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財經

觀潮的螃蟹丨乘時乘勢大步流星,湘陰新能源產業“動力爆發”

以下文章來源於觀潮的螃蟹 ,作者觀潮君

兵貴神速!湘陰縣利用政策優勢,乘時乘勢加快發展新能源產業,僅一年多時間便叢集成鏈,創造了令人矚目的“湘陰速度”。

▲ 湘陰,正從歷史走來、在現實走好、向未來走遠。

近日,一場聚焦新能源產業發展的招商推介會在長沙梅溪湖舉行。

科技大咖、業界翹楚齊聚湖南湘江新區新能源特色產業園(湘陰)招商推介會。面對行業萬億級“黃金”賽道,沒有人可以等閒視之。當天,8個新能源產業專案、5個產學研合作及金融賦能專案現場簽約,產業總投資89億元。

▲ 近90億元的投資,為新能源產業園的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大力發展新能源產業已成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和推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的共識,是實現未來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趨勢。

在這場事關未來的抉擇中,省委、省政府科學佈局,落子湘陰。作為全省目前唯一以新能源為發展方向的省級特色園區,湖南湘江新區新能源特色產業園的啟航,讓湘陰緊握開啟未來的鑰匙。推開門,是一副怎樣波瀾壯闊的景象?湘陰頻頻落子,究竟在下一盤怎樣的棋?

多層戰略“BUFF”加持

新能源產業要“立”起來,離不開基礎要素的支撐。

基於此,記者認為,如今的湘陰新能源產業發展已具備“天時、地利、人和”。

先說“天時”。

湘陰,靠嶽鄰長,濱江擁湖。以其為中心,通江達海的立體交通格局清晰可見,“五縱三橫三軌一港”立體融長交通體系無縫融入省會半小時經濟圈,水公鐵多式聯運實現貨暢其流。

通江達海的立體交通,帶來了戰略機遇“buff”的多重疊加。

▲ 湘陰是長株潭城市群沿江北上融入長江經濟帶的“第一站”。

從國家戰略層面看:湘陰是長株潭城市群沿江北上融入長江經濟帶的“第一站”,也是中部地區首個國家級新區——湘江新區新片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全境納入《長株潭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長株潭都市區國土空間發展規劃》。

從地方政策層面看:湖南長株潭城市群核心增長極和岳陽通江達海新增長極於湘陰境內緊密連線,湘陰加快融入“強省會”戰略,成為岳陽對接長株潭打造長嶽協同發展的“橋頭堡”。

放眼湖南,同時被長江經濟帶、長株潭城市群、洞庭湖生態經濟區、國家級湘江新區、省域副中心城市等重大國、省戰略“BUFF”加持,湘陰獨此一家。

再說“地利”。

新能源產業要實現規模發展、叢集發展,地方政府提供的要素支撐格外重要。

實現規模發展,土地不可或缺。自2021年3月以來,湘陰已在高新區內建成標準化廠房120多萬平方米。同時,湘陰對重大產業專案按照七通一平標準,一律實行“熟地”供應,實現“簽約即供地”。入駐標準化廠房的專案,還給予廠房租金補貼和生產裝置購置補貼。

新能源產業“高新技術”的標籤,要求地方具備濃厚的科創氛圍和強大的科研實力。湘陰是全國首批創新型示範縣、國家智慧財產權強縣工程試點縣、全省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範縣,當前已與省內外21所高校院所結成合作聯盟,縣域創新成為全國典型,連續三年獲評全省先進,100多位知名專家組建了全省首個縣級“雙創智庫”。更為矚目的,以楊孟飛院士領銜的湖南中航通用航空航天研究院等一批科研機構先後入駐。

▲ 全省首個縣級“雙創智庫”建立。

第三是“人和”。

新興產業從無到有、從有到大,考驗當地政府是否有足夠多的耐心、足夠大的格局以及足夠長的眼界來呵護培育。

湘陰有底氣說“我有”!

底氣來源於省、市的賦權賦能。按照“一共享五統籌”原則,湘陰能夠全面共享湘江新區國家級新區的政策紅利,經濟管理直報事項實現同步直報,省級35項政策措施逐步落地,岳陽市政府下放14項市級管理許可權。

底氣還來源於縣委、縣政府對創新創業的全面支援。湘陰每年安排3000萬元強園興工和科技創新專項資金,出臺了強園興工“1+7”產業發展配套措施,重點支援新能源等先進裝備製造產業鏈發展,湘陰縣用更多的“真金白銀”來打這場“開局戰”。

湘陰

評選專案建設“奔跑獎”“蝸牛獎”。

底氣更來源於優良的營商環境。全面推行重大專案“揭榜掛帥”和“賽馬”機制,評選專案建設“奔跑獎”“蝸牛獎”,構建企業全生命週期服務生態,讓湘陰成為“有呼必應、無事不擾”的金牌“店小二”,企業發展“省時省力、舒心暖心”。

