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財經

“天然氣大慶”,呼之欲出

未來我們要向深層、超深層頁岩氣勘探開發進軍!

自然資源部近日釋出的《中國礦產資源報告2022》顯示,我國頁岩氣等勘查再獲新進展。其中,四川盆地集中評價瀘州區塊頁岩氣新增探明地質儲量為5138億立方米、預測地質儲量為7695億立方米,形成國內首個萬億立方米深層頁岩氣儲量區。

資源前景被看好的四川地區也是國內大型油氣公司頁岩氣勘探開發的主戰場。

據中國石油發展規劃,川南頁岩氣3500米以深資源量佔86%,具有巨大勘探開發潛力,資源豐富的深層頁岩氣區塊將成為“十四五”頁岩氣上產主力區。該公司於2019年專門設立了《深層頁岩氣有效開採關鍵技術攻關與試驗》重大現場試驗專案,支撐深層頁岩氣有效開採。

一位長期從事頁岩氣勘探開發的資深人士表示,未來全國埋深 3500米以淺頁岩氣能否繼續穩產

上產

、埋深超過3500米深層頁岩氣的開發潛力如何,既是評價和判斷未來中國頁岩氣資源開發潛力和發展前景的前提,也是決定能否在川渝地區建成“天然氣大慶”的關鍵。

“目前來看,3500米以淺的頁岩氣勘探開發較為成功。未來我們要向深層、超深層進軍,機遇和挑戰並存,相信非常規氣會有‘非常規發展’。”該人士表示。

中淺層是產業“壓艙石”

近年來,我國陸上、海上常規油氣和非常規油氣勘探均有突破。其中,非常規油氣具有資源潛力和勘探開發前景,實現規模效益開發對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自2006年起,中國石油積極尋找並研究頁岩氣富集區,經過十餘年探索實踐,於2020年在川南地區建成我國首個萬億儲量、百億產量頁岩氣區。

截至目前,中國石油在長寧、威遠、昭通、瀘州等川南地區累產頁岩氣529億立方米,可替代7021萬噸標煤,折算減排二氧化碳6996萬噸,減少粉塵排放4769萬噸,無害化處理含油岩屑近百萬噸,川南頁岩氣基地成為我國目前最大的頁岩氣生產基地。

中國石油非常規油氣團隊的研究資料顯示,預計到2025 年,中國天然氣年產量2270億立方米,與 2019相比增長29%。其中,頁岩氣年產量將達到300億立方米,與2019年的相比增長146億立方米。2030年,中國天然氣產量有望達到2500億立方米,與2019年相比增長42%。

據記者瞭解,按照穩產20年的目標,目前國內埋深介於2500—3500米的海相頁岩氣已基本完成產能建設,未來以穩產開發為主考慮建產期和遞減期的生產情況,其資源量可建年產規模200億立方米穩產20年以上。在目前的技術條件下,中淺層海相頁岩氣勘探開發方面技術逐漸成熟,實現穩產開發,是未來中國天然氣產量增長的重要組成和“壓艙石”。

“地下珠峰”掘“藍金”

作為頁岩氣勘探開發的主戰場,四川盆地深層頁岩氣資源潛力巨大,是“氣大慶”和“雙碳”目標建設的重點領域。

多位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四川盆地頁岩氣深層資源比較可觀,4500米以淺頁岩氣埋藏面積、4500-5000米深的頁岩氣埋藏面積均達到萬平方千米級別。

值得注意的是,深層海相頁岩埋深接近或超過4000米,與涪陵頁岩氣藏約2500米的埋深相比,具有高溫、高壓、高應力等“三高”症狀。如果說中淺層頁岩氣壓裂是將“羊腸小道”擴建成“高速公路”,那麼深層頁岩氣壓裂就是在“青藏高原”上開山架橋,修建縱橫交錯的“盤山公路”體系,難度極大。

“中淺層都打過了,深層頁岩氣資源量佔探區頁岩氣資源的70%以上,勘探深層是必然選擇。”中國石化勘探分公司黨委書記胡東風曾指出。

在深層頁岩氣領域,中國石化在四川盆地礦權區內擁有深層頁岩氣資源量6。3萬億立方米。在新的地質認識指導下,2019年,中國石化在四川盆地首口埋深超過4200米的深層頁岩氣井——東頁深1井喜獲日產31。18萬立方米高產頁岩氣流,取得深層頁岩氣勘探戰略性突破,今年還將實現4200米深層頁岩氣攻關新突破。其中,濟陽深層且頁岩油專案位於中國石化勝利油田,埋藏深度在3000-4000米,區域性可達5500米。初步估算,該區域頁岩油資源量潛力較大,區域深度是當前國內頁岩油領域之最。

中國石油則鎖定了下步需要攻關的技術難題及其對應的主攻方向:摸清川南複雜構造背景下頁岩氣富集規律,把控開發動用規律與提高採收率技術,掌握深層頁岩氣產能主控因素,深入資料整合應用平臺與智慧動態分析等。

未來,中國石油將以川南深層為重點,進一步完善頁岩氣富集區地質評價技術體系,為川南頁岩氣產能建設部署、提升開發效益提供科技支撐。

產量提升還需“利劍”

深層頁岩氣建產區地質構造複雜,在開發技術政策最佳化、鑽井和壓裂等方面面臨諸多難題。

“比如,水平井產能差異大,深層地應力高、溫度高,水平應力差大,裂縫發育使得深層頁岩氣資源規模

上產

面臨深層次難題;深層頁岩氣單井成本進一步下降空間難度增大,經濟效益開發面臨挑戰;複雜構造條件下,頁岩氣富集規律與多尺度流動空間及全生命週期多場耦合演化規律,決定了頁岩氣賦存特徵和開發動用規律難以把握;頁岩氣開發政策與提高採收率技術需要創新發展,數字化轉型下頁岩氣大資料應用需持續探索……這些都是未來需要攻克的難題。”某石油企業非常規研究領域相關負責人表示。

“整個川南地區地質結構複雜,隨著埋層深度不斷增加,水平井要想打在最好的儲層裡,還需要依賴國外的進口高溫旋導裝備,裝置的工作能力決定了建井質量。如果質量不好且產量低,效益就上不去,無法覆蓋成本,導致經濟效益跟不上,無法形成規模

上產

。”上述相關負責人指出。

中國工程院院士趙文智指出,頁岩氣立足3500米以淺規模建產和3500米以深持續攻關,深淺並重,可發揮我國天然氣增儲上產的主力軍作用。“十四五”期間,應強化3500米以深頁岩氣與常壓頁岩氣甜點富集規律研究和工程技術整合攻關試驗,並延續相關稅費扶持政策,頁岩氣產量有望實現持續規模增長。

受訪人士均表示,頁岩氣產量再上新臺階,未來還需要在地質認知、關鍵技術和裝置國產化三個方面下功夫。未來,需因地制宜攻破深層地質結構認知並給予更全面完善的地質資料,加強勘探,攻克卡脖子技術,取得更多進展。

原標題:頁岩氣勘探開發挺進深層“糧倉”

文 | 本報記者 渠沛然

End

歡迎分享給你的朋友!

見習編輯 | 李澤民

中國能源報

《中國能源報》官方微信

4502篇原創內容

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