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美食

從國外傳入中國的蔬菜,被中國人各種折騰後,連外國人都羨慕不已

都知道,茄子來源於印度。我們經常可以在菜市場看到各種形狀的茄子,比如:圓茄子、長茄子。並且,茄子的做法有很多,包括煎、炸、蒸、煮等。此外,印度各地都有關於茄子的菜餚,比如:北方的孟加拉地區有香煎茄子,將茄子切成片狀後用香料醃製,最後煎制而成。

西班牙有一種小吃叫“煎茄子餅”,當地的叫法是“berenjenas mozárabes”。它的做法比較簡單,首先將茄子切成薄片,用牛奶和鹽水去浸泡,再加上一些生雞蛋和麵粉就可以開始煎制了。煎完之後,沾上蜂蜜水就可以吃了。

“Mozárabe”的意思是“居住在摩爾人中間的西班牙人”,由此說明,這道菜是八世紀北非的摩爾人進入西班牙時帶來的。摩爾人雖然被西班牙人趕走了,但是,他們的菜餚卻被留了下來。而現在,最能吃茄子的歐洲人還是居住在南歐。

兩千年前,梵文的文獻中就有關於人工種植茄子的記錄。由於,茄子的味道比較奇怪,且加工困難,這種蔬菜並沒有向西邊傳播。並且,在亞歷山大大帝征討印度時,不僅沒有看到茄子,還沒有將茄子帶回希臘的記錄。由此,說明古羅馬人對茄子並不熟悉。

公元七世紀,茄子被阿拉伯人和摩爾人從中東傳播過來,正式成為歐洲人的蔬菜。十六世紀,英國才有了記載種植茄子的記錄。到了西漢末期,茄子從印度傳到四川境內。其實,四川跟印度很久以前就有通商的道路,只是因為道路崎嶇,且沿途多有盜賊,所以,貿易規模一直不大,很多人都不想去冒險。

漢武帝時期,張騫出使中亞,竟看到當地人正在售賣四川特產“邛竹杖”和“蜀布”。原來,這些東西都是四川的商人賣到印度,之後,轉到了中亞。

當時,下人說:“主人楊氏分配給他的任務只有看家護院,並沒有幫人買酒。”聽後,王褒很生氣,從朋友楊氏手裡買下了這個下人,並要求其以後只負責採購酒菜,即“種瓜作瓠,別茄披蔥”。由此可見,茄子在當時已經是一種日常食用的蔬菜。

此外,茄子還從東南亞一代傳入到我國華南地區,晉朝文人撰寫的《南方草木狀》中提到“茄樹:交、廣草木,經冬不衰,故蔬圃之中種茄”。後來。茄子傳到了北方,使得東晉時期京口的茄子遠近聞名。因為,茄子的味道很像酥酪,所以,被稱為落酥、酪酥。

而且,隋煬帝很喜歡吃茄子,並給它賜名為“崑崙紫瓜”。可見,當時人們見到的是圓茄子。

茄子因為體型較大、利用率高等優勢,人們開始研究它的做法,有人建議燒、炒、蒸、拌、煎等,也有人建議醃製、乾製、釀造等。到了南北朝時期,茄子成了平民間的美食。而且,為了防止茄子切面變黑,人們捨棄了鐵質刀具,專門開發出了骨刀和竹刀。

北魏的賈思勰在自己的著作《齊民要術》中,提到茄子煲的做法:“用子未成者以竹刀骨刀四破之,湯炸去腥氣。細切蔥白,熬油令香。豆醬油,擘蔥白與茄子俱下,缹令熟,下椒、薑末。”

這個過程十分複雜,首先你需要將剛摘下來的茄子去皮,清洗乾淨後切成塊狀,用雞油炸;新竹筍、五香豆乾、各種乾果子都切成條狀,放在罐子裡,再加入油炸的茄子、香油、糟油、雞湯等;最後把罐子封嚴,讓它們在裡面沉澱。等到想吃的時候,從罐子裡取出一些,用炒過的雞瓜子相拌即可食用。

所以,這種貴族人的吃法,自然是鄉村劉姥姥沒有聽聞過的。

油炸、油煎茄子需要很多油脂,在現代人的觀念中,這種做法不利於健康。所以,現在更多的做法是將其煮熟,然後涼拌或者放在濃湯中當配菜。

參考資料:

【《中國蔬菜品種志》、《南方草木狀》、《圖經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