果定去留。

隋煬帝

科舉,是古代人才選拔最公平的一種方式。只要自己學得好,考得好,基本上就能中榜,中榜後多數可以為官,從而光耀門楣。然而,科舉的公平,也是相對的,從科舉出現的那一刻,有些不公平始終存在著。

1、地域

隋朝,二世而亡,唐朝科舉,沿襲隋朝,一脈相承,使之逐漸完善。唐朝定都長安,東都(陪都)則在洛陽,一個在陝西,一個在河南,都處在北方。西魏、北周、隋朝、唐朝這四個王朝,其皇族都屬於關隴世家集團,時有“八柱國”盛況。

除卻關隴李家,其它世家大族,如清河崔氏、范陽盧氏、榮陽鄭氏、太原王氏等也是出自北方,那時整個國家的政治中心與文化中心皆在北方。因此唐朝的官員士子多出自北方,即使不是出自幾大世家大族,也與之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唐朝名臣房玄齡、魏徵等都與這些大族聯姻。

唐太宗盛世

世家大族的過分強大,足以威脅皇權,因此,唐朝歷代皇帝都會極力打壓世家的勢力。唐太宗時期,修撰《氏族志》,刻意提升庶族士子的社會地位,此消彼長,世家的社會地位受到一定的壓制。唐朝末年,地方軍閥混戰不休,農民起義也時有爆發,北方的這些世家大族,不斷遭受戰爭波及,其勢力與影響力,逐年沒落。等到黃巢起義,攻破長安,橫掃中原,北方的這些世家大族,也徹底被掃進了歷史。

西晉滅亡後,司馬皇族南渡長江,在建康(今南京)定都,建立東晉。當時,與皇族一同南渡的,還有大量的北方漢人。這些南渡漢人,為江南的快速開發,不僅帶去了充足勞動力,還帶去了更好的耕種技術,以及更繁盛的中原文化。南北朝對峙的一百多年,江南的經濟發展已經不落後於北方了。隋煬帝,修建南北大運河,是想將產自江南的糧食運往京城及周邊,而不是野史所說為了更方便去江南遊玩。

經過隋唐三百多年的發展,南方,主要指江南一帶,經濟已經強於北方了。然而,當時的京城長安在北方,北方世家大族的勢力依然強大,那時國家的文化中心,依然在北方,並沒有隨著經濟發展,遷移到江南。從唐末至五代,北方戰亂從未間斷,更多的北方人口往南遷移,造成南方的經濟更加繁榮。隨著更多北方儒生南渡避禍,南方的文化,也愈發昌盛,文人才子層出不窮。科舉的天平,也從北方,偏向了南方,這一偏,就是一千多年,從此,北方的科舉,再未超過南方。

黃巢起義

宋朝,江西科舉最厲害,後來,福建趕上,江蘇、浙江稍差一籌。明、清兩代,江蘇始終最厲害,浙江、福建、江西,依次稍弱一些。山東,是孔子的故鄉,文化還是比較繁榮的,科舉成績也還不錯,勉強可以與江南四個科舉大省比一比。

國家,是南北各省的國家,而不僅僅是江南幾省的國家。進士及第的學子,若都是南方人,或北方學子僅寥寥數人,既不好看,也不利於國家團結。因此,朝廷為了平衡南北科舉差異,會試試卷分為南卷、北卷,南方學子做南卷,北方學子做北卷,再實行“按省取士”,每個省錄取多少名額,在考試前,朝廷已經分配好。因殿試不黜落只排定名次,殿試就不分南北卷,統一答卷。因南方的教育水平遠高於北方,其科舉成績也是北方遠遠不如的,因此,殿試狀元多出自江南幾省。

2、出身

一個人的出身,很大程度上決定著這個人未來一生的道路。這句話,雖不是絕對,但這也是社會上眾多的殘酷現實。

蒙古族,建立了橫跨亞歐大陸的龐大帝國。元朝,是中國曆代王朝,疆域最大的朝代,然而,元朝的統治政策,對漢人並不友好,甚至有些歧視。當時,把國內人口分為四等:蒙古人、色目人、漢人、南人,雖然朝廷並沒有明文規定這四個等級,但統治政策卻存在著明顯的傾向與歧視。

元朝版圖

其它不論,單說科舉制度。蒙古人與色目人,科舉試卷難度低,應試資格要求少。漢人與南人,不僅考試難度高,應考科目也多,而且,他們每次的錄取人數,與蒙古人、色目人是一致的。蒙古人、色目人錄取多少人,漢人、南人士子即使再出色,也只能錄取這麼多人。蒙古人、色目人的科舉水平實在太差,每次可能都湊不齊錄取人數,因此,漢人、南人也要相應減少錄取人數。漢人與南人的人口數,是遠遠高於蒙古人與色目人,所以,漢人與南人的科舉錄取率是非常非常低的。

寒窗苦讀多年,卻無法科舉為官,這些儒生對朝廷有著深深的不滿,這也是為什麼元末農民起義軍,會有很多儒生參加。

唐朝的庶族士子,以及後世的寒門子弟,並不是指貧苦人家的學子,而是相對於高門大戶的新興地主階級,至少是殷實家庭。寒窗苦讀考功名,是一個非常耗時、耗錢的事情。家裡若不富裕殷實,僅供一人讀書,也足以把家庭拖到貧困線。蘇洵,四川眉山人,家境非常殷實,有房產田畝,其子蘇軾、蘇轍也是讀書天才,一家三人讀書,再進京應考,等他們從京城回來,家裡已經破敗不堪了。由此可見,古人科舉,沒錢還真讀不下去。當然,凡事皆有例外。北宋范仲淹,父親早逝,母親改嫁,少年讀書時,就過得非常貧苦,時常忍飢挨餓,曾有“斷齏畫粥”的典故。

蘇門三父子

出生在經濟發達的地方,即使自家經濟困難,若自己讀書真心厲害,自有鄉紳捐贈,供你讀書,等將來功名在身,再投桃報李。若出生在戰亂不止、民不聊生的地方,即使再有天賦,也是無法讀書,更何談考取功名了。

若出生在官宦世家,因為長輩們的教導與影響,學問會更全面紮實,對國家時局的把握也會更精準,因此,他們獲取功名會相對容易輕鬆。所幸,天下儒生,都是讀同樣的書,考相同的試卷,能否中榜,全憑本事。所以,宋真宗曾在《勵學篇》激勵天下學子:“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鍾粟;安居不用架高堂,書中自有黃金屋; 出門莫恨無人隨,書中車馬多如簇;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男兒若遂平生志,六經勤向窗前讀。”

宋真宗

科舉,雖存在著地域與出身的不平等現實,但已經是古代人才選拔最公平的方式了,寒門子弟,透過自身努力,高中榜單,從而進入官場,改變全家命運。士農工商,士是整個社會最受崇敬,地位最高的那群人,而透過科舉道路,就能成為那樣的人,無怪乎,天下莫不趨之若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