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家居

張家界民宿專案設計者的抱怨:我們的生活是城門失火的樣子

作者:

良有方

編輯:圈

01

楔子

上面一組照片是我最近看到的:一個自媒體釋出的張家界一個民宿專案。房子的主人是一對80后土家族夫妻,他們出生在張家界景區山腳下,少時輟學到上海打工,現在衣錦還鄉,回村造民宿。房子掩映在樹林中,群山環抱,好一個世外桃源啊。。。但當我看到一輛車停在門口時,又絕得哪裡有點不對。

可能是這樣的專案實在看得太多了,讓我從審美疲勞已經到了有些不適的程度,所以今天這篇文章是我的一些“抱怨”。如果對有些專案和設計者造成了“城門

失火

”的連鎖反應,只能說聲抱歉了。

02

最美XX

隨著自媒體的興起到氾濫,傳播的門檻越來越低。所以我們經常會看到“最美圖書館、最美書店、最美民宿“等等一系列的最美XX,可在《廣告法》第九條中明確規定:廣告不得有下列情形:。。。(三)使用“國家級”、“最高階”、“最佳”等用語。這一規定通常被稱為絕對化用語禁令。

根據《廣告法》第五十七條規定,

違法

絕對化用語禁令的行政責任是:“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責令停止釋出廣告,對廣告主處二十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的罰款,由廣告審查機關撤銷廣告審查批准檔案、一年內不受理其廣告審查申請;

對廣告經營者、釋出者,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沒收廣告費用,處二十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的罰款,

情節嚴重

的,並可以吊銷營業執照、吊銷廣告發布登記證件。”建築的美,一直以來都比較主觀,所以“最美”可能本就無從談起。

如果你是

個人

,覺得最美那是個人的自由;但是作為媒體,用絕對化用語,公然違反禁令就不合適了。更何況,評價建築也是多維度的,在維特魯維的“建築十書”中就提到“適用、堅固、美觀”的建築三要素。

泰山九女峰書房,被稱作是“懸浮的雲”,可以俯瞰整個山區。(上圖)

楊麗萍在被譽為“蒼洱第一村”的雙廊鎮玉磯島建造了兩棟別墅,南端的叫“太陽宮”,北端的是“月亮宮”(上圖)。由於洱海汙染嚴重,是拆是留,這個最美將何去何從,目前還未可知。另外我在一篇文章《在各地“拆違”中,我領略了更多“豪宅”和“大師”!》中還提到了更多的最美XX,有秦嶺北麓的各色院子,有青島涵碧樓前的別墅群,不勝列舉啊。這些房子佔據著稀缺自然資源,能不美嗎?但是,洱海流域環保問題,卻讓人觸目驚心!

據悉,洱海流域最佳承載人口20萬,極限50萬,但目前約有86萬,加上每年千萬人次的遊客湧入,人口負擔已遠超其負荷能力,環境保護的壓力山大啊。

你說,不治理能行嗎?

03

綠水青山

滇池海鷗是很著名的一景,領略過的遊客都感嘆大自然的神奇。

最早的記載是1985年11月12日,成千上萬只海鷗突然降臨滇池上方,以後每一年的11月份飛來的紅嘴海鷗逐年遞增。在昆明這溫暖的氣候下度過冬季。直到每年入春後的3月中旬,幾萬只海鷗會從滇池出發經過寧夏銀川等地的轉折回到貝加爾。

