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財經

從0到100億隻需29個月 三一重機在重慶為何“跑得”這麼快

本文轉自:上游新聞

一家企業,從簽約落地到投產,用了一年時間。

這家企業,就是三一重機(重慶)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三一重機”),這也是“三一重工”在西南建成的首個“燈塔工廠”。從施工到投產,創下該集團旗下同體量專案落地投產的最快速度。

今年初,三一重機定下新目標:2022年衝刺100億元!換句話說,實現從“0”到“100億”的跨越,預計只需29個月。

三一重機,在重慶為何“跑得”這麼快?

3月31日,上游新聞記者走進三一重機,探尋其高質量發展的“密碼”。

“落地快”

從施工到投產創造了“三一重工”最快速度

燈塔工廠,被譽為“世界上最先進的工廠”,是智慧工廠的典範。數字化、自動化、智慧化是它的標籤。

3月31日上午,走進工廠一“綠色畫面”映入眼簾:偌大的水池中,成群的魚兒悠然自在;水池周邊綠植環繞,中間設的茶座休閒區方便工人休息、娛樂。水池兩側則是揮舞的機械臂。

“燈塔工廠”入門一景

在這個“花園工廠”裡,去年投產半年便生產出了上萬臺挖掘機,實現銷售額68。1億元。

時間回到2020年7月1日,專案簽約落地重慶兩江新區。

不到3個月的籌備,當年9月就開始打樁,次年6月30日按期竣工。佔地21萬平方米的廠房施工只花了9個月。

“就同體量專案來看,這是三一重工在全國投產最快的專案。”三一重機總經理鄧荊輝回憶,“別的地方沒有這麼大體量的單體廠房。”

最快的背後有何“秘訣”?

首先選擇重慶,是因為重慶的“磁力”:

重慶發達的汽車產業有強大的產業配套能力,相應的技術人員、研發人員;通江達海的“公水鐵”交通網可大幅降低物流成本等。

“早建成,早投產,早見效!”鄧荊輝說。

專案建設過程中,鄧荊輝對當地政府的“保姆式”服務印象深刻:

專案投產前1個月,通向廠房約2公里連線路還沒通。為確保專案按期投產,兩江新區組織力量“圍著轉”、“盯著幹”,連線道路順利趕在專案投產前竣工;

“在拿地、審批等流程上開設了‘綠色通道’。”

……

在鄧荊輝看來,正是有了這些量身定製的全流程服務,專案建設才能“快”起來。

“生產快”

平均17.3分鐘下線一臺大型挖掘機

三一重工的挖掘機工廠在國內有3個。與江蘇、上海兩地不同,重慶工廠產品更全:生產大型、中型、小型共11款挖掘機。

三一重機的“快”,也體現在生產效率上:滿負荷生產時總裝配線上平均每隔17。3分鐘,就能下線一臺大型挖掘機。

工人正在裝配挖機“手臂”

在“燈塔工廠”生產線入口,4臺機器人聯機快速運轉,協同對挖掘機鬥杆進行焊接。這種“四機聯動”因協同要求高、開發難度大,在全球範圍內罕見。

機器人焊接冒出湛藍火花

“機器人自動焊接可達率高達95%,UT合格率接近100%。”三一重機工藝院部件工藝所副所長陳公強說,這項“黑科技”解決了一大痛點:焊縫作業空間狹小很難達到合適焊接角度。

事實上,三一重機的“黑科技”還有不少。

比如,在自動化折彎島,在3D視覺技術加持下,機器人可精準抓取物料並自動操作折彎及線上檢測,產品合格率可以達到100%。

三一重機在各系統聯動下,可由系統根據市場銷售、庫存和裝置能力智慧排產,再向中控系統下達指令。接到指令後,生產線上的裝置將自動響應,自主上下料、配送、焊接等,直到完成組裝走下生產線。

“能達到‘一張鋼板進去,一臺挖機出來’的效果。”陳公強說,目前工廠自動化率已經達到80%,節約了50%以上的人工。

據瞭解,“燈塔工廠”投資約20億元,主要生產55噸及以下共11款大中小型挖掘機,設計產能93臺/天,2。88萬臺/年。

“按全年定的目標,今年將衝刺100億元。”鄧荊輝對這個目標充滿希望。

“補鏈快”

