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財經

啟航!長沙經開區打造全球“智造”港灣

本文轉自:人民網-湖南頻道

博世長沙工廠一角,蔣煉攝。

百舸爭流,奮楫者先。在全球工業化4。0風高浪急的海洋中,長沙經開區點亮“燈塔”、築牢“錨地”、疏浚“航道”,依託中部地區遼闊的製造業基礎腹地,加快建設全球高階裝備製造業基地,使之成為開放創新驅動的引領區、數字賦能轉型的先導區、營商環境一流的創業區和綠色低碳安全的示範區。

“燈塔工廠”引領數字化轉型

茫茫大海中,燈塔指示著航船的方向,在製造業領域,也需要代表智慧製造方向的“燈塔工廠”。今年世界經濟論壇公佈的2022年新晉全球“燈塔工廠”名單,位於長沙經開區的博世長沙工廠成功入選,成為全球103家“燈塔工廠”之一。

在博世長沙汽車防抱死制動系統電機裝配車間,一條不足2米寬的過道將傳統生產線與工業4。0生產線分開。左邊的工業4。0生產線,2名工人、5臺機器人,7。5秒可以下線一臺ABS電機。

窄窄的過道,卻是工業化的“代溝”,區別遠不止是直觀的產能。

在工業4。0生產線上,技術人員只需用一臺平板電腦,就實現了對機器的監控和操縱。生產效率提高30%,質量損失減少30%,操作人員減少80%,換型時間也減少了30%。

此外,透過使用各類智慧感測器,博世長沙對生產過程中的各類資料進行持續採集。基於海量資料資源,資料科學家團隊運用大資料技術、機器學習演算法對其進行深入分析並建立高精度耗品使用壽命預測模型,從多個維度對生產表現和易耗品損耗情況進行分析,給出易耗品最佳更換時間。

“一個車削刀具什麼時候該更換了,過去得靠老師傅老專家憑經驗判斷,如今一切靠資料模型來判斷。”博世長沙資料科學家夏曉毛介紹,經由模型的把關,在提高產品質量穩定性的同時還避免了單一的經驗和人工誤判造成的浪費。該模型上線後幫助提升焊接電極、車削刀具等生產易耗品30%以上的使用壽命,並節省了50%的更換時間。

在長沙經開區,這樣的“燈塔“不止一座。

廠房全玻璃材質覆蓋,陽光與綠植相得益彰,各類機械裝置工作井然有序,偌大的廠區中僅有寥寥幾十位工人分散在一些關鍵工序……走進三一智聯重卡產業園廠區內,眼前的智慧化生產場景令人印象深刻。

三一智聯重卡產業園是三一首個完全基於數字化、智慧化技術的產業園,旨在打造“智慧製造”的世界級樣板。據三一重卡製造本部本監黃鐵介紹,智慧化生產車間裡有200多臺機器人作業、700多臺AGV往返穿梭,資訊化效率較傳統工廠提升10倍,最快每4分鐘就下線一臺重卡,確保了產品交付速度,同時也大幅降低了製造成本。

事實上,長沙經開區從2017年就提出智慧製造、智慧園區、工業網際網路“三位一體”協同推進機制。其後,又引入新一代資訊科技(5G+AI+區塊鏈等)+產業鏈,形成新“三位一體“推進機制。培育了170多家各級智慧製造試點示範企業,其中國家級示範企業21家、省級示範企業14家,省級智慧製造系統解決方案商30家,智慧製造示範企業產值佔園區規模工業總產值的比重超過85%。2021年9月9日,園區創造性探索智慧製造專案“揭榜掛帥”機制,釋出面向數字孿生、區塊鏈等領域的首批9大專案,打造27個國內領先的標杆示範場景。預計到2026年,長沙經開區數字經濟增加值佔規模工業增加值比重達到45%,將打造5家國家級智慧製造示範工廠和30個國家級智慧製造優秀場景。

政策錨地扎牢“智造”根基

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優良的港灣離不開適合航船安全停泊的海底基質。長沙經開區依託湖南自貿試驗區平臺優勢,不斷深化重點領域改革攻堅,為高階裝備製造業發展提供最堅實的基礎條件。