但最近幾天爆出的新聞是滇池自然環境被破壞嚴重。

5月6日,生態環境部公開通報稱,圍繞滇池“環湖開發”“貼線開發”現象突出,長腰山區域被房地產開發專案蠶食,部分專案直接侵佔滇池保護區,擠佔了滇池生態空間。

昆明市通報稱,截至5月9日,位於滇池南岸的古滇名城專案長腰山片區,已拆除建築27048。32平方米,佔在建應拆面積的74。4%,計劃5月30日前全部拆除。

另外一個很出名的專案叫“海花島”,是前兩年被環保督察組特別點名的,海南省儋州市政府及海洋部門透過化整為零違規審批海花島填海專案。

恆大海花島是一座人工島,位於海南省儋州市排浦港與洋浦港之間的海灣區域,南起排浦鎮,北至白馬井鎮,距離海岸約600米,總跨度約6。8公里。

該島由三個獨立的離岸式島嶼組成,規劃填海面積約8平方公里,規劃平面形態為盛開在海中的三朵花,故取名為“海花島”。

我從網上找了些資料來看看海花島對周邊環境的影響。是一個好事的小編帶大家來一場10公里暴走,一睹海花島附近海岸線的環境情況。

大紅色:ABC三段海岸線,為相對居民排汙比較集中嚴重區域。

橙色段:為一般零星排汙區域。

張家界民宿專案設計者的抱怨:我們的生活是城門失火的樣子

綠色段:位於海花島二號島入島大橋和三號島入島大橋位置,這塊區域基本情況較好。

張家界民宿專案設計者的抱怨:我們的生活是城門失火的樣子

也不知道海花島恢復建設嗎?好久沒有訊息,甚是想念啊!

良子

發現

一個現象:越是自然條件優越的地方,越容易被不法分子“汙染”。

不管是海南還是昆明,亦或者是青島、秦嶺,都是風景優美的旅遊勝地,如何在發展旅遊業的同時保護好環境,這是一個重要的課題,但好像也不是一個建築師能解決的了問題噢。

那就看看建築師能做點什麼吧!

我看到有一位建築師叫陳浩如,在太陽公社開始了一場自然建造的實踐。

利用當地的材料和當地的建造方法,建造在地的建築。由於鄉村對“動土”的諸多忌諱,也出於不破壞耕地的想法,他做的是一個“不真正佔有土地”的房子,它是漂浮在土地上的,要避免打樁。

張家界民宿專案設計者的抱怨:我們的生活是城門失火的樣子

他用的辦法是在地上堆砌了10個卵石墩子,作為竹構的地面支撐,而後再將倒扣的船型竹構安置在石墩之上,竹構本身的輕質性和穩定性,讓這個建築不再需要其他的支撐,更不需要深挖地基。

張家界民宿專案設計者的抱怨:我們的生活是城門失火的樣子

豬圈之後,接下來還做了雞舍、鴨寮、茶亭、鄉村大舞臺等一系列竹構建築,基本上都是以這個概念來做的,並根據情況做了材料的改變,和構造上的創新。

張家界民宿專案設計者的抱怨:我們的生活是城門失火的樣子

雞舍

張家界民宿專案設計者的抱怨:我們的生活是城門失火的樣子

鴨寮

張家界民宿專案設計者的抱怨:我們的生活是城門失火的樣子

大舞臺

張家界民宿專案設計者的抱怨:我們的生活是城門失火的樣子

長亭

“隨著人的需要而建立,隨著人的離開而消亡,我做的就是這麼一種建築。城裡人來建了這些房子,假如10年以後離開了,它又可以恢復為耕地。”竹構建築的使用壽命大概是5年,它們會隨著時間流逝、四季更替而老化、衰退,需要按時更新和重建。這不是一勞永逸的建造,也不會像混凝土對土地造成永久性的破壞。也許這才是很多風景名勝需要的“建築之道”吧!

張家界民宿專案設計者的抱怨:我們的生活是城門失火的樣子

我不禁在想:什麼是最美建築?

是長久的混凝土建築?

還是壽命有限的自然建造?

是建築本身的形式美?

還是周圍環境之美給予其的賦能?

汙染了環境,破壞了生態,最美建築就能獨善其身嗎?

即使形式再美的建築,還能再美嗎?

張家界民宿專案設計者的抱怨:我們的生活是城門失火的樣子

04

結束語

我曾經寫過一篇《縣城“限高 ”和 “碳中和”的關係!》的文章,關注的是縣城的建設,其中關於環保的部分同樣適用於本文。

秦嶺北麓,滇池之畔,生態環境被嚴重破壞的“前車之鑑”還不夠多嗎?現在“先發展、後治理”的老路已經行不通了,經濟和生態兩手抓,兩手都要硬。

自媒體們除了整天鼓吹“網紅,仙氣”之外,也可以多關注下“碳達峰,碳中和”,給我們普通觀眾多科普一些環保知識。

最後說回到設計,這樣的網紅房子即使看上去很美,但放在哪個山頭都沒啥差別,拆了也不可惜。因為我們不希望千城一面,千村一面,更不希望千山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