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美食

農業時代,農耕民族面對遊牧民族的大規模騎兵戰術,最大的短板在於

農業時代,農耕民族面對遊牧民族,最大的短板在於機動性遠遠不如對手,所以在面對遊牧民族的大規模騎兵戰術的時候,很容易被偷襲或者是被長途奔襲。但遊牧民族相對農耕民族的優勢也就是僅此而已,沒有更多了。

所以如果說是農耕民族和遊牧民族進行大規模野戰,在運動戰中農耕民族肯定是容易吃虧的,往往是農耕民族的軍隊還沒有完成戰前集結,擺開陣勢,往往就會遭到遊牧民族的騎兵兵團的突然襲擊,而這種襲擊也往往是從側翼或者後方發起的。農耕民族的軍隊面對這種突然的襲擊往往很難組織起有效的防禦。

與機動性強相伴隨的同時還有,在通訊和資訊蒐集只能透過人力進行的時候,遊牧民族的效率當然會比農耕民族高很多。也就是說,遊牧民族軍隊的戰場情報蒐集能力要強得多,傳送的效率也要高得多。

這就能夠保證遊牧民族對農耕民族的戰爭往往是在運動過程中突然發起的,在戰場選擇過程中更為主動,可以選擇更加有利於自己的優勢最大化發揮出來的地方發動突然襲擊,或者是進行伏擊。也就是說,農耕民族在這種戰役中往往是比較被動的,很容易遭受突然打擊。

其中最為典型的便是土木堡之戰。雖然關於這場戰爭的細節還有很多疑點,但可以肯定的是,瓦剌軍隊是突然出現在明軍側翼發起攻擊的,而且是夜間。明英宗所率領的五十萬大軍,在也先率領的二萬多人騎兵組成的瓦剌騎兵的突然襲擊面前,幾乎是完全崩潰,沒有形成任何有效的抵抗,就全軍覆沒了。

但這並不是說農耕民族面對遊牧民族的這種戰術就一點辦法都沒有了,當然還是有的。比如李陵僅率五千漢軍,被十萬人的匈奴騎兵包圍,李陵仍然能夠從容的戰車在外圍作為防禦掩體,將軍隊結成穩固的防守陣型,進行防禦,且戰且退,匈奴軍隊雖然有數量上的絕對優勢,但也無如之何。一直到李陵的漢軍弓箭已經耗盡,糧草也已經消耗完,又沒有援軍,才被消滅。

甚至哪怕是一半被普遍認為軍事上最為費拉不堪的宋朝的軍隊,在面對契丹騎兵的時候,也並不是完全不堪一擊。最後形成的雙方共識是,如果契丹騎兵發現宋軍已經有所準備,完成集結並已經處於戰役展開狀態,而且已經布好了步兵大陣,契丹騎兵劉很難突破,也佔不到什麼便宜。

當然,反過來,如果宋軍在列陣之前就已經遇到了契丹騎兵,無法展開,各兵種之間無法有效協同,那基本上就要吃敗仗了。這也就是後來契丹軍隊對宋軍形成的戰術原則,列陣不戰。也就是說,如果契丹騎兵發現宋軍已經擺開了陣勢,排好了陣型,契丹軍隊就很難佔到便宜了,有時候就乾脆主動放棄進攻,直接後撤,離開戰場。

所以,遊牧民族騎兵對農耕民族的軍隊,其長處在於野戰,而且是突襲戰,農耕民族如果已經形成了防禦陣型,或者說是能夠依託城堡,地形等防禦掩體,遊牧民族的軍隊也是佔不到什麼便宜的,而且經常能夠取勝。這也就是有些人說的,宋軍的戰績其實並不差,勝率還比較高,就是因為多數時候宋軍都是在進行防禦作戰,即便是進攻,也是要以防禦陣型展開的,以寬大正面展開進攻,讓騎兵的優勢無從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