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美食

農村“老掉牙”的10個老物件,越來越值錢,全用過的暴露了年齡

老物件,或許是因年代久遠才稱其為老物件吧,父輩們、奶奶輩們,用過的五六十年代的物件,漸漸都被稱之為老物件,且越來越少,越來越珍貴,有的被長輩束之高閣,有的被賣掉,也有的被扔掉,也有的走進了古玩市場,賣價一天比一天高。

兒時的蠟燭以白色為主,逢喜事才買幾根紅蠟燭,記得小時候,經常停電,父母忙著做晚飯,灶臺前點燃一根5毛錢的蠟燭,吃過晚飯,為了不浪費蠟燭,一家幾口黑摸著洗漱上炕歇息。

石頭房子、舊物件、不打農藥的莊稼,荒草與莊稼共生模式,雖說糧食收的不多,但夠吃夠喝。那時的糧食、豬油都是香噴噴的。

石碾子,毛驢拉著石碾子轉圈圈兒,可以將黃豆、小麥脫粒,雖說是一種土法兒,也是最笨的法兒,但在那個科技不發達的年代,卻是最好的法兒。

老瓦房、老物件、柴火鍋、幾隻雞鴨鵝,群山環繞、新鮮空氣,裊裊炊煙,春種秋收,粗茶淡飯,嚮往這種生活的友友大有人在吧,遠離城市的喧囂,唯一能聽到的聲音就是鳥鳴、家禽叫,熱氣騰騰的飯開鍋,圍坐一桌,邊吃邊聊,享受著慢生活。

記得兒時坐上拖拉機是超拉風的一件事,誰家若是有一輛拖拉機,算得上是“萬元戶”,站到車斗裡,迎著風,欣賞著路兩旁的風景,很是愜意。隨著三馬子、手扶拖拉機、電動車的上市,拖拉機越來越少見。

馬車凳和油罐罐兒,馬車是大戶人家出行的工具,馬凳是必不可少的,油罐罐兒裝滿油,方便往車軸塗抹。

鞋子、炊具、笤帚、風箱、坐墊、木製水桶是老式土灶旁的必備“武器”,坐在草墊子上,來回拉著風箱,往灶膛裡塞著柴火,飯香味兒隨著鍋蓋縫兒飄出來,大飯量的我,肚子早已咕咕叫,母親總是先拿出幾塊紅薯,放到飯桌上,讓我先墊墊肚子兒。懷念那個吃啥啥香的童年。

圖中老奶奶86歲,年輕時在石灰廠上班,因過度勞累,腰已駝背成小山,奶奶來趕集,買了些點心,在上衣兜裡摸索了好久,掏出一箇舊舊的小手絹,掀開拿出零錢遞給攤主。六、七十年代的衣服、頭巾、布錢包,節儉的老人們從吃不飽穿不暖到每月能領到百元養老錢,老人們很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