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美食

學做菜不能錯過的4本書,秒殺99%網路教程!

作者:胡廚廚

給大家推薦4本做菜書吧,絕對硬核!

作為一名廚師,其實我和大家一樣,也是從做菜小白開始的,跟著菜譜書學習的時候,我經常會有這樣一些疑惑:

為什麼我的大鐵鍋粘鍋,別人的卻不粘?

同樣是焯水,為什麼有時候用熱水,有時候用冷水呢?

麵粉分高、中、低筋,澱粉也有好多種,它們的區別在哪兒?

這些問題,菜譜書中從來都不會解答,大多是簡單的羅列食材和調料,其中還少不了適量、少許這樣模糊的字眼,烹飪流程簡單還夾雜著專業名詞(俗語),真的對小白非常不友好。

後來我接觸到這樣一類菜譜書,它裡面菜譜篇幅佔比小(有的甚至沒有),但會從食材和烹飪的原理,以“授人以漁”的方式,教會大家做菜。

《烹飪化學》第三版

這本是我剛學廚時的教材,也是所有課程教材裡,我覺得對我做菜幫助最大的一本書。

因為廚師的每一步操作,表面上看是經驗,但其實背後都是有科學依據的。這本書就是讓你明白,

做菜不是一門玄學,而是一門科學。

整本書沒有一篇菜譜,但每一個知識點都和烹飪有關。書裡從水、脂肪、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酶等簡單的化學名詞、營養素入手,從它們的化學性質講到如何在烹飪中去應用。

比如說,我們做飯時最常見的是焯水這個步驟,一般分冷水下鍋和沸水下鍋,書本里就在“蛋白質”和“酶”這兩個章節中給出瞭解釋。

原來,

用焯水這個辦法給肉類去除腥味時,不能沸水下鍋

,是為了防止肉類預熱,表面蛋白質發生變性、凝固而收縮。這樣原料內部的血汙不易除盡,並不能很好地起到去味除腥的目的。

而冷水下鍋,能讓蛋白質緩慢變性凝固,血汙異味能夠更好地被溶解出來,從而有效起到去除異味的作用!

而在給植物性原料(大家可以簡單理解為蔬菜)焯水時,就恰恰相反,要用滾燙的沸水,甚至要加點油、鹽、醋。

這是因為植物中通常含有

多酚氧化酶

葉綠素酶

。前者會讓食材接觸氧氣產生褐變,蘋果切開後會變色,白花花的藕片炒好就發黑,它就是罪魁禍首。後者則會催化葉綠素,讓新鮮的讓菜葉發黃,看著不新鮮,賣相也不好。

如果你想做出漂亮的蔬果菜餚,那就得把這些酶“殺死”,

高溫是一種最簡單有效的辦法

不知道有沒有人好奇過,咱們平時醃肉時,不光要給鹽和調料,甚至還會加一些水,為啥呀?

而且神奇的是水和一些液體調料在拌勻按摩的過程中,全部都會被肉吸收進去,這樣醃製過的肉更入味、更多汁。

這一點在書中也有解釋,

因為肉中的蛋白質在低濃度鹽的環境中,會發生鹽溶反應

,增加肉的持水能力,這個時候肉就可以吸收醃製液裡的水分,更加軟嫩多汁。

所以咱們平時漿肉絲的正確操作是:先給少許鹽,把肉抓上勁(讓肉發粘即可),然後加水攪拌,這個時候你會發現肉把水“吃”了進去,等肉略微溼潤的時候再加水澱粉。這樣漿出來的肉就變得滑嫩多汁啦!

這本書基本對烹飪所有的現象都有所解釋。等你看完這本書,就已經從分子、原子的層面搞明白了做菜這回事,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還怕做出來的東西不好吃?

你可能會有點擔心這本書太專業了,買回來看不懂。其實我接觸到這門課、看這本書的時候還是在大一上學期,哈哈哈,那時的我也是小白,但讀起來完全沒問題,而且裡面涉及的對烹飪現象的解釋也相當白話,不用擔心~

《食物與廚藝》

這本書的知名度應該相當高了!

出版於1984年,共三冊,它曾被《時代》雜誌譽為“鉅作”,也是全球最火的烹飪書籍之一。

作者曾就讀於

加州理工學院

、耶魯大學,還在哈佛開過《科學與烹飪》公開課,在廚界是非常厲害的人物。豆瓣評分均在9.2+

這套書的風格和《烹飪化學》比較相似,也是從分子的物理、化學變化角度,講不同食材的不同烹飪手法。但畢竟是面向大眾的圖書,相比之下它更通俗易懂,語句也不像廚師教科書那樣稍微有點枯燥,

可讀性更高。

這三冊的內容大致可以分類為動物原料、植物原料、麵食甜點、醬汁這幾大類,涵蓋了大多數烹飪原料,簡直就是食材界的十萬個為什麼。

每類食材都糅合了歷史、化學、生物、農學、社會學等各個領域的知識

,綜合講述食物和烹飪的一些原理和本質,既全面又通俗。

比如奶製品這一章,它對各種奶製品進行了詳細的講解,看完你會知道超市裡的牛奶、黃油、奶油、乳酪、冰淇淋、人造黃油……都是從哪兒來的,它們的區別和用途各是什麼。

除了食材的介紹和製作,還有大家關心的

食品安全問題

營養攝取

等內容。

像肉類這一大章節中,作者不光說了動物身上每個部位適合什麼做法外,還講了

營養

養殖

屠宰

這三個方面。

比如,牛是怎麼養殖的,養殖中用了哪些東西,牛的屠宰對口感有哪些影響,最後肉吃進肚子裡對你又有什麼影響。

這本書不僅教你怎麼做菜,也讓你吃得明明白白。

如果你是烘焙、麵點愛好者,那這套書的第三冊,你一定會買來珍藏。

這幾年在家無聊時,很多人在家搗鼓起了麵粉,要是有了這本書,才真的是如有神助。書裡不光解釋了不同筋麵粉的運用,還有發酵粉和泡打粉的區別,搞懂了這些還擔心電飯煲蛋糕做不起來麼?

