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財經

幾年前的“香餑餑”,如今2元一根卻無人問津,種植戶無奈棄種

文|娟娟

中國擁有960萬平方公里的陸上國土面積,在世界上位居第三位,並且我國四季分明,從南到北從東到西各地的氣候環境都有著不同程度的差異,用變化萬千來形容也絲毫不為過。如此遼闊的疆域和變化多樣的氣候環境催生出了我國各地複雜多樣的動植物體系和與之相匹配的飲食文化。

俗話說

“南橘北枳”

,因為氣候的差異,同一種作物在南方和北方結出的果實都有可能是不同的,今天我們要講的這種作物就是被人們稱為“

北方甘蔗”的甜杆。

相信在北方農村生活過的人對於甜杆這種作物應該都不會陌生,在以前農村的田間地頭隨處都可以見到,

這種外形酷似高粱的作物,

並不會像高粱一樣產出可以食用的果實,正如它的名字一樣,甜杆的可食用部分也正是它的莖稈。

從外形上看,甜杆和高粱十分相像,而實際上,甜杆也確實正是高粱的變種,也可以講是退化之後的產物。但從食用的方法上來看它又更像是南方產的甘蔗。

我們都知道,甘蔗在我國的需求量很大,在南方各省都有種植甘蔗的地區,並且甘蔗種植也早已成了這些地區的支柱產業之一。

然而為何和甘蔗在食用方法上如此相近的甜杆如今卻沒能在北方大量種植,反倒是逐漸銷聲匿跡了呢?

要知道甘蔗的價格每根都在10元上下,而甜杆每根的價格卻只有2-3元。價格如此低廉難道不應該更加受到人們的歡迎嗎?

其實在我國的北方,此前也確實曾有人嘗試種植過甜杆,

在當時每根甜杆的種植成本僅僅只有幾毛錢,而買到市場上每根的價格卻能夠賣到2-3元。

雖說單根的收益斌不高但勝在甜杆的產量大,而且北方的人們正好缺乏一種本地的糖類水果,由此看來似乎甜杆的前景應該不錯。

在一段時間內事實也正是如此,甜杆已經在北方推出就受到了人們的歡迎,

一時間成了和甘蔗齊名的“香餑餑”

,可好景不長,許多種植戶在種植了一段時間後卻都選擇了放棄,這是為何呢?

原來在看到甜杆銷售火爆之後,許多種植戶都加入進來,一時間甜杆的產量大幅上升,進而

導致供大於求,市場價格急劇下跌

,最後甚至降低到1-2元也根本無人問津。此外,

種植甜杆十分消耗土地資源,一片種植甜杆的土地,如果想要再種植其他作物則需要更長的時間來恢復土壤的肥力。

除了這些原因,甜杆的食用口感欠佳也是重要因素之一。吃過甘蔗的朋友應該都知道,甘蔗的含糖量非常高,並且汁水充足,一口咬下去就像喝了一大口糖水,這對於喜歡吃甜食的食客來說自然是十分滿足的。

而甜杆則無法給人以這種體驗。首先由於南北氣候的差異,甜杆的含糖量並不高,並且汁水較少,因此在口感上要比甘蔗差上一大截。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向前發展,人們的收入不斷提高,消費水平也隨之水漲船高,

越來越多的人不再滿足於口感欠佳的甜杆,轉而去追求價格更高但口感更好的其他水果了

。此時

甜杆在水果市場上的價格優勢就已經不復存在了。

在水果市場無法生存以後,有人就像將甜杆進行二次加工,做成飼料想要一次挽回頹勢。對於甜杆種植戶來說,在甜杆大勢已去的情況下,此舉不失為“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選擇。然而這種方式其實也有著不少的問題,雖然甜杆做成的飼料營養價值較高,也較為環保,

但加工成本銷售價格相比卻顯得太高了,仔細算下來價格也並不比直接售賣甜杆高出多少,因此許多人也就打消了這個念頭,甚至直接選擇不再種植甜杆了。

此外還有人想要發揮出甜杆最後的餘熱,那就是將其作為一種類似於竹子的觀賞植物進行銷售。可眼下

我國的觀賞植物銷售市場已經基本處於飽和狀態,海內外各種型別的觀賞植物充斥著各大植物交易市場,和這些植物相比甜杆實在是沒有競爭的能力。因此這條路也只能作罷。

因此在經過了一段時間的輝煌之後,甜杆的種植面積開始大幅縮水,到了現在已經基本消失了。

雖然甜杆作為農作物種植的嘗試最終失敗了,但兒時那些和小夥伴在田間地頭分享一根甜杆的場景確是讓人終生難忘的,或許與這樣美好的回憶相比,甜杆本身的價值幾何也就顯得沒那麼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