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財經

巧家紅糖特色產業“觸網” 帶動農戶就近務工增收

在我國第17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之際,入選雲南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案名錄的巧家小碗紅糖產業注入發展新活力。巧家紅糖龍頭生產企業創新經營模式,正式上線美團買菜即時零售平臺,巧家紅糖將從雲南直接進駐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服務站點,快捷送達到消費者手中。

近年來,巧家縣立足紅糖特色優勢產業,擦亮以傳統制作工藝著稱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片,透過科學規劃適宜種植區、強化與科研院所合作,積極與網際網路企業合作等方式,不斷推動傳統紅糖產業發展。2021年全縣甘蔗種植面積達3500畝,其中高標準示範基地約500畝,示範基地解決勞動力1500人次,增加務工收22。5萬元,輻射帶動周邊村民1000餘戶發展甘蔗3000畝,戶均增收入1200元。

返鄉學藝傳承百年古法制糖一塊砧板上整齊排開400個小碗,手藝嫻熟的張磊抓起勺子,將剛出鍋的蔗糖稀,精準倒入每一個小碗,待糖稀冷卻,抖動小碗,“跳”碗出糖。這就是巧家小碗紅糖百年古法制糖的傳統絕活兒。

巧家小碗紅糖傳承超過百年,製作需經過18道工序。金陽 攝

今年32歲的張磊是巧家縣白鶴灘街道的農村青年,依仗古法制糖手工藝年收入超過12萬元。張磊全家有5畝甘蔗地,父親祖父一直保留著紅糖加工手藝絕活。張磊曾選擇外出打工,因為當地紅糖銷路不廣、產量不高,傳統紅糖工藝沒有給全家帶來可觀收入。但現在,紅糖產業在當地政府的大力扶持和龍頭企業的帶動下,張磊的想法發生了改變。張磊已回鄉2年,跟著父親學習製糖技術,希望能夠成為巧家紅糖工藝新一代傳承人。

與張磊想法相同的還有20多歲的楊飛,他初中畢業後就開始外出打工,主要是在餐廳、KTV等地方當服務員。但他一直對自己的未來感到迷茫,因為外出打工沒什麼技術含量。巧家紅糖產業發展起來後,楊飛返鄉務工,進入當地糖企一邊打工一邊學習榨糖技術。楊飛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夠成為大糖匠,為家鄉的紅糖產業發展做貢獻。

“像這樣回鄉就近打工、學技術的青年全縣少說也有幾百人。”巧家縣熱區產業發展中心一位負責人說,2017年以來,巧家小碗紅糖百年古法小碗製作技術先後入選省、市、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案名錄。目前,已有萬興全等多名省級、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並依託企業建立了小碗紅糖傳習基地,更好地傳承巧家小碗紅糖製作技藝,提升小碗紅糖品質。

 創新發展 注入新活力開啟新模式

今年57歲的羅永芬說,從小到大,紅糖在自己的生活裡無處不在。2013年,巧家縣國營糖廠停產,全縣1萬多噸甘蔗無人收購,紅糧產業一度處於滯銷狀態。在當地政府部門大力支援下,羅永芬和女兒許然開始了巧家碗碗紅糖的創業之路。

自2013年起,退休後的羅永芬帶著女兒許然創業經營紅糖企業。金陽 攝

為扶持紅糖特色優勢產業發展,近年來,巧家縣以政府引導,以新型經營主體主導,加大恢復甘蔗生產扶持力度,穩定全縣紅糖產業的原料基地。同時,建立“政、產、學、研”技術創新體系,與雲南省農科院甘蔗研究所合作,在縣熱區產業發展中心建立“張躍彬工作站”等,從甘蔗良種培育、雙高技術整合、農機裝備、綜合利用等方面提供有力科技支撐。

為提高甘蔗種植質量,巧家縣健維農特產品開發有限公司採用訂單農業模式,加強同科研單位合作,從選苗、種植、防蟲害等細節入手,每年組織農戶進行技能培訓。公司目前與700多戶農戶合作,訂單種植面達2000餘畝。經過多方不懈努力,該縣甘蔗整體質量大幅提升,甘蔗收購價從2013年的400多元/噸一度漲到今年1300元/噸,每畝產量由原來的6至7噸產量改善為每畝10噸產量,蔗農切切實實增收,從事甘蔗種植的農戶越來越多。

“我大半輩子與甘蔗、紅糖打交道,如今信心動力更足了。”長期在白鶴灘街道漁壩村從事甘蔗種植與紅糖製作的馮代金說,現在甘蔗收購價比幾年前漲了50%,村民家庭收入增加,生活大為改善。

小碗紅糖

“畢業後在外面闖蕩了幾年,現在回到家鄉成為媽媽所創辦企業的銷售負責人,大學學的電子商務專業也派上了用場。”許然說。2021年,巧家縣甘蔗年產量近2萬噸,巧家紅糖年產值達8000萬元。

今年2月,雲南省政府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實施意見》,提出利用網際網路平臺,拓寬非物質文化遺產有關產品推廣和銷售渠道。此次巧家小碗紅糖上線美團買菜,也成為網際網路零售企業助力“雲品出滇”,促進特色傳統產業升級,推動區域特色品牌走向全國的縮影。

雲南網記者 李海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