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美食

《從長江的盡頭回家》湖北羅田脫貧致富路 甜柿 引爆

週五晚由江蘇衛視和煜盛文化聯合出品的公益文化紀實類真人秀《從長江的盡頭回家》湖北羅田站在江蘇衛視播出。節目嘉賓周覓、種丹妮、彭宇三人尋覓羅田鏨字石甜柿、板栗、黑山羊等各種好物,並借特產線索聚焦羅田脫貧致富之路。節目播出後,許多觀眾紛紛表示:“羅田的特產真的太多了,看得好饞。”周覓、種丹妮、彭宇還體驗了竹編、製陶等非遺文化手藝,致敬傳統技藝的工匠精神。

羅田走出發展特色路:

以甜柿樹認領穩收入 以黑山羊租養促發展

探訪小組首站到達的是以甜柿聞名的鏨字石村,鏨字石村是中國最大的古柿群村落,這兒甜柿的一大特點是自然脫澀,從樹上摘下即可食用且非常香甜。據當地甜柿致富帶頭人丁海玉介紹,為了讓家鄉的甜柿走出去,原本在外成功創業的她回到家鄉,助力家鄉甜柿推廣。透過認領柿樹的方式,每家每戶種的柿子提前預售給企業和個人,在解決柿子滯銷的同時,又保證了村民有持續穩定的收入。探訪小組每人都認領了一棵柿樹,隨著小心翼翼地將認領牌掛上,他們也成為了柿樹的“愛心認領人”。彭宇對鏨字石村的扶貧方式很是認同:“它不是用城市化的和教條型的,而是要根據不同的地方,不同的環境,有針對性的去制定策略的。”而鏨字石村甜柿樹的認領也讓許多觀眾表示也想認領柿樹奉獻一份愛心。

隨後,探訪小組來到羅田縣黑山羊種羊研發基地,在基地中的每一個小羊羔耳邊都掛上了身份標識,這是為了方便食品安全的溯源以及為羊買保險。而據當地黑山羊致富帶頭人劉錦秀的介紹,這裡的黑山羊並非由企業統一飼養,而是系統性地租給農戶,帶領他們一同致富。形成如今產業化的養羊格局並不容易,從最開始費心思定品種,到逐漸過渡到百分百租養模式,加上國家脫貧攻堅專案的大力支援,最後成功將各方力量彙集,形成如今的產業化發展模式。一路堅持下來的劉錦秀感受頗深:“只要我們勤勞,只要我們努力,像我們這些70、80後很有信心將‘蛋糕’做大,帶大家共同致富。”

傳統工匠齊聚燕兒谷

旅遊研學成當地發展新模式

初入燕兒谷探訪小組便與羅田縣燕兒谷聯合黨委書記徐志新一起體驗了羅田民歌。燕兒谷還開設了鄉村工匠學校,將傳統的工匠技藝發揚光大,透過旅遊、研學的方式再將經典手藝分享出去。探訪小組還分別體驗了竹編與陶藝,體會傳統手藝。周覓所體驗的是篾匠,見到這充滿年代氣息的手工製品,他不由回憶:“小的時候,有很多傳統的手藝人,但是現在越來越少了,慢慢淡出了我們的生活。”不少觀眾和他一樣感同身受:“許許多多先進的工業製品將很多家中以前的手工製品取代,重新看到熟悉的傳統物件,不由的懷念舊時光。”燕兒谷的工匠學校不僅讓傳統工藝重回人們的生活,更是傳承了鄉村文化的記憶。

最後,探訪小組還拜訪了燕兒谷的一位大廚——張濤。張濤原本在外打工,很少有時間陪家人,燕兒谷的旅遊產業建設讓他有機會回到家鄉就業,陪在老人孩子的身邊,這是燕兒谷諸多歸鄉人中的一個典例。徐志新很有感慨:“燕兒谷這個名字是個比擬,就像人和鳥一樣都能夠回來。”而這麼多年來,燕兒谷確實實現了讓遊子歸鄉,讓故人迴流,讓遊客有個心安處。燕兒谷茶梅小鎮有一句話:繪聲繪色繪荊楚,有情有義有鄉愁。在一個個歸鄉之人和當地村民們的共同努力下,羅田會發展得越來越好。

本週五晚21:10《從長江的盡頭回家》將走進重慶,一起跟隨孟非、馮提莫踏上新一程的歸鄉之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