技術站上行業巔峰

短短一年時間,湖南湘江新區新能源特色產業園(湘陰)已簽約和引進新能源企業20餘家,泰信鋰電池、力合厚浦、鑫政新能源等6個新能源專案已開工建設。

2022年6月,湖南力合厚浦鋰電池正極材料回收與綠色製造專案落戶產業園。在此領域,力合厚浦是當之無愧的“先行者”和“創新者”。

力合厚浦來源於深圳清華研究院,在全球率先實現新一代正極材料前驅體綠色高效製備工藝規模化量產,並擁有核心發明專利。

這項工藝有多牛?對比當前全球普遍採用的傳統工藝,新工藝能耗降低50%,加工和回收成本降低40%,所生產的前驅體產品,對提升鋰電池的能量密度、迴圈壽命和高低溫效能具有優異表現。業內公認,這是一項顛覆式創新技術,對鋰電池行業具有革命性貢獻。

▲ 科創港建設現場。專案建成後將賦能新能源產業發展。

鑫政新能源專案則對新能源汽車高階電池中的關鍵部件“鋁箔”有著濃厚“興趣”。面對“一箔難求”的供需市場,鑫政公司已經完成技術難題攻克。專案投產後,將年產鋁箔10萬噸,填補省內空白。

搶灘新能源產業市場,湘陰選擇引進擁有最尖端技術的企業,用最前沿的科技成果,構築最堅固的技術壁壘,力爭成為新能源市場上一股不容忽視、不可替代的中堅力量。

科技賦能產業發展,也是湘陰的“硬核力量”。

近年來,湘陰強化產學研協同創新,與中南大學、湖南大學、長沙理工大學等18所省內外高校院所結成政產學研聯盟,實施產學研合作專案32項,開展重大科技成果轉化專案15個。

▲ 中

南大學國家技術轉移(湘陰)中心。

特別是近期,湘陰牽手中南大學,湘江新區湘陰片區首個具有招商引資、專案孵化、人才引進、科技成果落地等多功能的離岸孵化器——中南大學國家技術轉移(湘陰)中心正式啟航,湘陰著力打造的“政產學研”深度融合新模式也初見雛形。

可用一句話概括轉移中心的意義:科技成果在長沙孵化,產業專案在湘陰落地。“供”“銷”直接連線,為湘陰高質量發展爭得“第一手”資源,成為湘陰打造湖南區域性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平臺的重要砝碼。

一步為先,步步為先。轉移中心的多重賦能,除了讓湘陰得以在新能源產業格局方面早早謀劃外,其本身還擁有更重要的意義——拿到更多產業領域的“入場券”。

如今,轉移中心與湖南大學科創港、天鵝山大學科創城達成戰略合作,共建創新鏈、金融鏈、供應鏈、產業鏈生態體系。同時,與招商銀行、三澤創投、湘江中盈投資合作設立45億元新能源產業基金,以金融活水賦能新能源產業發展。

目前,科創中心已簽約入駐力合厚浦研究院、仰高數控、未來時刻科技、華明覆合材料等孵化專案,引進泰信鋰電池、力合厚浦、江冶機電等新能源產業專案,助力湘陰招商引資逾100億元。

“立足湘陰、輻射全省、面向全國”,湘陰決心蹚出一條獨具特色的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路徑。

▲ 湘陰高新區是湘陰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力量。

快速形成新能源產業鏈

做產業,與其博而不精,不如專精一道。

佈局新能源產業,湘陰入局之初,便謀劃已深。破局,湘陰選擇深耕儲能材料產業,並以“電池”為“核”,串聯形成一條完整產業鏈。

記者梳理發現,早在2016年,湘陰便著力培育湖南鴻躍電池材料有限公司向磷酸鐵鋰電池方向轉型發展。目前,該公司年產能2萬噸,今年上半年實現產值1。2億元,超過去年全年產值。

當前,產業園內投資超50億元的大專案,多數涉及“鋰電池”的開發與應用。其中,多個投資近百億元的新能源行業頭部企業(湘陰)基地專案,專注於動力電池研發、試製、試驗組裝、量產以及原材料生產,年產值超百億元。

今年,湘陰敲定中國五礦集團·新能源材料中央研究院產業基地專案,專案擬投資60億元,主要建設電池梯級回收利用平臺、矽碳矽氧負級材料生產、儲能材料回收利用裝置、新能源材料製造裝置生產線四大產業化專案,打造中部地區專業型新材料產業叢集。

大專案產生的集聚效應,已在湘陰湧現。南通和惠年產10萬噸新能源電池電解液專案、電池級碳酸鋰產業化專案、江冶科技年處理5萬噸動力鋰電池資源迴圈利用專案等已紛紛落地。

▲ 湖南省先進裝備製造(新能源)特色產業園落戶湘陰。

2021年3月,省政府批准在湘陰高新區設立湖南省先進裝備製造(新能源)特色產業園。僅一年多時間,湘陰便完成了“電池”產業鏈的佈局。

從“電池”入局新能源產業,這將為岳陽產業結構的換檔升級提供大好契機,也將成為全省新能源產業發展中的重要板塊。

站在時代風口,新能源產業已成為湘陰經濟發展的最大亮點,湘陰縣也正在探索一條獨具特色的新能源產業發展之路。

▲ 金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現場。其產品廣泛應用於太陽能光伏等產業。

“將國家所需、未來所向、群眾所盼與湘陰所能有機結合,將新能源產業發展成為湘陰高質量發展的又一重要支撐點。”湘陰縣委書記李鎮江表示,有信心在“十四五”時期,將產業園打造成“千億園區”,建設成全省特色產業園示範標杆,為湖南全面落實“三高四新”戰略定位和使命任務作出湘陰貢獻。

湘陰,正從歷史走來、在現實走好、向未來走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