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遊戲

唐朝滅亡之後,三鎮節度使為什麼不敢大舉進攻自己的城市?原因是?

763年隨著田承嗣等安史叛將的歸唐,標誌著這場由安祿山發動的叛亂徹底宣告結束。但是此時的唐朝只是名義上結束了叛亂,原來安祿山掌控的河朔三鎮仍然掌握在歸唐的安祿山舊部手中,河北地帶實際上處於半割據狀態。

三鎮節度使在歸唐之後仍然賊心不死,小動作不斷。他們都想擴張自己的地盤,但他們奮鬥多年也並沒有什麼太大的效果。雖然他們的地盤沒有太大的擴充,但是他們對自己轄地的掌控力卻有了很大的加強,他們在自己的轄地內如同土皇帝一般。

779年五月唐代宗李豫駕崩於長安,三十八歲的太子李適即位。是為唐德宗。這位英氣勃勃的皇帝想改變自安史之亂之後河朔三鎮的半割據狀態。他想讓唐朝重現貞觀開元時期的輝煌。

他一直在等待機會,沒過幾年機會就來了。

781年正月成德節度使李寶臣死,其子李惟嶽上書唐廷要求繼承成德節度使之職。唐德宗認為這是藉機削弱割據藩鎮的好機會就斷然拒絕了他的要求。李惟嶽於是聯合魏博節度使田悅,淄青節度使李正己和山南東道節度使梁崇義一起舉兵謀反。不知道德宗當時睡覺會不會笑醒,德宗正想收拾他們,他們就自己送上門來了!給了德宗出兵的口實。但是後來的事實證明德宗把事情想得太簡單了。安史遺留的問題又豈是那麼容易解決的。德宗年輕氣盛惹出了禍最終殃及到了自身。

德宗立即命幽州留守朱滔,淮西節度使李希烈等率軍平叛。最初唐軍處於上風。七月李正己病故,其子李納請襲父位,德宗不允,李納繼續反叛,最終被圍。梁崇義被李希烈打敗後自殺。李惟嶽被其部下王武俊殺死,王武俊向唐朝投降。這樣四鎮之中只剩下了魏博節度使田悅仍在頑抗,但以勢單力孤,孤掌難鳴。

勝利竟然來得如此順利,這讓德宗都有些感到意外了!德宗似乎有些被勝利衝昏了頭腦。對功臣的封賞不太厚重,他可能是怕趕走了狼,又迎來了虎。所以對他們二人的封賞並不是十分厚重。這就為局勢的變化埋下了隱患。

德宗任命王武俊為恆冀都團練觀察使等職,命朱滔回鎮幽州。朱滔原來想得到的深州也沒有得到,因此感到十分不滿。王武俊認為比自己功勞小的人獲得的封賞都比自己的高。因此他對唐廷也十分不滿。

此時田悅也察覺到了他們二人的功勞和封賞並不對等,心中肯定會對唐廷有所不滿,於是就派人去策反他們。他們二人最終在田悅的利誘下叛唐。當時田悅在河東節度使馬燧、昭義軍節度使李抱真等人的征討下勢力已經衰弱,朱滔和王武俊此時派兵去解救田悅和李納無疑是給他們注入了新的活力。田悅和李納被解圍之後他們四人還互相稱王。這時的局勢比叛亂之初更加嚴峻。

782年秋唐廷給李希烈加官進爵,讓他再次討伐他們四人。李希烈看他們四人已經稱王,自己也有稱王稱帝的念頭,於是就明面上答應了唐廷,暗地裡卻和他們四人眉來眼去的。局勢變得愈演愈烈了。

783年八月李希烈正式叛唐,攻打襄城。唐廷命哥舒曜前去討伐李希烈。哥舒曜雖然是名將哥舒翰之子,但他和哥舒翰相比簡直就是虎父犬子。他多次與李希烈作戰都沒有獲勝。

說了這麼多主菜終於要來了。

唐德宗為解襄城之圍調動諸路兵馬前去平叛,其中就包括了要譁變的涇原軍。

十月涇原節度使姚令言率五千涇原兵在前去平叛的途中經過長安。涇原兵此行大多都攜帶著家眷。希望來到長安能獲得一些獎賞。結果卻什麼獎賞也沒獲得。這讓涇原兵心中十分不滿。德宗讓京兆尹王翔犒勞軍隊。結果王翔只賞給了涇原兵粗茶淡飯。本來就心懷不滿的涇原兵這次徹底譁變了。德宗知道涇原兵譁變後立刻讓人帶著二十車布帛前去犒軍。但為時已晚,使者剛走出宮門不久叛軍就斬斷城門,陳兵丹楓樓下。局勢已經到了無法控制的地步,德宗不得已只能出逃長安。叛軍大肆搶掠京城府庫。

