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美食

孫二孃做人肉包子,為何客人從沒感覺到口味不對?她如何做到的?

假若寒冬臘月天,喝茶看《水滸傳》困了打個盹,一睜眼面前就是一個小坡,土坡呈十字走向,正中間有一顆四五人手拉手都環抱不過來的大樹,樹上攀繞著嬰兒手臂般粗的枯藤。目光一錯,大樹陰影后有一家小店,門口翹著腿坐了一位風情萬種的老闆娘。

老闆娘正在眯著眼曬太陽,一看見樹後愣愣站著的人就熱情招呼“客官,歇腳了去!本家有好酒、好肉,好大的饅頭。”聲音脆生生的,老闆娘一身紅綠輕紗搭配,顏值中人之姿,神態卻是自信地挑眉笑。

拒絕的話自然是說不出口,畢竟吉祥村的姨都有一身的氣勢,更何況氣場奪人的老闆娘。進店一坐,熱氣騰騰的一盤包子上來,掰開吭哧就咬了一口,這時大概會有什麼感覺?設身處地的代入一下,就基本明白為何吃飯的客人都沒感覺到包子味道不對。

首先孫二孃就跟煙霧彈一樣吸引走了客人的注意力,荒郊野嶺的十字坡,突然冷不丁冒出一家小吃店,小吃店門口還坐著一位畫風與一般北宋女子截然不同的老闆娘,要知道《水滸傳》的故事設定大約在宋徽宗一朝,那會兒對女子賦予重重枷鎖的“程朱理學”已經風靡一時。

廣大普通女子不說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吧,也幾乎沒有拋頭露臉開小吃店的,就算生計所迫開了,也決計不會半露酥胸,穿著輕佻的紗裙坐在門口攬客的。那麼客人進門心中都揣著對孫二孃氣場的震驚,腦子裡一片空白,估計吃到嘴裡的包子究竟啥味道都品不出來。

可除過被孫二孃這個人形煙霧彈影響味覺的大多數食客以外,總有趕路至此目的就是歇腳和吃飯的商家,他們為啥也沒覺得包子味道不對勁呢?

孫二孃包子食客吃不出來的三個原因

趕路的商家吃人肉包子沒覺得不對,首先就是沒吃過人肉,味覺體系對於這個味道一點概念都沒有,正如人類無法想象從未見過的事物,味覺也是一樣。

或許會感覺跟牛肉餡的包子口感不太一樣,但一則牛肉本身在宋朝就屬於既禁忌又稀罕的肉,明面上私自宰殺耕牛是犯法的,因此大家就算吃過幾次耕不動地的老牛,口味也都記得不清楚了,所以孫二孃的人肉包子就可以矇混過關。

再則,既然客人有幸吃過幾次的牛肉都是老牛,那口感自然發柴,他們覺得孫二孃的包子味道鮮嫩,第一反應估計是,這窮鄉僻壤的小吃店就是膽子大,竟敢宰殺小牛,接著就把人肉的口味與小牛聯絡到一起,也不會多想。

然後就是,一般吃肉就會喝酒,喝完酒之後味覺更是宕機,食客只有沒微醺前有機會分辨孫二孃包子的不同,一兩斤酒下肚,那就啥肉都吃不出來了,相信每一位愛喝酒的朋友都有過這種感受,比如跟三五好友約著吃火鍋喝酒,一開始還會挑剔鍋底太辣還是太鹹,酒意一上頭,吃到嘴裡的是肥牛還是肥羊幾乎無法分辨。

第二個原因就是食客即使吃出不對勁,也壓根想不到這是人肉餡的,畢竟人相食雖然常在亂世出現在史書裡,但是宋朝一向經濟蓬勃發展,《清明上河圖》中所畫的汴京,更是人流如織,街上連外賣都有,大家順遂日子過慣了,是咋都想不到拿人肉做餡這麼慘絕人寰的事情。

就拿書中武松吃出來舉例,武松雖說是指著包子中專屬於人體的陰毛來向孫二孃和張青發難,可如果沒有他提前就在江湖上聽說過黑店的大名,就以他大口喝酒、大碗吃肉的豪邁吃相,估計毛髮都被他囫圇著嚥下去了,連餡不留神都注意不到。

第三個原因就是哪怕真有人見多識廣,幾口就吃出來這包子餡是人肉的,端看孫二孃和張青這一對老闆的架勢,沒有魯智深和武松的武力值傍身,誰又敢跟他們找茬呢?不怕激怒二人直接把自己放倒變成下一籠包子的原材料嗎。

估計都是顫顫巍巍把包子放到盤子裡,推脫一個親友就在不遠處馬上就來的藉口,趕緊把賬買了立馬逃之夭夭吧。畢竟想想也是,能在古代女老闆坐鎮開店,還一點都不怵的,要麼就是孫二孃、要麼就是佟湘玉,一個有人命在手的張青壓場子,一位有會獨門絕技“葵花點穴手”的盜聖白玉湯當跑堂。

就連郭巨俠的女兒郭芙蓉,一開始都咋也逃不出小小的同福客棧,多虧《武林外傳》的設定是情景喜劇,即使扣下郭芙蓉在店裡打工,也影響不大,還用江湖這個深邃的課題,教會大小姐人生的酸甜苦辣,並且遇到真愛了。

但凡畫風一變,佟湘玉跟白展堂想做點人肉買賣,理論上整個江湖都沒有幾個能毫髮無傷跑出來的,全是包子餡。

所以孫二孃跟張青自然也不怕,他們二人聯手能拿下大多數的普通人,甚至無所謂食客能否吃出來包子的味道來。假如沒吃出來,孫二孃掂量一下客人的實力,若是窮得叮噹響就讓他付完賬走人,若是有點家底就一包蒙汗藥放倒。

假如吃出來了,光是把人碎屍變成包子餡這個舉動,就能嚇得食客腿肚子發麻,猶如看到修羅夜叉一般,幾乎喪失還手能力。而孫二孃選擇把人肢解變成餡料和滷肉,主要目的就是毀屍滅跡,畢竟搶奪金銀把客人殺害之後,如果埋在地裡總有被發現的隱患,不如變成包子進到食客的肚子保險。

再則,倆人為了謀財已經到喪心病狂的地步,是肯定捨不得為了經營小吃店購入食材的,想到用人肉當原材料的方法,合了他們無本萬利的心思。

最後,孫二孃和張青都是被命運逼入過絕境的人,張青已經人命在手,多活一日都是賺來的,他們對於多殺一個人還是少殺一個人也不在乎,假若真碰到藝高人膽大吃出來的食客,二人因此喪命也覺得不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