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美食

明朝的天下奇人,曾請李成梁父子教授兵法與學問,那麼,奇人是誰?

作者:陳二虎

李成梁父子在明朝是顯赫的人物,功過一直飽受爭議,遙想當年李成梁在遼東當總兵的時候,曾經請了一個天下奇人,為他兒子們的老師,教授兵法與學問,那麼,請的這位奇人是誰?

一、童年是一個噩夢

如此我們說起明朝的三大才子之一,著名的畫家、書法家、詩人、戲劇家徐渭,幾乎人人皆知,其實徐渭是天才奇才,還是一個軍事家,“結客少年場,意氣何揚揚。燕尾茨菰箭,柳葉梨花槍”,俠骨丹心,才華橫溢、狂傲不馴、憤世嫉俗,“一生坎坷,二兄早亡,三次結婚,四處幫閒,五車學富,六親皆散,七年冤獄,八試不售,九番自殺,實堪嗟嘆”。

徐渭,字文長,號天池山人,晚號青藤道士。明正德十六年(公元1521年)農曆二月初四出生於浙江紹興府山陰城(今浙江紹興)大雲坊,其父徐鏓,官至四川夔州府同知,原配童氏,生長子徐淮、次子徐潞,原配童氏去世後,又續娶了苗氏,卻不能生育,其父便晚年納了苗氏的侍女為小妾,生下徐渭。

徐渭剛百天的時候,徐鏓去世了,徐渭被童氏撫養,十歲的時候,生母被童氏趕出家門,十四歲的時候童氏去世,徐渭便依靠比他大三十多歲的長兄徐淮生活,如此畸形的家庭經歷,讓徐渭幼小的心靈變得扭曲,生性怪異。

徐渭生而聰明絕頂,自小入徐印私塾讀書,“六歲受《大學》,日誦千餘言”,“書一授數百字,不再旦,立誦師聽”,“十歲便仿揚雄《解嘲》作了一篇《解毀》”,才思敏捷,“指掌之間,萬言可就”;十二歲向陳良學習古琴,十五歲向彭應時學習劍術,被稱之為神童,二十歲時考上秀才。

明嘉靖二十年(1541年)入贅同縣潘克敬家,娶了潘克敬十四歲的寶貝女兒,這潘氏天真清純,帶給徐渭美好的生活與憧憬,“掩映雙鬢繡肩新,當時相見名青春。傍人細語親聽得,道是神仙會里人”,可見潘氏給予了徐渭一片嶄新的天地。

二十一歲時二哥徐潞去世,二十五歲時,最親近的長兄徐淮也去世了,家產被坊間無賴霸佔,二十六歲時愛妻潘氏又難產去世。

徐渭自小喪父,青年又接連哥哥與妻子去世,他又屢次參加鄉試不中,這一切帶給徐渭的打擊實在太大了,便開始交遊名士,與當地名流、士人、隱者談藝論書,切磋砥礪,與蕭勉、楊珂、陳鶴、諸大綬等士人並稱“越中十子”。

二、文韜武略投軍帳

三十多歲後,徐渭徹底放棄了透過科舉考試實現抱負的雄心,投入到抗倭戰爭中,他雖然身無一職,卻幾次冒險隨明軍來到抗倭前線,觀察形勢,瞭解倭寇,然後記錄下戰事的經過,詳細分析成敗的原因以及倭寇的特點,向有關官員進呈破敵良策。

被總督東南軍務抗倭名將、直浙總督胡宗憲所賞識,聘為幕府掌文書,參謀軍機,充分展示了他的軍事才能,運籌帷幄,屢獻良策,觀形式,度地形,施奇計,作方略,撰寫了許多作戰計劃書。胡宗憲十分器重他,凡舉事“皆密相議然後行”,成了心腹。

胡宗憲權重威嚴,手下文武將吏參見都不敢抬頭,而徐渭戴著破舊的黑頭巾,穿一襲白布衣,可以直入衙門,縱談天下事,旁若無人。

其間為胡宗憲作《代賀嚴公生日啟》(當時朝中權臣嚴嵩,胡宗憲就是透過嚴崇義子趙文華舉薦而屢屢升職),替胡輦宗憲向嚴嵩賀壽,又替胡宗憲寫《獻白鹿表》,深得明世宗的歡心。

