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財經

瑞幸的“門徒”

野心勃勃的新咖啡勢力們與正在恢復元氣的“教父”瑞幸迎頭相撞。

文|《中國企業家》記者 姚贇

編輯|米娜

頭圖來源|視覺中國

一口氣開200+家新門店,這種模式似曾相識。

“這次,Manner在10座城市的200+家新店齊開。”3月1日,Manner Coffee(簡稱Manner)官方釋出了一條新店開業,三天免費打咖啡的活動公告。記者詳細統計了一下,該公告中列舉了173家新開門店的店名和位置,覆蓋了上海、杭州、重慶、武漢、南寧、海口、北京、深圳、成都和蘇州。而這些城市多為咖啡、新茶飲企業的必爭之地,Manner進攻意味明顯。

2021年10月12日,Manner官方公眾號透露:在全國已有300家左右門店。加上本次新開的200+家門店,Manner在全國的門店已超500家。

藉助融資方式快速擴張,咖啡業這一打法,源自瑞幸咖啡。

瑞幸出現之前,咖啡看起來像趨於飽和的存量市場,每年以各種新概念創立的新咖啡連鎖品牌多達數十家,但絕大多數都難以走出星巴克、Costa等國際品牌的陰影。

星巴克是當時的咖啡教父,而現如今的國內新咖啡勢力,大部分都是瑞幸的“門徒”。

攝影:鄧攀

3月10日,Tims中國宣佈獲得共計1。94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2。29億元)的額外新融資承諾,同時宣稱要在2023年實現全面盈利。而這一融資無疑為其未來5年的拓展計劃提供了資金保障。所謂五年業務計劃,其中一點是指到2026年,Tims中國計劃將門店數增加至2750多家。

除此之外,其他的新咖啡勢力也在崛起。2021年年底,獲得2億元融資的NOWWA挪瓦咖啡,當時已覆蓋20座城市,擁有超1500家門店,而在當年年初門店數量才400家。2021年,中國的皮爺咖啡門店數量增加了一倍多,當年12月底門店已達70家。從2019年至2021年年末,代數咖啡完成3輪融資,騰訊入股,估值超10億元。2021年7月,Seesaw拿到了喜茶、百福控股、安可資本的數億元投資。

新咖啡教父瑞幸開闢的“線上多場景+價效比+大量門店”快咖啡市場,正在被“後浪”Manner們分食。

瑞幸栽樹,Manner們乘涼

瑞幸打破了大家對咖啡的想象,商業模式不只有星巴克。

3月13日晚20:43,Manner官方公眾號釋出了一條關於上線外賣功能的推送資訊。

推送中列舉了眾多使用者為什麼需要咖啡外賣的場景,如“到辦公室直線距離,Manner需要拐個彎才能到,取咖啡擔心來不及打卡”,又如“兩個會議中間就10分鐘間隔,去街對面Manner排個隊的話,不夠時間”。

解決多場景、線上化使用者需求的故事,2018年瑞幸就講過了。

創業初期,瑞幸咖啡就著重強呼叫戶場景,尤其是白領階層對咖啡的消費場景,不僅侷限在“第三空間”。當時瑞幸有幾種門店型別,分別是旗艦店(ELITE)、悠享店(RELAX)、快取店(PICKUP)店型。不同的門店型別,裝修風格、面積、選址都有所不同。如快取店,指的是能覆蓋到幾棟辦公樓,門店面積不大,但主要針對的是外賣場景需求。

北大光華管理學院外籍教授Jeffrey Towson曾總結了瑞幸咖啡的三大抓手:數字化、低價和大量門店。

除此之外,新咖啡品牌不約而同選擇去上海“鍍金”——在競爭激烈的紅海市場學習對手和尋找出路。

記者曾到位於上海靜安區的Manner首店探訪,從靜安寺地鐵站出站後步行7分鐘左右就能到達,而在這7分鐘內,就能路過2家Manner分店。咖啡店的密集程度可見一斑。

這次門店擴張後,Manner預計會融入上海的大街小巷。

《中國企業家》統計,3月1日Manner Coffee官方釋出173家新門店中,有121家新門店分佈於上海的13個區中。浦東新區、靜安區、徐彙區為新增門店前三,分別是27家、22家和17家。上海以外的城市中,深圳新增18家、北京新增17家、成都新增7家,

