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財經

拿著3千的工資,用這種態度工作,這樣的員工,一輩子也就那樣了

前幾天跟朋友在一起吃飯,聊起工作上的事情,有人抱怨說,自己的領導是“周扒皮”,給他安排的任務與報酬完全不成比例,不僅難度高,而且量大,總是需要加班才能完成,這將他折磨得苦不堪言。

此言一出,大家紛紛表示憤慨,拿多少錢就做多少事,這是天經地義,違背這一準則的領導不是好領導,應該被唾棄。

我不是反對“等價交換”原則,畢竟“公平”是人性底層的渴望,但它得有前提:不希望變得更好。

在樊登論壇上聽過這麼一個故事,某男士在20年前進了一家收費站工作,家裡託關係找的,這在當時屬於金飯碗,含金量堪比幾年前的公務員,非常的吃香,找物件都佔優勢。

現實如此完美,還有什麼好追求的呢?就這樣,他在這個崗位上一干就是十幾年,每天重複一樣的動作,結果跟大家所想的一樣,單位改制,職員全部下崗。年輕時意氣風發的他,面臨一個非常大的問題:自己好像什麼都不會,只會收錢。

諷刺的是,他的同事卻紛紛在很短時間內完成轉行,明明大家的工作時間一樣,怎麼別人就能過渡得如此和諧、自然呢?很顯然,他的同事雖然拿著一樣的工資,但別人的工作卻不僅僅停留在收費站裡。

現在的年輕人,心焦氣躁,性格都比較急,除此之外,還有很明顯的“惰性”。

他們不是不能努力,這一點從那些90後拼命賺錢的勁頭上就能看出來,主要缺陷在於不能持久,年輕人對於那種不能立竿見影的努力,興趣乏乏。

在工作中,他們將工作與努力分得很鮮明,拿3千塊的工資,就幹3千塊的工作,這才合理。至於自己做4千的工作,能不能收穫1千的額外本領,那完全不在他們的考慮範圍內,更準確的說是,也許知道達成的可能性很大,但繞不過自己心裡那一關。

就好像有一股傲氣,不願意多為公司做點事情。

對於“甘願吃虧”的人,我其實印象挺深的,單位就來過一位小年輕,為人靦腆,話不是很多,但大家都喜歡跟他相處。不為別的,道理很簡單,這人能幹而且願意幫助別人。

不管是領導安排的任務還是同事求助的事情,他都不折不扣地完成,而且全程沒有怨言,只是默默地將事情做好。

記得當他提出辭職的時候,很多人(包括領導)都試圖挽留他,得知他是考上公務員之後,上級還安排財務多發了兩個月工資給他。

身為老員工,我們心裡很清楚,這人要是再在公司呆幾年,穩穩會升職加薪。

有時候換個角度想一想,其實他做的那些事情,公司裡誰不能做?也許老員工會的比他還全面,但這麼多年過去了,誰去模仿了?數目為零。

明知道那麼做會得到領導的賞識,卻不願意提前付出,也許這就是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