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美食

白衣神箭王伯當:“一代神射手”死於萬箭之下,令人唏噓

武德元年冬,李密不甘屈居於人下,找了一個藉口東出潼關,以圖東山再起。

他對李淵說自己沒有為唐朝立過什麼功,實在不好意思受這麼多的恩惠,聽說投靠王世充的瓦崗舊將對王世充很不滿,不如派他去招降這些將士,他好歹也是瓦崗舊首領,說話還是有些分量,希望李淵給他建功立業的機會。

李淵滿足了李密的要求,並任命王伯當為他的副將。

武德元年十二月初一,李密率領自己的舊部約兩萬人東進,李淵怕李密有不二之心,派李世民率主力跟隨其後,監督李密的一舉一動。

李淵在李密東進的途中給他下了兩條指令,這兩條指令最終逼反了李密,李密的手下紛紛離他而去,只有王伯當誓死追隨著他,寧死不背叛李密。

史料對王伯當記載不多,但是他確實如隋唐演義中所詮釋的那樣忠肝義膽。

結識李密

隋朝末年,天下大亂,農民起義軍風起雲湧,王伯當也在濟陽起義。

王伯當起義後結識了李密,李密當時是朝廷的一級通緝犯,他前幾年夥同隋朝開國功臣楊素之子楊玄感發動兵變,結果以失敗而告終,李密在押往隋煬帝行宮的途中越獄逃跑。

後來李密思來想去,準備投降農民起義軍,最開始他找到郝孝德、王薄。

但是這些農民起義軍都怕李密樹大招風,萬一收留他招來隋軍主力不是自取滅亡嗎。

連續吃閉門羹的李密繼續踏上了他的流亡之路,後來李密來到河南淮陽,盤纏用完了,為了謀生他只能改名換姓叫劉智遠當起了教書先生,結果身份暴露,李密又被迫四處逃亡。

此時洛陽附近盤踞著幾股武裝力量,分別是來自外黃的王當仁、濟陽的王伯當、韋城的周文舉、雍丘的李公逸等。

李密想盡一切辦法說服他們收留自己,並接受自己問鼎天下之策。

最初這些人都不理他,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便集聚在一起討論。

有人說,李密是高門士族子弟,不是普通人,他有理想,有抱負,現在人人都在說楊氏將亡,李氏當興,而且李密經歷這麼多苦難都沒死,聽說做大事的人是死不了的,李密多次獲救,這不是天意嗎?可能人們說的李氏當興就是指的他。

漸漸地這些人不再討厭李密,不久王伯當率領自己的幾萬人馬投靠了翟讓,頗得翟讓信任。後來李密透過王伯當的引薦也加入了翟讓的瓦崗軍。

擁護李密

李密當時為了混入瓦崗軍,並沒有透露自己真實的身份,他怕翟讓跟其他起義軍首領一樣不接納他。

李密這個人有個優點,口才很好,加入瓦崗軍後,他為了在瓦崗寨立足,四處籠絡人心,他之前跟王伯當關系不錯,加入瓦崗軍後,他們的關係突飛猛進,成為了摯友。

數月之後,李密的身份暴露,翟讓聽取手下人的建議把李密關押起來,準備殺了李密。在這危急時刻王伯當挺身而出,他說現在國家內憂外患,皇帝又跑到江都享樂去了,這可是成就大業的好時機,您現在擁兵數萬,兵強馬壯,滅隋那是綽綽有餘,你是做大事的人,手裡需要人才,你不如派李密去收服附近散亂的武裝,如果他有能力,你就留著他,沒有能力再除掉他也不遲。

