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美食

不是博士的博士,本是不婚主義,卻在遇到妻子後化身寵妻狂魔

民國是我國人才輩出的時代,這種說法與當時人才稀少的現狀有很大的關係,但哪怕如此當時的許多大家放在如今也是真正的精英。

就比如說在民國時期的蔡元培和胡適,若是沒有蔡元培的話,如今的北大可能將不復存在。而若是沒有胡適,中國的現代文學就會從沒出現過。

一、留學十餘國,無一文憑傍身

陳寅恪哪怕在民國時期也是一個異類,當時雖說國內因為剛剛轉換學制,所以文憑還不是一個必須品。但是幾乎所有的留學生都會選擇安心畢業,隨後帶著一個能讓自己身價倍增的文憑回國。

這些人出國自然也是為了學問,但也有一定為了提升自己身價的因素在其中。不過陳寅恪卻是一個例外。

陳寅恪最初留學日本,不過後來因為足疾不得不終止學業,所以他留學日本是沒有獲得文憑的,最多隻能算是一個肄業。

在1910年的時候,陳寅恪前往歐洲遊學,為什麼不具體到國家,而說是歐洲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如今很少有人能夠準確的說出當時陳寅恪都在哪所學校就讀過。

如今能夠確認的就只有德國柏林大學、瑞士蘇黎世大學、法國巴黎高等政治學校等學校就讀,其他的學校陳寅恪去沒去過誰也無法確認。

後來陳寅恪再度出國遊學,與上一次一樣,陳寅恪去過哪些國家的哪些學校誰也不能確定。彷彿哪裡都有陳寅恪的影子,而他又是全部肄業。

陳寅恪說過,“考博士並不難,但兩三年內被一專題束縛住,就沒有時間學其他的知識了。只要能學到知識,有無學位並不重要。”

二、為了學識,成了不婚主義

許多人說陳寅恪的前半生是一個不婚主義,其實還真就不是,只不過他對於婚姻看的沒有學習重要。

陳寅恪的從1902年開始留學,一直到25年回國,期間23年本應有時間去談戀愛的,畢竟此時正是情竇初開的年紀。

但陳寅恪若是有時間,或者說有精力去談戀愛的話,那他也就不是陳寅恪了。畢竟他為了能夠在有限的人生中多學些知識,連文憑都放棄了,又何況說愛情呢?

而且單以陳寅恪的外表來說的話,是很少會有女生主動追求陳寅恪的。陳寅恪本身就是高度近視,再加上陳寅恪的足疾,所以走起路來一瘸一拐的。

再加上許多陳寅恪的學生描述他的形象都是不修邊幅,所以想來陳寅恪在留學期間應該也是將所有的經歷都放在了學習上,至於外貌只要能夠遮羞就可以了。

陳寅恪也曾經說過“自己寧願搞一生學問,與書相伴共度餘生。感情不如人,我不羞愧,學問不如人,我才羞愧!”

三、廢殘難豹隱,九泉稍待眼枯人

在陳寅恪遇到唐篔後這種態度也沒有絲毫的改變,同樣不與人比較感情,但是唐篔卻是陳寅恪心中最特別的。

陳寅恪的一生幾乎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學問或是治學的上面,但是卻在他與唐篔新婚不久,因為中秋分隔,他給唐篔寫下了一首詩。

許多人說若是沒有唐篔,那陳寅恪無論多麼沉浸於學術,也定會早逝。畢竟他的生活實在是太簡單了,甚至就連照顧自己都是一件難事。

但陳寅恪雖說作為一個書呆子,不懂浪漫。但他卻知道怎麼對唐篔好。也正是這樣兩人的感情才越加的醇厚,這也是陳寅恪自己所說第四等愛情的迷人之處吧。

(圖片均來源於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