還解答了這個——很多人關心,但不敢實測的問題

這套書可以算作工具類的百科全書,日常翻來看看可以長見識、增加談資,等到真正燉肉或是做麵包時,再把相關章節認真讀一遍,能少走非常多的彎路,大大提高做菜的成功率~

《現代主義烹調》

這一本就厲害了!

資訊量巨大,內容超級超級硬核的書。

由發明家、科學家、數學家、大廚、攝影師共同完成

,團隊每一個人都厲害到需要花大篇幅來介紹,所以我就先不展開了,只介紹一下這個團隊的領頭人吧:

內森·梅爾沃德,劍橋博士後,

曾經和霍金一起從事引力的量子論研究

,他還是微軟首位 CTO,現在是高智發明公司創始人兼 CEO,個人擁有 250 多項已經獲批或正在申請的專利。

應該沒人會不好奇,由他領頭寫出的烹飪書會是什麼樣的吧?

這一套書分為 6 冊,全面性比起《食物與廚藝》有過之而無不及,還多了不同烹飪手法對食材有啥影響的內容,

各種對照試驗,還有很多試驗資料支援

(哈哈哈,想不到吧,真的在做實驗)。因為這本書近些年才出版,裡面還有很多現代的新知識,例如

真空低溫慢煮

蒸烤箱

分子料理

等等。

為了避免純文字枯燥不易懂,書中還搭配了大量配圖,圖文搭配來看,大大降低了讀者的門檻。

他們用噴氣式切割機、

電力發動機

等等將盆、鍋等各種烹飪工具全都切開

,甚至在不影響燃氣供應的情況下,把鍋下的爐子也切開了。

只為了拍出真實的截面圖,

展示烹調中食物發生了什麼變化,讓讀者更易看懂。

這本書真的太豐富、詳盡、有趣了

,你想想,一堆鼓搗實驗室瓶瓶罐罐的科學家,他們面對食物、器皿和相關問題的時候,一定會用盡一切辦法去搞清楚。

再舉個例子,比如大家都關心開鍋和養鍋的問題,這書裡就把這兩件事兒都講得很清楚,還配了圖、做了詳細教程,讓人一看就懂,回家可以直接跟著操作。

還有眾說紛壇的問題,關於牛排靜置的目的是什麼:

這套書裡類似的知識點還有很多很多,雖然內容繁多、價格偏貴,比起《食物與廚藝》可能門檻更高一些,但你可以先買套電子版來感受感受,想買的朋友最好能蹲一下活動,有時不到 2k 就能入手~

《細說川菜》

這本書和前面幾本科學的廚藝書不同,是一本川菜書,內容由國寶級川菜大師胡廉泉口述整理而成,整本書看完我唯一的感受是,大師就是大師!

每道菜都充滿了細節,全是他幾十年在廚房裡琢磨出來經驗的精髓總結。

因為這本書是口述整理,所以行文特別口語化,除了胡大師的專業外,從語氣措辭也能感覺得出胡大廚的和藹與耐心。讀起來一點也不覺枯燥,彷彿家裡的長輩在你身邊講做菜的事。

全書以菜餚的味型為章節,共有

冷盤 12 味

熱菜 13 味

,每種味型都有 1~3 道菜舉例,

包含了絕大多數的食材、技法、調味料的使用。

很多人對川菜的理解只有麻辣,其實

川菜最大特點是味型多,一菜一格

。把整本書看完,稍微根據自己的口味融會貫通一下,隨隨便便搞定一桌家常菜那是綽綽有餘的。

在所有講菜譜的書裡,我個人覺得這本書是最好的了。

每道菜的做法不僅詳細,每一步都會通俗地講出這麼去做的原因,

細節相當豐富,每一道菜都講得特別透徹,而且所有的食材和調料,都是我們常見的,可以直接上手。

學做菜不能錯過的4本書,秒殺99%網路教程!

書的最後一節對廚房小白尤其好,胡大師會站在家常菜的角度講解常見的烹飪技法,真的是讓小白們

“一學就會,一做就對”

啊!

學做菜不能錯過的4本書,秒殺99%網路教程!

這本書在 2008 年出版,我買的時候還絕版了一次,只買到了淘寶上的印刷版,現在又有正版可買了,大家抓緊吧~

書店和網上教人做菜的內容太多,大多都是華麗的菜譜加上花裡胡哨的擺盤,但真正關鍵的地方卻沒有講出來。

學做菜,只有瞭解烹飪背後的原理,掌握了烹飪中的科學規律。你就會知道,在青椒和肉變成青椒肉絲這期間發生了什麼,怎麼樣把食材變成我們心目中食物。

如果是菜譜是一套套的招式,那麼原理就是讓你發明招式的東西。所以,用研究科學的方式看待做菜這件事情,才是正確的開啟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