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娛樂

【深度】農民起義打響第一槍,農民起義往往打響第一槍,原因很簡單

透過戰爭方式實現改朝換代的,主要是將軍造反與農民起義。但主要是將軍造反,農民起義往往打響第一槍,將軍造反往往最後收割果實。

原因很簡單,農民起義軍對內不能形成凝聚、對外不能輸出秩序,而將軍造反卻能夠做到這些。先羅列一下幾起將軍造反的例子。

公元前197年,西漢代國相國陳豨造反。

當時,陳豨“以趙相國(應為代)將監趙、代邊兵,邊兵皆屬焉”。也就是說,陳豨已經壟斷了趙國、代國兩地的邊軍,而且禮賢下士、門客眾多。如果陳豨要造反,需要依靠兩支力量,一個是趙、代兩地計程車兵;一個是自己門下的賓客。只要這兩夥人配合,那就沒啥問題。

公元前202年,田橫自殺,然後其在山東海島上的五百門客集體自殺。當時劉邦已經派人去招降了,只要這些人能歸順,肯定都是高官厚祿。但是,五百門客是田橫的門客不是劉邦的門客。主公田橫死了,那就集體自殺。這就是當時的意識形態。田橫如此,陳豨也是如此,門客一直是這些人的私人從屬力量。

公元前201年,劉邦封長子劉肥為齊王,“食七十城,諸民能齊言者皆予齊王”。關鍵是民能齊言者皆予齊王,也就是在那個時候,各諸侯國連語言都不通。齊國是如此,趙國和代國也是如此,兩國本就是趙戰國故地地,方天然就有獨立傾向。所以,趙、代邊軍,也沒啥問題。

公元前154年,吳王劉濞發動了七王之亂。

吳王叛亂,原因為何,不必細究。還是看他的憑藉力量。而在這方面,吳王劉濞與代相陳豨的邏輯完全一樣,吳國門客全聽他的、封國士兵全聽他的。而且,劉濞的凝聚力和動員力,要比陳豨更強悍。

首先是“居國以銅鹽”,所以吳王可以自己發行貨幣,為老百姓向朝廷交稅;其次是“卒踐更,輒予平賈”,朝廷徭役,吳王自己掏錢僱人替百姓服徭役;第三是“歲時存問茂材”,精英人物全部籠絡到自己麾下;第四是“它郡國吏欲來捕亡人者,頌共禁不與”,凡是逃到我吳國的犯罪分子,就是我吳國百姓,絕不引渡。所以,吳王不僅能在吳地搞割據,而且還能帶著吳國戰士去打漢朝。

漢末至三國時期,是個郡守刺史都能割據造反。

其實,這時候陳豨造反的邏輯已經不適用了。因為意識形態已經出現了變化,精英人物還是心向朝廷的。那種“主人的主人不是我的主人”的邏輯,已經講不通了。但是,漢末的特點,一個是亂;一個是治。亂是整個天下的亂,就是中央控制不住地方;治是州部郡縣的治,就是豪族們能夠維持地方秩序。但是,天下亂,自然就要爭,所以控制地方的豪族也要爭。於是,就有了豪族加軍閥的模式,河北豪族加袁紹、兗州豪族加曹操、江東豪族加孫氏、荊州豪族加劉表。所以,梟雄將軍們,搞割據、搞造反,只要取得豪族支援,那就沒問題。甚至,豪族們還會鼓動將軍們去造反,跟其他軍閥爭一爭,因為打出來的土地就是利益,大家都能分。

公元613年,隋朝楊玄感黎陽起義,但這隻能算是農民起義。一夥“無向遼東浪死”的水手們,就地發動了起義。所以,成不了什麼氣候。但是,公元617年李淵晉陽起兵,就完全是將軍造反了。

那李淵的造反邏輯是什麼呢?皇帝太折騰,三徵遼東搞得舉國大亂,大隋已經徹底失了人心。這時候,只要有野心,就敢幹出點兒大事情來。李淵出自關隴軍事貴族,能夠得到這個貴族群體的支援;而且手握邊地重兵,這是成就野心的力量。但是,還得問一句:士兵憑啥聽李淵的,踏實在太原搞割據不行嗎?