2020年9月21日,中國(湖南)自由貿易試驗區正式獲批,標誌著長沙經開區正式進入自貿試驗區、國家級經開區“兩區”疊加發展新階段。長沙經開區自貿區塊實施範圍47。17平方公里,佔湖南自貿試驗區實施範圍的40%,是湖南自貿試驗區實施面積最大的的核心區塊。

湖南自貿試驗區獲批以來,長沙經開區自貿區塊聚焦“建設全球高階裝備製造業基地”定位,突出“高階製造業+”理念,聚焦企業發展需求,致力於開展高階裝備製造業領域改革創新。目前,長沙經開區牽頭改革事項實施率已達100%,完成率95%以上。而中國自由貿易試驗區278項改革試點經驗可在區塊落地複製推廣的共76項,長沙經開區區塊現已完成69項。

值得一提的是,長沙經開區自貿區塊重點在智慧製造、貿易便利化、智慧財產權等領域發力,目前已探索形成了20餘項契合國家戰略、體現湖南特色的創新案例和改革經驗。其中,4項案例入選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釋出的《中國自由貿易試驗區發展報告2021》,9項成果入選中國(湖南)自由貿易試驗區首批省級制度創新成果(5項被認定為全國首創,4項被認定為全省首創)。

全國首創“三化”聯動助力區域製造業智慧化轉型,針對製造業企業智慧化轉型“資源少、管理難、不會轉”等痛點難點,深入開展系統整合創新,創新推行“資源協同化、評估標準化、實施精準化”方式,孵化智慧製造優秀場景和示範工廠,助力區域製造業企業智慧化轉型。

全國首創工程機械二手裝置出口新模式,牽頭成立湖南省工程機械二手裝置出口行業聯盟,探索制定二手工程機械產品標準、優化出口退稅路徑、佈局二手機械全球售後服務中心,進一步打通國內工程機械出口堵點,進一步促進工程機械行業轉型升級。

全國首創智慧財產權“前置保護”模式,構建智慧財產權全流程存證模式,提高電子資料效力加強司法驗證,對接國際標準探索全球認證,解決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產生但還未註冊成為智慧財產權的、有潛在價值的電子資料以及商業秘密的保護難題,為完善和提升我國智慧財產權保護體系和治理能力探索了新的路徑。

全國首創“一碼整合”規範涉企檢查。針對目前廣泛存在的涉企檢查頻次過多、多主體重複檢查等問題,透過一個二維碼實現“檢查事項歸總、檢查過程規範、檢查結果共享、檢查資訊追溯”的整合化思路,創新推出“一碼整合”規範涉企檢查試點,大幅降低涉企檢查頻次,有效減輕企業負擔,實現服務監管“無事不擾”,為理順政府與市場關係、建設有限又有為的政府探索了新路徑。

工程機械新機出口,湖南的步伐邁得早、走得寬,讓“湖南製造”飄揚四海,三一集團董辦副主任、三一雲聯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楊林表示,在當今行業環境下,藉助新機渠道可有效帶動二手機械出口;同時,二手機械也可以反哺新機配件銷量攀升。

更重要的是,自2020年9月湖南自貿試驗區獲批以來,長沙經開區藉助湖南自貿試驗區改革平臺探索特色化創新案例,在工程機械二手裝置出口方面邁出了突破性一步。2021年11月,山河智慧一臺二手旋挖鑽機在星沙海關成功報關,經連雲港海關驗放後運抵烏干達。這是湖南自貿試驗區二手工程機械裝置基於新模式背景下的“首單”業務成功試水。

2022年5月,長沙經開區“工程機械二手裝置出口新模式”成為《中國(湖南)自由貿易試驗區第一批制度創新成果》中全國首創案例之一。目前,行業聯盟正在爭取各方支援,探索出口基地“國有資本+社會資本+行業聯盟”多元合作模式,建設工程機械二手裝置出口交易展示基地,搭建重大功能性平臺,探索工程機械二手裝置交易票據規範化改革試點,讓工程機械二手裝置出海更通暢。

一項項制度創新舉措推動園區產業轉型,促進貿易便利化。據《方案》介紹,到2026年,園區工程建設領域全流程審批效率將再提升30%以上,審批服務事項“全程網辦”率達到80%以上,政策兌現效率再提升30%以上,審批和政務服務系統全部實現一窗整合。