數個配套商確定就近落地建廠

挖掘機組裝下線,由眾多的配套部件整合。

在三一重工的供應鏈上,大小配套企業有270多家,其中主要配套企業有上百家。然而,這些企業多集中在上海、江蘇、浙江、山東等東部沿海省市。

“為縮短保供距離,逐步將供應鏈轉移到重慶及周邊。”鄧荊輝舉例說,有的機械加工小件供應商遠在江蘇揚州,僅物流成本就是個不小的數字。

目前,三一重機正嘗試與幾公里外的一企業初步合作,僅此一項測算下來綜合成本就有8%的降幅。

緊隨三一重機投產,已有七八個配套商確定到重慶落地建廠,生產絲座、配燈、管夾等機構小件。

比如,一家沿海墊片企業已在長壽拿地準備建廠,一家海綿生產企業在重慶已建好廠房。

為確保供應鏈不“掉鏈子”,三一重機採取兩大策略:一是動員原配套商就近建廠,二是在重慶及周邊重新匹配供應商。

“希望20多家核心供應商都聚集在重慶。”

鄧荊輝粗算過一筆賬,若按照一年50億元的採購額算,本地配套率達到70%預計可為企業降低成本1。5億元以上。

鄧荊輝在重慶匹配發動機供應商時,已相中一家實力企業可為其提供多個核心部件的配套,預計明年會有實質性合作。

“佈局快”

“重慶造”挖掘機要賣全球

三一重工挖掘機可謂是“王牌”產品,11款機型市場佔有率多在30%以上,有的甚至達到了40%。目前,重慶生產工廠的市場定位已清晰:國內面向西南、西北,國外面向東南亞、中亞甚至歐洲。

“重慶造”挖掘機

去年12月3日,中老鐵路正式通車。重慶至寮國的貨運時間將縮短至3天左右,貨物也可藉由這條鐵路轉運至泰國或者越南,企業的運輸成本大幅降低,貨運效率也大幅提高。

“寮國需求較大的是中型挖掘機。”鄧荊輝告訴記者,目前正在著手推進出口寮國的相關工作,預計最快在下半年確定。

他算過一筆賬:由上海出口中型挖掘機到寮國,要先走海運到泰國曼谷上岸,再用鐵路或公路轉運到寮國,前後時間要1個月。除時間成本外,相比之下由重慶到寮國可節省45%左右的物流費。

採訪間隙,鄧荊輝向隨同的中幹派出任務:出口歐洲若走中歐班列(渝新歐),能否降低運輸成本?儘快測算資料拿出方案。

同時,針對市場定位重慶工廠也在佈局研發力量。按照計劃,今年將把整個新產品研究所的框架搭起來,目前正在招兵買馬。

“將以市場區域的施工土質等條件為切入點進行研發。”工藝院智慧製造所所長王勝橋舉例說,未來也可能針對發動機、消音器、散熱器等進行研發,目前整個研究所仍在立項,投入也在測算當中。

記者手記

打造先進製造業中心的生動註解

三一重機跑出的“重慶速度”,正是重慶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縮影。

近年來,重慶持續發力,全方位最佳化營商環境。在採訪時,鄧荊輝說出了一句話:“在重慶,企業有問題,政府響應速度是真心快!”

好的營商環境就是生產力、競爭力。

重點專案建設過程中,政府圍繞專案轉、盯著專案幹,提供“一企一策”和“一事一議”服務,開闢“綠色通道”解決“難點”“卡點”,讓企業充分感受到政府辦事的決心和服務的暖心。

以大資料智慧化為引領的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行動計劃,已經成為重慶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主動力。平均17。3分鐘下線一臺大型挖掘機,就是最生動的案例。

從“0”到“100億”的跨越,成為重慶加快打造國家重要先進製造業中心的生動註解。

依託重慶已有的工業基礎,三一重機因地制宜重整供應鏈,以聚鏈成群實現降本增效:僅墊片小構件就能省下8%的成本。

鄧荊輝的“物流賬本”,同時算出了重慶的開放“紅利”。

內陸腹地變開放高地,重慶已經通江達海擁抱世界,“重慶造”挖掘機走向世界多了數條國際通道。以三一重機為代表的“燈塔工廠”,無疑將為“重慶智造”樹起新的“燈塔”,“照亮”製造業轉型升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