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美食

明英宗被俘後,為什麼于謙沒有阻止奪門之變?

土木堡之變後,明英宗朱祁鎮被俘,在於謙等人的擁立下朱祁鈺登基做了皇帝。後來朱祁鎮被放回,被朱祁鈺軟禁在南宮長達七年。景泰八年,石亨等人發動兵變,擁戴朱祁鎮復辟,史稱“奪門之變”。

“奪門之變”發生時于謙作為兵部尚書,掌握著京城的兵權,完全可以阻止,《明史》中更是記載“奪門之役,徐石密謀,左右悉知,而以報謙。時重兵在握,滅徐石如摧枯拉朽耳”。但是為什麼最後政變成功了,于謙也含冤而死?

要分析政變成功的原因,就要看一看當時直接或者間接參與政變的人。

首先是最大的受益者朱祁鎮。在政變發生時朱祁鎮正被軟禁在南宮。朱祁鈺不但將南宮大門上鎖灌鉛,甚至加派錦衣衛嚴密看管,連食物都只能透過小洞遞入,甚至把南宮附近的樹木砍伐殆盡,讓人無法藏匿。所以政變朱祁鎮是沒有參與的,他只是政變之後出來露了個臉,摘取勝利果實。

其次是當時的皇帝朱祁鈺。朱祁鈺當時患有重病,尤其是自己唯一的兒子死後,更是心如死灰,對於政變我甚至認為他是放任不管,甚至默許的。朱祁鈺的皇位本來就是撿來的,做了這麼多年的皇帝,本來挺好,經過自己的努力原先的太子被廢,自己的兒子成為了太子,將來繼承自己的皇位。可惜天不遂人願,兒子剛被立為太子,第二年就病死了。而朱祁鈺只有這一個兒子,他身心受到巨大打擊,心灰意冷。朱瞻基只有朱祁鎮和朱祁鈺兩個兒子,所以按照祖法,死後只能由朱祁鎮或者自己的侄子,被廢的太子朱見深繼位。“奪門之變”前夕,景泰帝身體也是每況愈下,多重打擊下,多種因素交織下,我想,朱祁鈺可能也心累了。

第三位是孫太后。朱祁鎮是自己的兒子,孫太后當然希望自己的兒子能夠復辟,況且此時朱祁鈺無嗣,自己的兒子或者孫子做皇帝合法合理。因此石亨等人政變之前先取得了孫太后的同意,“石亨謀奪門,密白於太后,許之”,在大義上站住了腳。

第四位是政變的組織者石亨。當時石亨掌管一部分兵權,經常跟隨在朱祁鈺身邊。朱祁鈺出巡郊外,住在齋宮,疾病發作,不能行祭祀儀,命石亨代祭。石亨守護在代宗病榻前,看見朱祁鈺病重,自己不甘心,想要做更大的官,於是就聯合徐有貞、太監曹吉祥等人一同發動兵變。憑藉擁立之功,石亨位極人臣。

第五是于謙。當時于謙是兵部尚書,他在軍中的影響很大,關鍵是他還提前收到了訊息,如果他想要阻止,勝算還是很大的。但是于謙偉大就偉大於此,他所忠於的是大明,不是某一位皇帝。“顧念身一舉事,家門可保,而兩主勢不俱全”,如果他成功阻止了政變,朱祁鈺和朱祁鎮必然會爆發一場戰爭,這必將威脅明朝的統治。再者當時朱祁鈺已經重病在身且沒有子嗣,在政變之前于謙還與眾人寫好了奏摺,請求復立朱見深為太子,只是因為時間太晚來不及奏上朝廷。於是群臣決定在次日清晨朱祁鈺臨朝時,再將奏疏遞上去。但所有人都沒有料到,政變就在這天晚上爆發了。

于謙身懷大義,明知政變後石亨等人不會放過自己,但是為了國家的安定,仍然選擇袖手旁觀,坦然赴死。其實他的結局從一開始支援明代宗朱祁鈺上位,便已經寫好了。而在最後,在於謙的聽之任之下,為了自己和他忠心的大明王朝交出了他認為最為合理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