新增前三。

Manner咖啡新增門店分佈統計。資料來源:Manner官方公眾號

而這些城市均是咖啡和新茶飲品牌的必爭之地。

國信證券研報顯示:華南地區的茶飲店滲透率較高,華東地區的咖啡館密度較高。國內的茶飲店在華南地區的滲透率最高,西南地區相對次之。同時,從一二線城市星巴克的密度(每千萬GDP對應的星巴克門店數)來看,雖然星巴克進入華北的時間早於華東,但華東尤其江浙滬地區,星巴克的密度較高。其中星巴克在上海的門店超過800家,遠超北京的400 多家及廣州、深圳的各200多家。

咖啡品牌去上海“鍍金”已是行業內“心照不宣”的事。

日前,有“咖啡界蘋果”之稱的Blue Bottle(藍瓶咖啡),在籌備多年後正式在上海開業。7小時排隊等一杯咖啡的盛況,讓人驚歎其號召力。

不論是原生於上海的咖啡品牌如Manner、Seesaw、M Stand等,還是新晉網紅品牌,如%Arabica等,亦或如Blue Bottle這樣的國際一線精品咖啡品牌,都選擇了上海作為其在中國大陸的首店。

瑞幸咖啡的佈局也是如此。

標準排名城市研究院的資料顯示,瑞幸咖啡在各地的工商註冊格式基本都為“瑞幸咖啡(城市名)有限公司(店所在地)第X咖啡店”。以城市分佈來看,瑞幸咖啡分佈在中國(含香港)的67座城市,擁有100家以上的城市有14個。其中,上海最多,為422家;其次是深圳,擁有257家;杭州以226家位居第三名;武漢和成都分別以207家和198家位列第四和第五。

Manner的野心,在2018年已經暴露。

2018年10月,Manner獲得來自今日資本的8000萬元A輪融資。融資後兩個月,Manner在上海開出5家分店。而後站在風口上的Manner開啟了擴張之路。

2019年8月10日,蘇州首家Manner咖啡店開業,兩個月後蘇州久光店開業。2019年11月18日,Manner入駐成都IFS,一週後成都恆仁置地店也跟著開業。除此之外,北京、深圳也分別在10月和11月開了第一家Manner店。

而多家門店同時開業是Manner的常規操作。2020年12月7日,上海、北京、深圳的30家新店齊開;2021年6月15日,上海、深圳、北京、蘇州、廈門的50家新店齊開。

本次200多家門店齊開,在數量上遠遠超過

以往

規模。而此前據媒體報道,從2015年開始,Manner經營三年時間,也只開了不到10家門店。

坪效是高速擴張的根基

Manner的投資方今日資本徐新,曾連環發問:“星巴克的咖啡是世界上最好喝的嗎?那為什麼你一喝咖啡就想到星巴克?”然後她得出結論——因為你到處都可以看到它。所以,(咖啡品牌)要開店。

位於上海楊浦區的一家MANNER COFFEE。來源:視覺中國

除了開店,Manner和瑞幸相似的還有融資的速度。2018年7月,瑞幸咖啡完成了2億美元A輪融資;2018年12月,完成2億美元B輪融資;2019年4月,完成1。5億美元融資;2019年5月,上市募集5。61億美元;2020年1月,透過增發和發行可轉債總共1380萬股,每股發行價為42美元,籌集8。65億美元。

狂奔的兩年之中,瑞幸咖啡共計融資19。76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40億元。而Manner在2018年拿到今日資本8000萬元A輪融資後,也坐上了資本的快車。

2020年12月,H capital、Coatue投資了Manner10億美元;2021年2月淡馬錫又投資它13億美元;2021年5月,美團龍珠投資它數億美元;一個月後,位元組跳動投資Manner數億美元,投後估值達28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78億元),當時Manner的全國門店共194家,單店估值高達1億元。

但並不是誰都適合瘋狂開新店,坪效才是高速擴張的根基。而Manner創始人,一開始也沒有大肆擴張。

2015年,初創業的韓玉龍與妻子陸劍霞,看中了一家袖珍店鋪。地方不大,只是一間2平方米的小檔口,前身是隔壁服裝店的櫥窗。店鋪位置不錯,位於上海靜安區南陽路,靜安區是上海的富人區,周邊的老洋房別具特色,因