此時朱滔之兄朱泚待在長安,涇原兵便擁護他為王。朱泚稱帝,國號大秦,年號應天。

德宗逃到了奉天。朱泚派兵打著保護德宗的名義到奉天企圖劫持德宗。德宗下詔讓諸道兵馬前來奉天勤王。名將渾瑊率軍來到了奉天。德宗的安全算是有了一些基本的保障。

這時各路接到了德宗勤王的號召也紛紛前來奉天勤王護駕。十一月在前線討伐叛亂藩鎮的神策河北行營節度使李晟自定州發兵回援,進至東渭橋。朔方節度使李懷光自魏縣進駐蒲城。神策行營兵馬使尚可孤自武關進至七盤山,擊敗朱泚軍,收復藍田。河東節度使馬燧進至中渭橋。鎮國節度使駱元光進屯昭應。

諸道兵馬的前來使朱泚感到了壓力,他加緊圍攻奉天城,但卻受到渾瑊的拼死抵抗。朱泚在長安時就發現長安西明寺的僧眾為了修繕寺廟而建造了許多巨大的雲梯。雲梯高寬各數丈,一次可容納500人。石頭火炬都難以損壞它。朱泚認為這是攻城的利器就把它帶到了奉天來。此時正好派派上了用場。奉天城中的將士看到如此巨大的雲梯心裡都感到十分恐懼。

渾瑊等人看雲梯巨大且沉重就想透過挖地道的方式讓雲梯陷入其中難以行動。再用火攻燒燬雲梯。

但是天公不作美,在朱泚軍攻城時北風大起,唐軍如果使用火攻只能燒到自己。

朱軍藉助雲梯全力攻打奉天城東北角,東北角失守。這時已有朱軍登上了奉天城,形勢危如累卵。德宗眼看就要被朱泚軍給捉住了。

這時德宗以高官厚祿許諾渾瑊,讓他招募敢死之士前去殺敵。但此時城中缺少甲冑糧草,士卒都不願意前去殺敵。但是渾瑊仍以忠義鼓勵大家。將士們都被渾瑊的忠義所感動,隨他前去殺敵。渾瑊奮勇殺敵,受了傷但卻不後退半步,使得局勢暫時得到了控制。

這時雲梯行到了渾瑊他們之前挖的地道那裡,陷入其中。地道中又噴出了火焰,此時風向也正好轉變。守城將士使用火攻,焚燬了朱軍的雲梯等攻城器械。雲梯上面計程車卒也大多被燒死。朱軍損失慘重,只能暫時撤退。

看到朱軍撤退城中的唐軍迅速乘勝追擊。朱軍再次損失慘重,無力再戰,只能退回長安

朔方節度使李懷光有勤王之功,但因他之前曾說過見了皇帝要皇帝殺了奸相盧杞。盧杞知道後十分擔憂,想方設法地向德宗進讒言,讓德宗不召見李懷光。李懷光對此大為惱火。上書指責盧杞等人誤國。德宗不得已把盧杞貶到了外地。

雖然德宗按照李懷光但是心意做了,但這卻並沒有贏得李懷光的好感。此時李懷光既不敢進兵,拖延時間又怕受到懲罰,因此他也想叛亂。

德宗為了安撫住李懷光就賜給了他丹書鐵券。不知道李懷光是不是覺得他想要謀反的陰謀被德宗察覺了。他在接到德宗的丹書鐵劵之後竟然大為惱火。從此反叛之心就更強了!李晟等諸將每次準備攻打長安都被李懷光所阻撓。

李懷光最終還是反叛了!他派其部將進入奉天城做內應,企圖劫持德宗。不料其部將忠於大唐,向德宗稟告了李懷光的圖謀。德宗知道李懷光的心思後逃到了漢中。李懷光和朱泚建立盟約並派兵追擊德宗。784年正月德宗下罪己詔。