胡宗憲待徐渭不薄,當胡宗憲重修杭州鎮海樓,徐渭提筆作記,胡宗憲賞給他白銀二百二十兩,徐渭用這筆錢買了十餘畝地,蓋了房子,又續娶了張氏,並生有一子,可以說,徐渭一生中最得意的時光就是給胡宗憲打工這幾年。

嘉靖四十一年(公元1562年),明世宗罷免嚴嵩,徐階出任內閣首輔,胡宗憲由於黨附嚴嵩,受到參劾下獄,徐渭也不得不離開。

嘉靖四十三年(公1564年),胡宗憲以“黨嚴嵩及奸欺貪淫十大罪名”二次下獄,不久自殺。

(胡宗憲)

胡宗憲之死,對徐渭的打擊很大,身心也受到刺激,他既為胡宗憲的自殺而惋惜,又生怕自己受到牽連,讓他開始精神恍惚,幾乎崩潰,先後九次自殺未果。

徐渭先用利斧砍自己的頭部,“血流被面,頭骨皆折”,幸而未死,隨後又用三寸長的鐵釘刺入左耳數寸,又不死,又用椎子擊碎自己的腎囊,還是不死,真乃一個命大之人。

後來他的精神病發作,懷疑自己的老婆張氏與人通姦,失手打死了張氏,因殺人被捕下獄,在牢中渡過了七年時光。

他的好友禮部侍郎諸大綬、翰林編修張元忭都是狀元出身,頗有聲望,多方解救,借萬曆皇帝即位大赦之機獲釋。

三、一個南腔北調人

萬曆四年(公元1576年),他應年輕時的朋友,時為宣化巡撫的吳兌之邀,北上宣府(今河北宣化)為幕僚,因水土不服等原因,幹了一年左右。

徐渭“生平頗閱兵法”,滿腹經綸無處伸,“弓藏夜夜思彎日,劍出時時憶掘年”。

萬曆八年(公元1580年),六十歲的徐渭應時為遼東總兵李成梁手下參將的一個朋友推薦,徐渭來到遼東教授李成梁的兒子李如松、李如柏等兄弟兵法,並且在遼東結識了蒙古首領俺答的夫人三娘子,後因病情加重,不得不回到家鄉山陰。

可惜的是,徐渭來李成梁府上的時候,已經步入晚年,且精神有點不正常,可以說未能把平生的兵法與智慧如數傳授,李如松、李如柏兄弟幾個能夠成為明晚期名將,一來得到其父李成梁的薰陶,二來也得到徐渭的啟發與指點。

徐渭返回家鄉之後,卻發現家產都被那不孝之子敗壞光了,讓他貧病交迫,落魄潦倒,靠賣畫活著,七十三歲那年,在淒涼孤寂中默默死去。身下是雜亂無章的稻草,門外是那幅流傳千古的對聯:“幾間東倒西歪屋,一個南腔北調人”!

思量徐渭的一生,他在政治、軍事上都有一定的見解,但命運對他是殘酷的,滿腹經綸無處施展,無疑是痛苦又激憤的。靈魂與現實的衝突,個性與俗世的矛盾,讓他有種英雄失路的悲哀。

特殊的家庭環境,讓他敏感又多疑,鋒芒畢露,把一生的精神傾注到藝術(詩歌、戲曲、書畫)創作上,儘管名滿天下,生活卻一貧如洗,大半生寄人籬下,憤世嫉俗,狂傲不馴,最終只有筆墨才能慰藉那顆傷痕累累的心靈。

他的書法奇中寓正,沉勁奇偉,縱橫恣肆,具“八法之散聖,字林之俠客”;他的詩歌豪放壯美,“平疇千里,偶爾幽峭”,奇崛縱逸;他的繪畫筆簡意濃,氣勢磅礴,淋漓大氣;他的雜劇《四聲猿》被大戲劇家湯顯祖傾慕,他的戲劇理論《南詞敘錄》,不拘陳規,識見迭出,成為研究戲曲不可不讀的論著。

徐渭還著有《會稽縣誌》,是世間少有的奇才,詩、文、書、畫、戲曲、方誌乃至軍事韜略都能笑傲天下,其好友梅國楨說徐渭“病奇於人,人奇於詩,詩奇於字,字奇於文,文奇於畫”,多麼令人敬仰的奇才。

叫一聲徐渭,你聽到我喚你沒有?

(徐渭)

小編提示: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敬請轉發和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