打卡

屬性,流量算穩定。

剛創業的韓玉龍夫婦,在考慮當時的經濟實力後,決定盤下這個小地方,做視窗式咖啡店,隨取隨走。而這便是該店吸引資本的主要原因——高毛利和高坪效。

現制飲料本身就是“高坪效+高週轉+高毛利率”的代表,因食材成本較低,毛利率通常能達到60%~80%。

店面小、不追求豪華商圈還能隨帶隨走,這樣的模式,讓Manner天然更具成本優勢。而瑞幸的核心商業模式,也是極致價效比、快消費場景和線上流量運營。

參考弗若斯特莎莉文統計,不考慮咖啡豆和即飲咖啡等,國內現磨咖啡行業在2019年的規模達489億元,過去5年複合增速28。7%,高於整體咖啡23。4%的年均增速。其中,“快咖啡”場景的消費杯數佔比由53%提升至70%,“慢咖啡”場景比例相應下降,前者更強調便捷度與價效比,而後者更重視品牌調性與空間環境,現磨咖啡已從初期側重社交性場景需求部分向功能性需求發展。未來,一二線城市咖啡的持續滲透及其他區域的輻射,也有助於咖啡行業成長。

據統計,

2021年,咖啡行業發生融資20餘起,總金額超過50億元。三頓半、Manner、時萃、永璞等新興品牌都至少拿到了千萬元融資。

瑞幸咖啡的普及,教育了市場,也讓資本看到了快咖啡賽道的可行性。在資本的助推下,野心勃勃的後浪們與正在恢復元氣的教父迎頭相撞。

新茶飲的“前車之鑑”

慣性非常可怕。在高速發展中,控制好發展的節奏是一種能力。

“他們一定很缺人。”浙江某星巴克店長徐業(化名)在看到Manner一口氣開了200+家店的相關新聞後,脫口而出。

“一般一個門店需要的員工和營業額及門店大小有關。門店小一點可能需要4~5個員工,門店大一點的6~7個員工。前提是,這些人能連幹7天,且一天都不休息。”徐業推算,一般日營業額在1萬元以內,早晚班各安排2人,加上倒班的,就需要6個人,才可以正常換休。如果營業額超過1萬元,可能需要9個人才能轉得開。

“招人加上帶訓,Manner至少需要提前準備兩個月。帶訓一般就需要一個多月。”徐業表示,咖啡行業相對較容易標準化,但短期內快速開店,對其員工有一定的要求。為保持產品質量穩定,人員培訓是必要的。

Manner一位店員曾在接受採訪時表示:Manner重視員工培訓,現在的招聘標準不要求具備一定經驗,但入職後會接受線下為期一個月的培訓和考試,包括如何製作手衝,如何拉花等操作技能,考核透過正式入職的咖啡師和烘焙師,月薪資在8000元到9500元,在行業內算上等水平。

門店擴張具體來說,都是一道道關於成本、投入和盈利的計算題。擴張、融資後再擴張、提高估值、上市,這樣的劇情已非常熟悉。

2021年,奈雪的茶作為“全球茶飲第一股”,正式在港交所掛牌上市。從股價來看,上市即巔峰。如今,上市還不足一年,股價已跌超七成。而公司自擴張後,單店的銷售額、單量都在下滑。

資料顯示,2017年年底奈雪的茶門店僅44間,2018年、2019年和2020年前三季度末,公司的門店數量分別為155間、327間和422間。

伴隨擴張,後遺症逐漸凸顯——客流分散,而新增客流又無法抵消開店帶來的場地、人工、裝置等固定成本。據招股說明書顯示,2018年、2019年、2020年前三季度,奈雪的茶每間茶飲店平均每日銷售額分別為3。07萬元、2。77萬元、2。01萬元,平均每天的訂單量分別為716單、642單、465單。

還未上市的喜茶,也同樣受困於坪效。

久謙諮詢資料顯示,自2021年下半年以來,全國喜茶門店的坪效和店均收入呈直線下滑。以2021年國慶黃金週、本應是消費旺季的10月份為例,喜茶店均收入和銷售坪效同比大跌35%和32%。

新茶飲與咖啡賽道商業邏輯不大相同,但對高坪效、高新增的追求,終究是所有現制飲料品牌需要直面的數字。

參考資料:

1。《連鎖餐飲業態全圖譜分析:賽道、空間、週期》,國信證券

2。《咖啡“狂潮”再起 本土“星巴克”在哪兒?》,中國經營報

3。《這家上海咖啡店估值超百億,是星巴克的對手還是資本泡沫?》,深網

4。《又一咖啡品牌獲超10億元融資,要在5年內把店開到2750家》,介面新聞

5。《Manner熬贏了瑞幸,留不住“純粹”》,消費偵探

6。《Manner:18個月後會是瑞幸嗎?》,格隆匯

7。《瑞幸咖啡分佈地圖:偏愛新一線城市,杭州武漢成都均入前五名》,封城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