李懷光和朱泚連兵反叛,叛軍聲勢更勝。李晟以孤軍出在李懷光和朱泚兩軍之間,內無糧草,外無援兵。李晟只有以忠義來激勵將士,穩住人心,擋住了朱泚和李懷光兩軍的進攻。

李懷光的朔方軍是隨郭子儀平安史之亂的主力軍,是唐朝的驕傲。此時朔方軍中仍有許多將士忠於大唐。李懷光謀反後在朔方軍的將士中就不斷有人投靠大唐。此時李懷光見李晟暫時無法戰勝,如果繼續在這裡待下去話只會有更多的將士投靠唐朝。他無奈只能於784年三月率軍逃歸河中。

沒有了李懷光這個威脅李晟終於可以騰出手來收復長安了!四月唐廷命李晟與渾瑊兩軍東西相應,準備進攻長安。

五月李晟召開軍事會議商討收復長安。諸將都認為應該先佔領長安外城,然後佔領內城居民區,最後攻佔皇宮。李晟認為這樣對百姓和皇宮都會有重大的損失,不是上策。李晟認為朱軍屯于禁苑,如果從苑北進攻,朱軍必定逃亡。這樣皇宮和百姓都不受損失,才是最佳的選擇。於是李晟與渾瑊,駱元光,尚可孤等將領在約定日期內率軍達到長安城下以便協同作戰。

二十六日李晟率先發起了進攻,大敗朱軍。李晟乘勝追入廣泰門,再次擊敗他們。二十七日駱元光擊敗朱軍於瀘水以西。當日夜開啟的苑牆突破口被叛軍重新用柵欄堵住了,李晟拔柵而進。叛軍開始潰逃,唐軍分多路追擊,接連獲勝。朱泚和姚令言率軍萬人西逃,李晟命騎兵追擊,自率軍進入長安。渾瑊等將領率軍佔領咸陽並分兵截擊潰逃的叛軍。六月朱泚欲投奔吐蕃,至涇州彭原西域屯時被其部下所殺。七月十三日唐德宗返回長安,涇原兵變就此結束。

涇原兵變原為士卒因不給賞賜而發動的反抗鬥爭,暴露出了唐朝內部不穩定的一面。同時也顯露出了唐朝氣數未盡,仍為人心之所向。此戰在忠於唐朝的各大名將共同努力才使大唐最終化險為夷!

涇原兵變後大唐天子的威嚴完全掃地,中央權力被進一步削弱,應對地方的藩鎮割據更顯得有心無力。唐德宗成為第三個逃離長安的皇帝,在他逃亡的路上只有宦官陪伴著他。從此他不再信任宰相,對將領猜忌。他將禁軍大權重新交到了宦官手中。

安史之亂時唐肅宗李亨將禁軍的大權交到了宦官李輔國手中,開啟了唐朝宦官掌握禁軍的源頭。代宗李豫在位時雖然也是宦官掌握禁軍。但一切還在皇帝的掌握之中。所以德宗繼位後才能從宦官手中收回禁軍的指揮權。經過這次事件後他將禁軍的大權完全交給了宦官。從此宦官長期掌握禁軍,宦官逐漸有了弒殺皇帝的大權,導致後來的憲宗,穆宗死於宦官手中!為唐朝進一步滑向深淵埋下了伏筆!唐文宗李昂即位後想從宦官手中收回禁軍大權從而發動了甘露之變,但最後以失敗而告終。武宗宣宗雖然在位時有些作為,但都是有限的。禁軍大權掌握在宦官手中這個問題始終沒有得到解決!直到唐末朱溫消滅了所有的宦官,禁軍的大權才重新回到了唐朝皇帝手中。但此時的唐朝已經離滅亡近在咫尺了!

除了禁軍大權問題,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德宗改年號!

德宗回到長安後就將年號改成了貞元。皇帝改年號有時候並不是小事,這標誌著皇帝心態的變化,唐德宗將年號改為貞元之後就標誌著之前那個企圖復興唐朝的德宗已經徹底死了。活下來的是一個只知道安逸享樂,保持現狀的德宗。他不止享受皇帝應享受的待遇,更向官員索賄。這就導致了官場風氣日益腐化,使唐朝變得更加衰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