“開放航道”助企業揚帆遠航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一個繁榮的港口巨輪彙集、貨物往來,就必須有暢通的航道、容納的口岸,進得來、出得去。

從福田汽車、上汽大眾到索恩格、道依茨發動機,乘著“一帶一路”東風,長沙經開區以優質營商環境吸引著“巨輪”前來。

在創新招商模式方面,與東莞銀行、浦發銀行開展深度合作,藉助兩家銀行在其總部地區豐富的客戶資源和社會影響力開展招商,以銀行為媒介吸引東莞、深圳、上海等地企業來園區投資創業。據悉,僅2022年上半年,園區新引進5000萬元以上工業專案14個。其中,新引進投資10億元以上專案5個,新註冊“三類500強”企業1家,儲備重點在談專案達20家。

在促進貿易便利方面,透過“一碼整合”規範涉企檢查,針對目前廣泛存在的涉企檢查頻次過多、多主體重複檢查等問題,透過一個二維碼實現整合化檢查;同時,創新推出外貿企業註冊“七合一”審批服務,實現外貿企業經營許可7個事項“一件事、一次辦”,並率先開展跨境購付匯線上批次付匯模式,對付款流程進行批次化、便利化提升。

同時,長沙經開區透過“走出去”尋求新的發展機遇,不斷髮揮外向型企業在園區產業升級中的引領推動作用,鼓勵企業抱團出海。

三一、山河、鐵建重工等企業產品成為國際市場上的“香餑餑”,向世界展現中國智造的硬實力。2021年山河智慧出口額同比增長91%,2022年第一季度出口增長90%。2022年,鐵建重工海外新籤合同額同比增長9倍。

企業飛速發展的背後,是園區不斷創新政策,為企業出海鋪平道路。2022年4月,長沙經開區透過融資租賃方式推動工程機械裝置出口RCEP成員國的融資租賃首期合同成功簽署,首批向山河智慧投放資金1000萬元,達成湖南自貿試驗區首單“融資租賃+工程機械裝置出口”試點業務。2021年11月,山河智慧裝備股份有限公司一臺二手旋挖鑽機啟運出口,成為湖南自貿試驗區推行新政後首單工程機械二手裝置出口報關發運的企業。

2022年5月,中國(湖南)自由貿易試驗區第一批制度創新成果印發。包括工程機械二手裝置出口新模式在內,經中國(湖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工作領導小組認定的由長沙經開區區塊牽頭或參與的制度創新成果9項。

為推進長沙經開區建設全球高階裝備製造業基地,充分發揮長沙經開區在“強省會”戰略中的重要支撐作用。日前,湖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湖南省工業和資訊化廳、湖南省商務廳印發了《關於長沙經濟技術開發區建設全球高階裝備製造業基地實施方案》,明確打造高水平制度型對外開放高地,高階裝備製造業產品與服務覆蓋全部RCEP國家和70%以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全國自貿試驗區建設中達到先進水平。邁進經開區綜合發展水平全國“十強”,在產業集聚、智慧製造、科技創新、綠色發展等領域成為全國領先。到2026年,進出口總額突破900億元,年均增長15%;高新技術產品出口額年均增長10%;實際使用外資年均增長25%。

長沙經開區相關負責人表示,2022年隨著《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正式生效,乘著湖南自貿試驗區的東風,長沙經開區將不斷髮揮外向型企業的引領推動作用,聚焦建設全球高階裝備製造業基地的改革定位,積極探索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打通雙向投資通道,主動融入國內國際經濟大迴圈。

乘風破浪,四海揚帆。未來,長沙經開區將繼續聚力建設全球高階裝備製造業基地,發揮自貿試驗區、經濟技術開發區“兩區”疊加優勢,堅決落實“三高四新”戰略定位和使命任務,牢牢抓住實施“強省會”戰略機遇,加快實現園區製造業數字化、高階化、綠色化、融合化轉型升級,著力打造高階高質高效的先進製造業體系和工業網際網路重要應用示範區,努力建成全球高階裝備製造業基地,全面增強園區產業創新力、競爭力和發展力,成為實施“強省會”戰略的主要陣地和重要支撐。

三一智聯重卡產業園一角,蔣煉攝。

長沙經開區一角,舒展攝。

中國(湖南)自由貿易試驗區長沙經開區自貿區塊,舒展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