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美食

面對陌刀名將李嗣業手中狼牙棒,敵人非但不投降,還敢滿山亂跑

在人類戰爭史中,第一款武器是石頭,第二款武器就是棍棒。按照當年明月《明朝那些事兒》的記載,一直到明朝,狼牙棒還是軍隊制式裝備:明朝騎兵使用的不是馬刀,而是狼牙棒,其威力實在堪比現在街頭鬥毆時使用的王牌武器三稜刮刀。

其實加長版的三稜刮刀也不是沒有裝備現代化部隊,那就是令敵人聞風喪膽的五六式軍刺:被這傢伙捅一下,傷口根本就沒法縫合。

咱們今天不說軍刺說大棒:在唐朝,面對陌刀名將李嗣業手中的狼牙棒,敵人非但不投降,還敢滿山亂跑?那結果當然是李嗣業很生氣,後果很嚴重,敵人很悲催。

一提起狼牙棒,很多人就會想起金兀朮和金兵,但不管是正史還是演義小說,金兀朮都沒用過狼牙棒,正史中記載的大棒絕頂高手是李嗣業。李嗣業的大棒專打胡人,而且是每戰必勝,曾經掄著大棒把一大堆胡人揍下懸崖,摔死了十分之八。

在古代戰爭中,強悍的唐軍和明軍,都裝備了狼牙大棒,宋朝彙總前朝兵器圖譜,就介紹了至少其中大棒,至於哪一種大棒最適合冷兵器作戰,那就得請問大唐名將李嗣業了。

李嗣業擅長用陌刀,這一點毋庸置疑,但是陌刀也有一個缺點,那就是威力十足造價高昂,不到關鍵之戰,還真捨不得拿出來用。所以陌刀名將李嗣業最常使用的,是大棒。至於這大棒是不是狼牙棒,在筆者看來,以擊斃對手為目標的李嗣業,是一定要想辦法讓自己的大棒長出尖刺的。

李嗣業用大棒殺胡人,在正史中是有記載的,咱們先引用正史,然後再逐條解釋。

在《舊唐書·列傳五十九》中,李嗣業曾經用大棒把一大群胡人打得四散奔逃:“

人及駝馬塞路,不克過。嗣業持大棒前驅擊之,人馬應手俱斃。胡等遁,路開。”

閉目遐想,李嗣業揮舞大棒痛毆大鬍子胡人這一幕,儼然有一種時空穿越之感。

李嗣業用大棒打胡人,可不是一次兩次:

“嗣業每持大棒衝擊,賊眾披靡,所向無敵。”

在《新唐書·列傳第六十三》中,也有類似的記載:“(李嗣業)

常為先鋒,以巨棓笞鬥,虜不虞軍至,因大潰,投崖谷死者十八。

史書中的“巨棓”,讀作“巨棒”,也就是大棒。用大棒打得胡虜抱頭鼠竄,這就不是時空穿越,而是歷史重演了。看到這裡,我們不能不讚嘆一聲: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漢軍威武!大棒威武!

按照當年明月的說法,狼牙棒的批次製作費用低廉,沒有統一標準,在棍棒上加裝鐵釘鐵籤等物體,幾十分鐘即可製作完成,也可以加裝倒鉤倒刺等,實在找不到鐵釘鐵籤倒鉤倒刺,拿帶刺鐵絲網纏幾圈,那也是狼牙棒。

大棒重擊之下,敵人連逃生的機會都沒有,不是掉下懸崖摔死,就是跳進水中淹死。作為冷兵器時代軍隊的制式裝備,在兵書中佔據了相當重要的的位置,比如《武經總要》中,就至少記載了七種大棒:“

大棒取堅重木為之,長四五尺,以鐵裹其上者,為訶藜棒;植釘於上,如狼牙者,曰狼牙棒。”

我們現在想來,魯智深之所以用禪杖而不是電視劇演的方便鏟,很可能是因為他在種家軍用的就是訶藜棒。

訶可以理解為長柄,藜就是蒺藜,訶藜棒也就是帶鐵箍的大棒。

除了訶藜棒和狼牙棒,武經總要中還記載了另外五種大棒,加起來,就是下圖中這七種:訶藜棒、鉤棒、杆棒、杵棒、白棒、撾(那個字打不出來)子棒、狼牙棒。

至於這七種大棒哪一種最適合不動用熱兵器的戰場,大唐陌刀名將李嗣業應該最有發言權。但是李嗣業就是古往今來使用大棒的第一高手嗎?在筆者看來,恐怕未必。

李嗣業是大唐中興名將,在大唐中興的一千四五百年之後,大棒的威力才被髮揮到了極致:大棒所到之處,強虜灰飛煙滅。

李嗣業後繼有人,後繼者不減盛唐風範、不愧強漢威名。但是筆者是兵器門外漢,所以最後還是要請問讀者諸君:如果李嗣業活到宋朝,讓他選擇《武經總要》記載的七種大棒,他會選訶藜棒還是狼牙棒?在熱核時代,為了控制戰爭規模,選用哪種大棒可以克敵制勝?遇到那種非但不投降反而敢滿山亂逃的敵人,用哪種大棒打起來更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