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財經

超有料!2022年基金經理認為這樣投

原創 令狐沖 韭圈兒

2021年還剩7個交易日。

年初師座調研基金經理對2021年展望後的感受是分歧巨大

並斷言:

2021年的基金業績,一定會出現非常大的分化,買到不同的基金,結果可能非常不一樣,這是2019和2020隨便買個基金都賺錢完全不同。

果不其然,沒逃出師座的法眼,排行榜上收尾相差巨大。

最近,各家基金公司都忙著搞年度策略會,又可以聽聽大佬們對明年的看法。

話說過去這更多是賣方忙活的日子,發報告搞策略會,沒想到現在買方也捲上了,明星基金經理紛紛跑出來算上一卦。

不過,對我們基民來說,總是好事,聽多點總沒錯的。

相比去年的分歧巨大,今年觀點還算比較一致,明年基金的業績應該能走向“共同富裕”吧。

2022年,雙碳次年,基金經理們主要看好“兩”大主線——新能源和消費。

1、新能源

放在“雙碳”的大背景下,新能源毫無疑問成為最重要的方向,也是肉眼可見比較大的產業機會。

大家發現,像新能車、光伏、風電等行業雖然波動確實是大,但是

由於有景氣度支撐,長期來看是向上發展的

。因此,在估值和增長相匹配的情況下,還是基金經理們的心頭好。

新能源:要相信光

其中,新能源車因為可以帶動龐大的產業鏈,更受到關注,不僅僅是硬體,軟體也可能會是未來的爆點。而且其估值和景氣度的匹配度最好。

週一師座的直播中,有網友還在關注基建,問基金經理有什麼看法。看了一圈,對老基建基本沒提。

新基建:說的是我,你揍開

儘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講要“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但是在“雙碳”週期下,新基建的增量更高。

2、消費

今年消費在年初的瘋狂之後,一路向下,讓一眾歷史業績非常好的基金經理很是難堪,還有一批投資者和時間做了幾個月的朋友。

在經過大半年消化估值之後,不少基金經理開始樂觀,特別是高層強化“需求側管理”,以消費擴大內需。

相較而言,醫藥則沒有太大的關注,更多是反彈的機會。

對於上面兩大主線,用其中一家基金公司的話來概括就是,中期看消費,長期看成長(以新能源為主)。

3、港股

再來說一下大家比較關注的港股。年初還喊著南下搶奪定價權,沒想到最後被人奪了財政大權。以中概互聯、恆生科技為首的港股產品讓內地的韭菜們感受到了資本主義的險惡。

港股:年初還挺嗨,沒想到最後……

港股的估值大家都知道低,沒想到這“低估值陷阱”可以挖這麼深。在流動性大背景下,再加上政策面影響,基金經理們都不敢言底。

更多聽到的是中長期投資機會

,這,你們懂的,對於想要一夜暴富的梭哈一族來說,不好玩。

4、困境反轉

這詞比較高頻,說人話就是跌太慘可以抄底了。

地產

說,算我一個。儘管“房住不炒”仍是主線,但是大會上透露出邊際放鬆的意思。大家就開始聯想了,昨天就雄起一回。有不少人就認為它有估值修復的潛力。對於龍頭房企來說,行業出清,給了他們更大的舞臺。

傳媒

這兩年也慘兮兮的,這兩年是被金融段子手們嘲笑的常客。有人就看好它明年能反轉,裡有是元宇宙和短影片產業鏈有機會。相比地產,這個就見仁見智了。

地產、傳媒:哪個是我?

有人就認為像元宇宙能否有很強的爆發性,可能還需要等待一段時間。離真正意義上的元宇宙還有一點差距,需要5-10年來實現。

還有一個是

家電

。作為核心資產的家電雙龍今年跌成了家電雙熊,格力還把高瓴也帶坑裡了。作為可選消費的一個分支,不少基金經理還是看好明年家電的投資機會。

家電雙熊:本應是街上最靚的仔

5、高階製造

它也是被一致看好,也是國家未來發展的方向。

為啥沒放在上面,個人覺得太寬泛了。像

新能源車、半導體、軍工、光伏、消費電子

等都能往裡裝,但這些還是有不小差別。明年底漲得可能是高階製造,但不是你手裡的那個高階製造。

你手裡的高階製造

不過,我們韭圈兒APP裡倒有一堆高階製造小工具,像軍工PH值、新能車TF值、芯動值,這些新興行業波動不小,可以藉助小工具來做個參考,另外還附贈了券商PH值。

6、債券

講這塊的人不多。觀點類似,由於明年宏觀經濟偏弱,穩增長下債券大機率要跌,但力度相比過去年度低,所以

大機率維持區間震盪行情

債券:滑過,就像沒發生過

換句話說,現在看沒啥機會,划水吧,以吃票息為主。

7、平衡

主要講的是上下游產業鏈之間的平衡。今年,上游原材料價格飛漲,擠壓了中下游的利潤,直到發改委出手才穩住。

明年上中下游的分化不會如此極致

,隨著上游原材料價格平穩甚至下行,中下游盈利能力修復,可以關注這個投資機會。

買一隻基金,特別是主動型基金,核心要點就是要找到理念跟自己一致,並且認可的基金經理,這樣才能“願賭服輸”。

主動型基金最重要的就是人。

而這個人到底是怎麼看明年的,他的投資思路、佈局思路你是否認同,也決定了你能否心裡有底,在市場面臨回撤的時候拿得住。

所以,如果你持有的基金,基金經理有開策略會展望,可要認真看了,畢竟很多時候這些策略會的含金量可能比基金季度報告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