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財經

一隻基金業績奪冠,另外兩隻任職回報-10%,崔經理在“豪賭”!

2021年公募基金業績排名出爐,剔除貨幣基金後,全部公募基金整體年收益水平不足5%,不及2020年的平均收益率31。30%以及2019年的22。41%。

值得注意的是,

2021年業績靠前的幾位基金經理多為行業新人,有的甚至擔任基金經理的時間僅一年多,既沒有歷史業績,也沒有經受過牛熊洗禮,更談不上形成穩健的投資風格,但成績卻能秒殺深耕多年的老將。

真的是長江後浪推前浪,後浪把前浪拍死在沙灘上嗎?

01 公募基金的“押寶式”投資

公募基金越來越喜歡押注單一賽道,尤其是新基金經理。

最近這段時間,在A股板塊輪動頻繁,經常上演單一賽道牛市,如果能押中賽道,基金業績必然“一騎絕塵”,與之相對,基民湧入,基金規模就能快速膨脹。而基金規模是基金公司賺錢的關鍵。

搏一搏,單車變摩托。對於基金經理來說(尤其是新基金經理),高倉位押寶,寄希望於少數個股的策略效果還不錯,於是,大家也就越來越敢於豪賭了。至於押注單一賽道的風險,基民在乎嗎?他們不在乎,我們基金經理為何要在乎呢?

公募基金經理正在失去專業投資者的定位,變得像是市場投機者了。

舉個例子, 前海開源基金經理崔某管理的“前海開源公用事業股票”,2020年末和2021年一季度末的份額都不到3億份,但2021年二季度陡增數倍至11。48億份,三季度再次跳升至52。34億份。為何如此,因為這隻基金“業績驚人”,年內總回報率達到119。42%,位列公募基金業績榜首。

細看這隻基金,其重點押注新能源板塊,億緯鋰能、比亞迪、寧德時代等新能源產業上下游個股都是他的重倉股。

押對了賽道自然“雞犬升天”,但是崔經理也有失手的時候,其名下還有三隻基金產品,其中,“前海開源滬港深非週期股票A”規模不到4500萬元,任職期間回報率幾乎為零;其他兩隻在管基金的任職時間不到一年,任職收益為-10%左右。

02 公募基金的“豪賭”,責任在誰?

首先,基民對於這場“豪賭”要負責任。

市場中很多基民是不成熟的,他們既不看規模,也不看策略,就看業績和平臺的推廣力度,閉著眼睛往裡衝。在這樣的價值導向之下,基金公司自然盲目追求“業績”,既忽視投資風險,也不顧基民賺錢與否。

其次,部分公募基金公司“唯利是圖”。

對於基金公司來說,做大基金規模才能多賺錢,基民能否賺錢不是他們首要考慮的東西。於是,一家基金公司,每年發各種各樣的主題基金,把各個賽道都佈局一遍,總有一個會押對的。押對的基金淨值上來後,基民開始關注,渠道趁勢猛推,份額和規模就跟著上來,基金公司賺錢,基民卻不一定賺錢。

最後,銷售渠道也在為“豪賭”推波助瀾

基金第三方銷售機構定位於“賣基金”,收入考核取決於銷售流量,而不是投資者的財富增量,基金銷售機構的利益驅動機制與客戶利益最大化目標未能有效掛鉤。

於是,對於銷售機構而言,他們不在意基民頻繁買賣基金,相反這樣他們收益才多。而國內基民的不成熟還在於,他們多會被銷售機構的“熱門推薦”蠱惑,頻繁買賣熱門基金。

要知道,至2021年11月底,中國境內共有基金公司137家;公募產品首超9000只,達9152只,對於基民來說,從中選出“千里馬”,這和直接在A股大池子裡選個股沒區別了。

綜上,公募基金市場正在陷入一場“豪賭”,基金賺錢,基民不賺錢、甚至虧錢的現象非常顯著。

咱們基民,一方面,要提升理財素質,建立科學合理的“基金業績觀”,不要追逐短期業績;另一方面,要提升優質基金的鑑別能力,不要被第三方平臺的各種“排行榜”“熱門基金”蠱惑。

2021年你的基金收益如何?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