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財經

曾經的皇室貢米,天津小站稻如今怎麼樣了?

文/Yookee

天津地處渤海之濱,為九河下梢、京畿門戶,境內河道溝渠縱橫交錯,窪澱坑塘溼地密佈,歷代都有種植水稻的歷史,天津小站稻源於宋、遼時期,發展於明代,成名於清代。

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爭後,天津被迫開放為通商口岸,一時間,各路人馬、各色人等齊聚,天津成為社會名流的名利場和避難所。1875年,清軍將領周盛傳率部在天津南郊的小站屯兵種稻,經大興水利,滌滷刷鹹,終於培育出晶瑩剔透、清香可口、回味甘醇的稻米。又因後來袁世凱等在此地操練新軍,小站這個地方逐漸盛名海內外,小站稻一時成為清皇室的貢米。 20世紀三十年代後,又從日本、朝鮮引進“銀坊”、“水源”等優良品種,米質更佳,真是“一家煮飯,四鄰飄香”,小站稻已成為天津的風物珍品,聞名遐邇。

新中國建立後,黨和政府大力發展小站稻生產,稻米品質和產量進一步提高,特別是20世紀60年代,隨著水稻品種的更新,栽培技術的進步,水稻種植面積、稻米產量和品質持續提高。小站每年都要調出數百萬至數千萬斤水稻良種,並應邀派出大批農民技術人員,分赴周邊省份傳授水稻栽培技術,小站稻種植區域也不斷向周邊擴充套件,像天津幾個與小站自然資源條件比較相近的區縣,如寶坻區、寧河區,甚至周邊省市,都開始種植小站稻,小站稻為我國北方水稻生產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在我國眾多的農業珍品中,小站稻曾是最知名的水稻品牌,1999年,“小站稻”成為全國第一個糧食作物地域性證明商標,2009年成為中國馳名商標。

但是從上世紀90年代末開始,由於受到持續乾旱、海水倒灌及機械化水平低等因素的影響,小站稻種植面積出現下滑,2003年,小站稻種植面積一度縮減到11萬畝。直到近幾年來,小站稻種植面積才又呈現恢復性增長。2017年,全市水稻種植面積為44萬畝,2018年預計達到57。5萬畝,主要分佈於天津市寶坻區、寧河區、津南區等地。

近年來,為恢復傳統小站稻優良品質,天津以綠色生態種植模式為主導,透過施用有機肥改良土壤,減少化肥用量;透過實施病蟲害統防統治和綠色防控技術,減少化學農藥使用。“兩減”技術的普及,使稻作區內的生態環境有了極大的改善。水稻基質育秧、節水栽培、精確定量施肥等技術全面普及;機耕、機播、機插、機收等全程機械化技術逐步實現全覆蓋;水稻+N(螃蟹、魚、鴨、小龍蝦及泥鰍)稻田立體種養模式以及以稻田溼地為特色的休閒觀光農業較快發展,提高了小站稻品質和種植效益,小站稻產業呈現多元化發展良好態勢。目前天津有8萬畝稻田採用了立體種養模式,每年有120萬公斤優質稻田蟹供應市場,豐富了中秋百姓餐桌。寶坻區還建成了現代生態農業示範園區、泥鰍水蛭產業化科技示範園等一批園區,以及以小辛碼頭村、歡喜莊等為代表的特色旅遊村。

目前,天津的水稻旱種、水稻旱育稀植、水稻耕前配方施肥、水稻節水栽培、水稻基質育秧、雜交粳稻育種、整穗育秧法種子繁育技術均走在全國前列。在充分發揮自身技術優勢的同時,天津還廣泛吸納國內外先進科技成果和高水平人才,先後與中國科學院、中國農科院、北京農林科學院、瀋陽農業大學等科研院所簽訂協議,引進大批先進技術和技術人才。目前全市有國家級水稻原種場、國家級農作物品種綜合區域試驗站、國家級現代化農作物種子種苗產業化園區、中日水稻食味研究中心、天隆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等眾多國家級科技研發示範基地,良好的科技合作和人才引進機制為產業提升提供了有力的科技及人才支撐。

在水稻生產方面,天津有著得天獨厚的生態優勢。天津境內河道溝渠縱橫交錯,窪澱坑塘溼地密佈,水源相對豐沛。稻作區多為鹽鹼地,土壤中富含對水稻品質有益的鉀、鎂等各種營養元素。這裡日照時數長、無霜期長、有效積溫高,利於水稻的生長,生育期最長可達190多天,是國內單季粳稻生育期最長的產區。像秋天這樣的季節,日照好、晝夜溫差大,非常利於水稻養分的積累,適宜於發展優質米生產。

天津發展小站稻產業,還有著強大的種源優勢,水稻育種能力在全國處於領先水平。近年來,天津市培育出多個高產、優質、抗逆、特用品種,如津原E28、津原47、津稻179、津川1號、津育粳18、津原89、金稻919、津原U99、天隆優619等。這些品種不僅覆蓋了本市90%以上的水稻生產,在北方粳稻區也具有較高的知名度,像北方6大名米當中的河北“唐海柏各莊大米”、山東“魚臺大米”的主栽品種就源自天津。天津年產優質稻種500萬公斤左右,除天津地區外,主要銷往江蘇、遼寧、山東、安徽等地,種植面積為120萬畝左右,是北方稻區覆蓋面最大的粳稻種子生產基地。

為紀念當年小站練兵時的盛況,傳承並弘揚小站稻作文化,天津市津南區政府在小站鎮以練兵史實為基礎,以稻耕文化為脈絡,興建了小站練兵園和稻作文化館,成為展現天津近代文化歷史、弘揚小站稻稻作文化遺產的一大盛景。2018年10月20日,天津市在津南區隆重舉辦了以“小站稻香。重塑輝煌”為主題的小站稻推介會。當前,天津正在加快制定小站稻產業振興規劃,力爭到2022年,全市小站稻種植面積達到100萬畝。

真誠期待,曾經風光無限的天津小站稻,早日重塑輝煌,香飄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