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財經

這個人雖被皇帝連降幾級,回家後對兒子說了這句話,後來居然成真

容易被歷史所記住的除了功績過人的皇帝還有一些武將之外,那些優秀的大臣們其實也是很容易被人誇讚被人記住的。如果說在康熙那個時代最出名的臣子是陳廷敬的話,那麼雍正時期最出名的大臣就一定是那個叫做張廷玉的人了,這個張從雍正上位開始就一直位居宰輔這個位子了,而且他也是一心只想輔助雍正,正因為他的忠心,所以在他死去的時候居然享受到了太廟這個分配,可以說是漢代使臣中的典型模範了。

說這個人可能很多人不熟悉,但如果說到李鴻章的話大家就一定都很瞭解了吧,這個李其實和張一樣都是安徽的,所以算起來的話兩個人還是老鄉,而且李的功勞地位在歷史中也是出了名的高,但就是這樣的李卻曾這麼評價張,那就是他雖然才氣過人,但在治世方面更是比較出名,所以張應該是屬於這方面的榜樣。

其實呢,張雖然是雍正早期就挖掘出來了的重要心腹,可如果非要嚴格算起來的話他其實早在康熙年間的時候就已經初嶄頭角了,但讓人感覺到很奇怪的是,雖然張在那個時候也很優秀,可這個康熙在臨死前居然還把張給貶官了。你說說這樣的事情放在誰身上誰不感覺到奇怪啊,所以這張家人都像是死了親人一樣的悲痛,他們並不明白為什麼康熙帝早要這麼對待他呢?就在大家都焦慮而且悲傷的時候,只有被貶官了的張自己在那裡哈哈大笑,甚至還連連說到,這皇帝貶官貶得太好了。當然了,不僅僅是你們覺得太奇怪了,就連當時的人都覺得這樣反應的張是不是瘋了,但其實這其中都是有原因的,而且這個原因還得從很久之前說起。

首先我要和你們說一說張的家鄉桐城,我想安徽人一定都知道這桐城可是一個好地方,在古代的時候安徽桐城就一直是一個文化名城,因為這裡出過相當多的人才。而我們的張也是在這裡出生。優秀的他在二十六歲左右就已經準備去京參與會試當官了,不過讓人可惜的是,那一年偏偏是他的父親被任為會試的考官之一,所以按照規定身為兒子的他就必須要回避不能參加這一次的考試,故這一年張算是沒有辦法白白錯過了。不肯放棄的他又等了整整三年,在這第三年的考試中他如希望中的一樣高中進士。而我們的康熙帝在直到他是張英的兒子而且還是進士以後就立刻下令要著力培養他,甚至還前所未有的下了一道特旨直接升他作為四品官員,這個事情放在當時實屬罕見現象。

在康熙步入了晚年以後,張更是任職到了翰林院,和當時其父親是同一個場所也是當朝的最佳任職點,身兼刑部侍郎的他其實一直都是康熙最重要的“秘書”之一,像在康熙帝晚年時候下的聖旨其實大多都不是康熙帝下的,它們中的大部分其實都是出自張的手的,也正是因為這天天待在一起,以及康熙所給予的最大程度的信任,所以說張在當時應該是比皇后都要了解這康熙的人了。因為張的能力確實是非常出眾,這一點都是大家有目共睹的,故康熙有很多次都直接在公開場合極力的表揚張廷玉,也正是因為這樣,所以幾乎所有人都覺得康熙應該會給張廷玉升個大官,這一定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了。

不過讓人意外的是,想是這麼想的沒錯,但這張確實一直都是個二品官,從來都沒有得到過什麼快速的升職,就算在之前他立下了很大的功勞之後也沒有得到過加官之類的獎賞。就這麼過去了很久,一直到了康熙晚年的時候,大家所期待的加官場面都沒有出現,因此所有人都開始覺得奇怪了,這張難不成是在什麼地方得罪了康熙不成?

就這樣時間又發展到了康熙最後一年,這個皇帝深刻的知道自己現在的身體狀況可能很難再支撐下去了,所以年邁的他突然就親自下了兩道聖旨,第一道是把當朝的上書房大臣馬降職成為戶部尚書,也就是說沒有給辛苦了這麼多年的他升職就算了,反倒是給他降了一級。這也還不算什麼,真正讓當時的人們感到奇怪的是這康熙居然把一直以來最信任的張廷玉也從侍郎貶成了員外郎,這可是降了整整四品啊!這可不是什麼小事,原本都還指望著升官呢,沒想到卻活生生的被剝奪了這麼多權力,誰能受得了?所以被降了一級的馬因為性子直的緣故,那種沮喪心情就表現的很明顯,反而是降級數比他還多的張一點反應都沒有。

就在被降級之後的張回家之後,他的兒子害怕自家老父親太過難過,所以是親自端茶倒水的來安慰他,只不過他當時並沒有發現父親任何不開心,甚至還有點高興的感覺。因而他就問父親為什麼一點都不難過,明明一下子被降了這麼多級,張只是含著笑告訴自己的兒子說過段時間就知道了。隨後康熙帝去世了,他的兒子雍正上位,這雍正一上位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給當初被降級了的馬和張分別升官,這一升就是好幾級,所以到後來他倆的官職反而比康熙在位時的官職還要高,這麼看來張是早就猜到會有這麼一天了。不過他到底是怎麼確定自己就能被這個新皇帝升職的呢?

其實這並不難想,因為張一直待在康熙身邊,他非常瞭解康熙所以他相信康熙帝這麼做都是有自己的原因的,他是不可能這麼對待自己的。而且聰明的張從小就飽讀史書,所以他知道先帝駕崩一定會給新帝留下那麼些人才的道理,所以估計著康熙給他們兩個降職一定是在為自己的兒子上位打好基礎,這麼一想的話只要等到雍正上位自己就一定能夠高升,後來也確實是驗證了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