你們愛聽不聽,有的是人聽。因為滿天下都是流民,李淵起兵前的一個籌備工作就是開倉放糧,搞徵兵。於是,“二旬之間,得眾數萬”,為了吃飯而不要命的人,有的是。從眾心理之下,手下計程車兵想聽也得聽,不想聽也得聽。

公元755年,安祿山范陽起兵,開啟了安史之亂。范陽軍雄冠八鎮之首、河北道富加天下州郡。要精兵有精兵、要糧食有糧食,安祿山造反有了必要條件。但是,憑啥三鎮精兵就會聽他的?

三個原因,一個是安祿山手下有八千假子精兵,都是老安的乾兒子,老爹造反這夥人肯定支援;另一個是造反前半年,火線提拔了三十二名蕃將取代漢人將軍,這可不是三十二名軍官,因為每個蕃將手底下都有一支胡人部落兵;第三個就是安祿山的高階幕僚群體,也就是河北精英們,他們比安祿山還想造反,而造反的鼓動者,就是嚴莊、高尚這夥人。

還有一個更根本的原因,那就是長征健兒組成職業軍人群體,逐漸成為邊軍利益集團,這夥人已經有了利益訴求和自發意識,只要是能實現利益,他們啥都敢幹。而且,這個邏輯越來越強。因為安祿山首先計程車兵,還是以漢人士兵為主體。

唐以後的造反,就是安祿山的邏輯。不是將軍想造反,而是手底下的幕僚軍官和基層士兵想造反,將軍想造反也得造反、不想造反也得造反,將軍的意志不重要。所以,到了五代十國才會頻頻更換政權。因為這時候的邏輯就是皇帝聽將軍的、將軍聽士兵的。士兵不開心了,想發財、搞搶劫,那就造反,將軍就得同意。更何況哪個將軍不想當皇帝,所以造反也就日益頻繁了。最具說服力的事件,就是趙匡胤黃袍加身、陳橋兵變。就算趙匡胤絕對忠於後周,也沒用。因為手下的謀臣猛將完全可以殺掉他,再找個領袖,帶著自己去造反,因為造反才能實現利益。後周的創立者郭威,也是這個套路,造就給趙匡胤做出了榜樣。

宋朝也有將軍造反,但多是帶著兵、帶著地盤投降女真的大金。這種造反就有點兒叛國的意思了,比如淮西兵變。但是,造反的頻率要低得多,原因就是宋朝皇帝始終控制著財權,將軍可以造反,但沒錢,沒錢就沒法造反。明朝也是,將軍造反,主要是投降滿清。清朝就不說了,幾乎沒啥造反的。

綜上梳理將軍造反的邏輯:

一是央地關係鬆散。陳豨造反、七國之亂以及漢末三國,都是這個邏輯。中央根本就控制不住地方,地方肯定想造反就造反,不說改朝換代,就是搞割據也可以不用再向朝廷交稅。

二是地方得真有錢,或者說有實力。安祿山造反以及唐朝中後期的藩鎮就是如此,有軍隊、有地盤,還有錢,完全可以甩開朝廷自立。實際上,這也是一個央地關係在財政和行政上的表現。

三是士兵的自我意識。安史之亂以後,這個問題表現的最突出,士兵已經結成了軍事利益集團。為了實現自己的利益,造反就是這夥人的集體意志。而且只要大兵和將軍在一起呆的時間久了,就肯定會出現這個問題。所以,北宋才一直搞兵不識將、將不識兵。南宋高宗趙構,就是傾家蕩產,也要負責給岳飛提供糧餉,絕不允許他自籌糧餉,變成唐朝的節度使。

四是中央王朝的控制能力。深層次的問題就是資訊和交通問題,只要中央的資訊能夠傳達到基層,只要中央的影響能夠滲透到基層,造反就是不可能的。所以,你就明白了為什麼秦始皇統一天下後,拼了命地修馳道、建驛站了。但是,馳道和驛站,畢竟不是高速公路和郵電系統,所以中央的控制能力主要是靠自己絕對強悍和意識形態,也就是權威。但是,權威很容易在王朝末期遭到破壞,武將造反往往在這個時候最頻繁。但安史之亂是個特例。安史之亂的主要問題是央地關係鬆散、將軍真有錢和士兵的自我意識。

所以,將軍敢造反,一定是建立在以上四個邏輯的基礎之上。或是一個佔優、或是全部佔優,只要這些邏輯成立,士兵肯定會聽將軍的。如果這些邏輯條件不具備,將軍造反就是將軍在做白日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