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財經

他當上皇帝,竟然是因為父皇覺得他軟弱

李治影視形象

軟弱的李治,太子位得來的比較簡單,沒有參與腥風血雨的奪儲鬥爭,就被唐太宗選中了。

所謂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太子李承乾因為父皇過度寵愛李泰,加上李泰因李世民過度寵愛,早已對皇位有非分之想,於是李承乾想效仿李世民,逼父退位,自己早日上位。但是不巧的是,事情敗露,太子被廢,而此時的李泰則瞅準時機,在父親面前巧言令色以爭取太子位,並且許諾登位之後,自己百年後還將殺子傳弟。但就是因為這樣的承諾,引起了大臣和唐太宗的嚴重懷疑,認為其身性殘忍,待上位後,諸皇子恐有殺身之禍,這無疑是唐太宗一輩子不願面對的心理陰影,也是唐太宗此生乃至死後在兒孫身上都不想再遭遇的噩夢,所以他必然要竭力想阻止。

於是唐太宗在眾位愛子中,把目光投向了中庸柔弱的晉王李治,“泰立,承乾、晉王皆不存;晉王立,泰共承乾可無恙也”,於是果斷立了年幼卻性格溫和的李治為太子,目的就要能夠同時保住承乾、李泰、李治這三個心愛的兒子。

所以李治被立太子,不是因為他的能力和作為,而是因為他的軟弱仁厚,在太宗心中,只有這樣的皇子才不會幹出像自己當年一樣,弒兄囚父的慘劇。所以說李治的皇帝之路,成也軟弱。

但正所謂成也懦弱,敗也懦弱。

李治和武后

李治在歷史上可謂無什功名可言,唯一可道的是滅高句麗和西突厥,但是這兩個國家,已經被前朝楊隋和唐朝前兩位君主持續蹂躪了百年之久,等到李治上位已是強弩之末,誰來上位,都有這樣的結果。所以這樣一個皇帝,如果不是後來武后篡政,恐也寂寂無名。

眾所周知,唐高宗李治因為身患高血壓,常常眩暈、目不能視,晚年大權逐漸被武則天把持,李治雖知後宮把持朝政的危害性,歷朝歷代,後宮把持朝政帶來的悲劇屢屢發生,擾亂朝綱,殘害皇嗣,導致王朝衰落。於是李治產生了廢黜武后的想法,但是還沒怎麼開始實施,就被武則天察覺了,又是撒嬌又是辯解,竟然李治隨即打消了這個念頭,且從此不再提廢后一事,因而也沒能很好遏制武后篡唐的厄運,也為唐朝的衰落埋下了禍根。

武則天影視形象

李治死後,武后把持朝政,很快篡唐改周,為了達到穩定的武周代李唐的目的,不停殘害李姓皇嗣,甚至連親兒親女都不放過,好在李氏及維護李氏江山的大臣們經過激烈的鬥爭,最後又奪得了政權,但是唐朝運數,就此衰落,導致後面無數後宮之主甚至公主皆想效仿武后君臨天下,即便李治之後有開元盛世,但武后亂政無疑震動了唐朝的執政根基,不多久,唐朝便開始風雨飄搖了。

故在歷史中,李治常被質疑為中庸之君,甚至昏君。所以說,其敗也軟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