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財經

夏季垂釣黃顙魚,不少釣魚人的思維太侷限了,難怪釣得不多

黃顙魚又名黃辣丁,在不同地方有很多有趣的叫法,比如河南釣友習慣稱其為“嘎雅”,江浙一帶的釣友則稱其為“汪刺”、“昂刺”。黃顙是一種小型的底棲型魚類,體長一般在20公分左右,最大的個體也不過500克左右。夏季是垂釣黃顙魚的好季節,不過總有不少人對黃顙魚抱有成見,不太喜歡垂釣這種魚,原因是一次釣到的黃顙太少了,還不夠熬一鍋湯,實在是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相對於鯽魚、鯉魚、草魚等有鱗魚來說,垂釣黃顙對釣魚技術的要求並不高,因為黃顙魚很貪食,吃餌的時候也是一口吞下,沒有什麼過多的試探性動作。很多人之所以釣不到它們,或者說一次釣得不多,關鍵還是垂釣思維太侷限了,他們往往對垂釣黃顙存在一些不太正確的看法。

01

黃顙魚並不是只有夜晚才可以垂釣

黃顙魚畏光,這是公認的事實,因此不少人都會認為垂釣黃顙只能在夜間才可以,白天很難釣到黃顙,其實這種想法是不對的。

黃顙魚怕光不假,但這並不代表白天就釣不到它們。要知道光線在透光度不同的水體中,穿透力也不一樣,比如在一些渾濁的河水中,光線透光度不佳,一天到晚都可以垂釣黃顙,並非只有夜間才行。

例如在北方的黃河,河水本身的透光度很低,白天天氣越熱,黃顙魚咬鉤越頻繁;另外在剛下過暴雨之後的一些池塘、河道當中,大量泥水會導致水體的能見度降低,這個時候光線就不是什麼問題了,在大白天黃顙魚也會瘋狂覓食,加上一些雨水會把一些昆蟲衝入河道,如果在暴雨過後垂釣黃顙,無疑是抓住了好時機。

02

釣緩流的效果更好一些

黃顙魚喜歡有可以藏匿的環境,如亂石堆、碎石灘、水底有雜草、亂樹樁等結構的區域,這些地方除了能為它們提供棲息的場所之外,小魚小蝦數量也多,可以滿足其覓食的需求。

除了選擇具備上述特徵的釣點外,釣友們還應注意一個細節:黃辣丁更喜歡待在有緩流的水域,在一些河道的出入水口、洄水灣等水流緩慢的區域,尤其是水流動靜交匯的水線處,是良好的釣點,釣友們可以使用拋竿,將魚餌投到這樣的地方,定能取得不錯的釣獲。

本人在北方的黃河中曾經這樣嘗試過:使用拋竿在急流或者靜水中很少有黃顙咬鉤,當把拋竿拋

到“

動靜

交匯”

的緩流處,立馬能感受到有魚咬鉤,短短几分鐘內就釣獲數條黃顙。

因此,本人認為釣緩流的效果要好於靜水,釣友們也可以嘗試一下。

03

使用“活餌”效果尤佳

不少釣友在垂釣黃顙的時候喜歡使用商品餌,或者雞肝等動物內臟掛鉤垂釣。

本人不否認這些餌料的有效性,但認為使用蚯蚓、蠐螬等活餌效果會更好一點,尤其是蚯蚓,更是垂釣黃顙的不二之選,原因是這樣的活餌在水底會不斷擺動,從而起到動態誘魚的作用。

用蚯蚓掛鉤垂釣的時候,可以用魚鉤掛住其身體的中間部分,留著尾巴和頭部在外邊擺動,這樣黃顙在大老遠就會看到,比單純的使用雞肝效果更勝一籌。

04

打不打窩子?釣獲量截然不同

釣友們常說:釣魚不打窩,釣得也不多。垂釣黃顙同樣如此,而且打窩顯得尤為重要,原因很簡單,黃顙的活動範圍一般不大,它們不會像鯉魚、鯽魚那樣成群四處遊動,而且它們還有在一個地方築巢、守護領地的習慣,這就更加縮小了它們的活動範圍。

在魚情資源不是特別好的情況下,透過打窩誘魚,可以將更遠處的黃顙吸引過來,增加漁獲量。如果沒有打窩誘魚,可以遇到的情況就是釣上兩三條魚之後,需要隔很長一段時間才會有魚繼續咬鉤。

打窩的時候可以用雞腸、雞肝等動物內臟,將其放置在塑膠袋中悶上6個小時左右,這樣的誘餌,腥味更足,誘魚的範圍更廣。

在打窩誘魚方面,釣友們也可以參考一下民間一些捕魚達人的思路,比如一些喜歡在夜間抓黃鱔的大叔,通常會將一些摻有誘食劑的窩料放在竹編的籠子裡,第二天早上再去收籠子,往往會收穫好多諸如黃鱔、泥鰍之類的無鱗魚。

誘釣黃顙同樣可以參考這一方法,釣友們可將誘食劑加入到窩料之後,用紗布或破絲襪包起來,然後拋到釣點附近,為了防止窩料被水沖走,可以在裡面放置一些碎石塊。窩子做好之後,即可慢慢等待黃顙魚進窩。

夏季垂釣黃顙魚的專用誘食劑很多,成分主要是紅蟲、蚯蚓、螺肉、蠶蛹等動物蛋白提取液,具有味道濃腥、水下留味持久的作用,每次在窩料中新增3-5毫升即可起到持久留魚的作用。

05

總結

夏季是釣黃顙的好季節,一些釣友之所以抱怨釣得太少,可能是思維太過於侷限了,只要瞭解了垂釣黃顙的訣竅,一次想要釣上幾十條並不是難事,因為垂釣它們不需要太高的技術和裝備,關鍵還是看方法是否對路。

黃顙專用誘食劑、垂釣黃辣丁窩料、黃顙魚釣魚小藥黃骨嘎魚餌料汪刺黃辣丁昂公打窩料用品

檢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