於是翟讓採納了王伯當的建議,派李密去說降各路小股義軍。

李密所到之處,義軍無不投降。

即便是這樣翟讓還是不太信任李密,翟讓草莽出身,在這十分看重身份等級的年代,翟讓顯得有些自卑,他總覺得自己鎮不住李密。

所以後來李密很多提議,翟讓都不聽。

於是李密開始拉攏翟讓的心腹賈雄,在他的幫助下,李密取得了翟讓的信任。

翟讓採納李密的計謀,連續攻下滎陽好幾座縣城,並且大敗讓所有起義軍都聞之喪膽的張須陀部,之後又拿下了天下第一糧倉興洛倉,兵力擴至數十萬。

此時翟讓自愧不如,他甘居次席,讓出自己寨主的位置於李密,尊其為魏公。

翟讓讓賢為瓦崗軍的分裂埋下伏筆,翟讓手下的部將對李密不服。

新、老瓦崗集團之間的矛盾漸漸激化,最終導致李密殺了翟讓。

翟讓死後,李密把其部下交給徐世勣、單雄信、王伯當分統,封王伯當為琅琊公。

跟隨李密降唐

李密成為瓦崗首領後,帶著他們繼續開疆拓土,幾乎佔領了整個河南地區,只剩下洛陽一城,隋煬帝派王世充討伐李密,李密與王世充交戰一百餘次,互不輸贏。

但是宇文化及的到來改變了瓦崗軍的命運,宇文化及在江都發動兵變,殺了隋煬帝,率領十幾萬禁衛軍往洛陽趕來。

而李密此時犯了戰略性錯誤,他把全部主力部隊投入到與宇文化及的戰鬥中,雖然將宇文化及擊退,畢竟殺敵一千,自損八百,自此瓦崗軍元氣大傷,開始衰落。

強強交戰,往往受益的是第三者,王世充趁機挑戰瓦崗軍,李密又犯下戰略性錯誤,他不聽魏徵、裴仁基的相勸,被接連的勝利衝昏了頭腦,與王世充展開決戰。

瓦崗軍大敗,李密兵敗逃亡,他手下很多將士也投靠了王世充。

最初李密想投靠黎陽的徐世勣,轉念一想,我當初殺翟讓時,徐世勣也捱了一刀。後來我又把他調離中樞,讓他去鎮守黎陽,現在我去黎陽投靠他,他會接納我嗎?算了吧我還是去河陽,找我的鐵哥兒們王伯當吧。

王伯當向來很崇拜李密,他得知李密來了,立即出城拜迎,此時只有少數輕騎還跟隨在李密身邊。

李密見到王伯當感慨良多,曾經雄踞中原農民起義軍之首的瓦崗軍,在自己一系列決策失誤的情況下土崩瓦解。

李密非常激動地對王伯當說:“全完了,大家這幾年來的辛苦全完了,我只有以死謝罪。”說完他拔出腰刀準備自刎,王伯當立即上前阻止,抱住李密啕嚎大哭,同時李密、諸將也忍不住悲泣。

此時李密看出王伯當還是自己的鐵桿粉絲,並沒有背叛自己的意思,便提出去關中投靠李淵,大夥紛紛表示贊同。

誓死追隨李密

李淵得知李密來降激動壞了,他怕李密臨時變卦,接二連三地派遣使者慰問李密,李密見李淵這麼重視自己,大喜過望,他對手下人說:“雖說落毛的鳳凰不如雞,但是我當初可是擁兵百萬,現在可不是我一個人投降,山東地區那都是我的部將,我降唐,山東地區至少有百城降唐,我的功勞可不比東漢時期的竇融小(竇融曾獻河西之地歸附劉秀,劉秀給了他優厚的待遇),怎麼說李淵也得給我個宰相當當。

往往期望越高,失望就越大,當李密來到關中後,李淵給了他一個光祿卿(從三品)的職務,讓他大為失望,其實光祿卿的級別不算低,就是沒什麼實權,主要負責掌管禮儀方面的工作,比如祭祀、朝會和國宴等,這樣一來李密失去了帶兵打仗的機會。

其實表面上李淵對李密還算不錯,還把自己的表妹獨孤氏嫁給他,但是李密可不甘心一輩子當襯托紅花的綠葉,想想當年他統帥幾十萬大軍橫掃天下,現在給這麼寒酸的官職,想想就窩火。

但是李密轉念一想,李淵對自己還算不錯,是不是將來還會有機會升職。

只能說他想多了。

李密降唐後不久,他昔日的部下紛紛投靠李淵,讓李密不滿的是李淵給他舊部下的待遇超過了他,比如徐世勣為右武侯大將軍,王伯當為左驍衛大將軍,他們都屬於十二衛大將軍之一,皆為正三品,地位與宰相相當。

光祿卿還有一個職責,每逢節日、朝會要帶頭傳菜。

一次李密非常鬱悶地向王伯當訴說自己心中的苦悶,我好歹也是叱吒風雲的英雄,給別人上菜簡直是一種侮辱。

王伯當看見自己的好朋友落魄,心裡深表同情。

於是他對李密說,你要是實在咽不下這口惡氣,不如我們以招降瓦崗舊部為由,離開關中,再圖霸業。

李密聽取了王伯當的建議,向李淵提出東出潼關為大唐招降瓦崗舊部,李淵同意了。

李密在東進的途中接到李淵讓他留一半軍隊在華州,率領另一半繼續前進的指令。

這道指令讓李密的部下惶恐不安,有人怕受到牽連,向李淵告密說李密確實有謀反之心。

李淵立即下令讓李密放下部隊,隻身一人返回關中,李密這下更加恐慌,認為李淵要除掉他,於是他準備就地起兵。

此時李密的部下見李密大勢已去,都不願跟隨他叛唐,只有王伯當一直支援著他。

其實王伯當也覺得李密大勢已去,他說:“伯當我們還是放棄東行吧,這樣下去恐怕結局不太好”,但是李密怎麼也不聽。

王伯當最後說:“大丈夫不以生死為念,我們是好兄弟,你做什麼,我都支援你,哪怕是死。”

後來唐軍埋伏在邢公山(今嵩縣邢公峴),當李密、王伯當路過時,唐將盛彥師下令萬箭齊發,李密、王伯噹噹場陣亡。

這在亂世之中,政權頻繁更迭的年代,鹿死誰手難以預料,大多數文臣武將處於觀望的狀態,誰強就跟誰,像王伯當這類忠肝義膽之人,實屬罕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