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美食

"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坐六",老祖宗的飯桌規矩,你知道嗎

吃飯時,筷子不能插在米飯裡,會衝撞神明;夾菜時,不能用筷子在盤子裡翻來覆去;吃飯時,筷子不能撞擊碗碟,發出聲響;吃飯時,不能含著食物說話;不能舔筷;吃完飯,筷子不能架在碗上;吃魚時,一面吃完,不能翻動魚身,只能調轉魚頭,吃另一面;

上桌吃飯,一定是長輩先動筷子,晚輩才能開動;向長輩敬酒時,酒杯一定低於對方酒杯等等,總之吃有吃相,坐有坐相,是老祖宗留在家風遺訓裡最根本的規矩。飲食文化,作為中華古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自成一派,在眾多的餐桌習俗中“菜不擺三,筷不成五,席不坐六”的規矩流傳最為廣泛。

漫長的封建王朝統治時期,人們的思想受制於落後的科技發展,對於一些無法解釋的現象,人們習慣將之歸於“上天的安排”“神明的指示”。甚至連王權統治者繼位都要渲染成“真龍之子,順應天命”。

出於對神靈的敬畏之情,逐漸衍生出封建王朝時期特有的祭祀文化。舉行祭祀時,往往遵循“三三制”原則。《老子》有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至“三”依次相生,而“三生萬物”。在上古時期,“三”為混沌宇宙中的有限之極,無限之始。即“三”為萬物之始,是組成世界的本源。

而神靈乃浩瀚宇宙的造物主,所以神靈是世界之始,萬物之源。無論是祭祀的菜品數目,還是叩拜,上香都是以三為準數。三拜九叩、一步三叩首、三炷香、三杯酒等祭祀禮節都是基於“三”這個神奇的數字。“無三不成禮”,古人把“三”看成大成之數,故而,對鬼神采取“三三制”。

延伸到普通百姓的餐桌禮儀,“三三制”是絕對的禁忌和規矩。用敬畏神鬼的規矩對待客人,則是大大的不尊重和褻瀆。

筷子作為中華民族的一項偉大發明,距今已經有3000年的歷史了。唐代詩人李太白著有《行路難》一詩,在《行路難·其一》中曾這樣曰道:“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足以見得,筷子文化在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中也是博大精深的一門學問。

筷子由兩根組成一雙,寓意好事成雙。但如果餐桌上擺了五根筷子,則被老祖宗視為不吉利的象徵。

五為二和三相加所得,即為“三長兩短”。我們平時所說的三長兩短是形容意外災害或者危險事故之類不好的事情。

古籍《禮記·檀弓上》有如下記載:“棺束者,古棺木無釘,故用皮束合之。縮二者,縮縱也。縱束者二行也。衡三者,橫束者三行也。”意思是古代的棺木不能用釘子釘起來,必須用皮條把棺材底與蓋捆合在一起。橫的方向捆三回,縱的方向捆兩回。

橫方向的木板長,縱方向的木板短,即為“三長兩短”之原意所在。棺蓋和棺底分別寓意天和地。

一般古人在三十歲時就可以為自己準備棺材,在民間有另一種說法,活人制棺材,代表延年益壽,升官發財,是吉祥的象徵,但此時製作的棺材是不能蓋上棺蓋的,只能等死後才能蓋棺。所以,“三長兩短”在古代也是死亡的代名詞。

因此,在用餐時,餐桌上出現五根筷子或者擺放的筷子規格型號不一致,都被視為“三長兩短”之忌諱,有違禮儀之禁忌。

餐桌文化在中華五千年曆史中,可謂是博大精深的一門學問。對於餐桌禮儀的精通,深刻體現了一個人的文化底蘊和身份學識,僅陪餐制一項而言就有諸多講究。

無論在何種場合,均以右為尊,位高權重之人坐上座,職位卑微之人坐下首;年紀長者坐上座,年紀幼者坐下首;為人師者坐上首,為人之徒坐下首。坐方桌子時,以靠近屋裡短邊的位置為尊位,尊長坐上座,其他人依尊卑長幼之分依次排列落座。

坐圓桌時最裡面的位置為上座,長者坐之,依次類推按長幼尊卑排列下去,一般最末尾是主人的位置,以示對客人的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