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遊戲

唐朝安史之亂潼關為何失守?不是唐玄宗瞎指揮那麼簡單

安史之亂是唐粉最痛心的一段歷史,是盛唐急速轉衰的轉折點。初期安祿山的叛軍進軍神速,打到潼關,也很快便攻破了。潼關失守,唐玄宗要負首要責任,因為他的昏聵連殺封常清、高仙芝兩員大將,又強令哥舒翰出關正面迎擊,導致全軍覆沒,最終一發不可收拾。不過還有一項致命因素潛藏在背後,左右著戰局。

逐漸增長的邊鎮軍兵權

眾所周知唐玄宗李隆基給了安祿山三個邊鎮的兵權,使其擁有超過15萬的兵力,才有了造反的資本。但是這背後有一個不可忽視的事實,就是邊鎮兵權在天寶年間逐漸失控了,而且這種失控其實是從唐高宗時期就開始了的。

唐高宗時期急速軍事擴張,大唐的疆域達到唐朝最大。但是問題也隨即出現了,打下來容易,守住卻沒那麼容易。當時大唐的軍事制度還是府兵制為主,天下兵馬主要分佈在全國各地的幾百個折衝府。府兵武器、裝備、戰馬全部都要農民自己承擔,負擔太大,奔赴遙遠的邊疆著實不容易。這極大影響著作戰效率,所以導致之後的武周時期丟失過不少領土,疆域面積縮水,並且還吃了不少嚴重的敗仗。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唐高宗李治、武則天夫婦就開始嘗試在邊鎮屯田、練兵,派遣常駐軍鎮守。在武則天執政後期,邊境常駐的軍隊數量已經不少了,為之後唐玄宗時期的節度使制度成型埋下伏筆。

武則天時期曾丟失過一部分領土,比如安西四鎮,後來又被王孝傑收復了。但打吐蕃的時候,以及東北地區營州兵變,損失了不少將才與兵力。這一系列敗仗,反而刺激了唐中宗、唐睿宗時期以及唐玄宗的開元早期往邊鎮大量派兵的形勢。

從歷史格局來看,唐太宗到唐高宗時期是主動出擊、外線作戰,武則天到唐玄宗的開元早期則是防禦為主,這段防禦時期也是邊鎮兵力兵權逐漸增強的時期。它實際是一個漸變的過程,並不是唐玄宗一人突然改變的。

募兵制與節度使制度促進邊鎮兵權急速擴張

開元盛世積累了強大國力,但土地兼併問題逐漸加重,府兵制漸漸不行了,流民、逃民增多,已經很難招到優秀的府兵。但邊鎮的防禦需求依然旺盛,所以募兵制應運而生。募兵制下計程車兵是國家財政下撥的,而且應徵的農民可以免徵賦役,少了負擔,更容易響應;募兵制可以消化掉大部分流民、逃民,防止其叛亂,很利於社會穩定;募兵制下計程車兵是職業軍人,戰鬥力也比府兵提高了好幾個等級。

同時高宗時期就開始的邊鎮屯田制度也漸漸體現出優勢,可以將其中的一部分稅收劃給邊鎮軍,減輕中央的財政開支。到了唐玄宗時期進行了一系列改革,邊鎮軍基本可以不依靠重要財政撥款了。表面上看起來很划算,但也減弱了邊鎮軍與朝廷中央的聯絡;而因為邊鎮軍是職業軍人的關係,跟邊鎮軍長官的聯絡反而比朝廷中央更為緊密,這些都為日後安祿山叛亂埋下了伏筆。

之前的邊鎮長官逐漸升級為節度使,到了天寶年間一共設立了十個節度使,各自掌管的兵馬數量如下:安西節度使24000、北庭節度使20000、隴右節度使75000、河西節度使73000、朔方節度使64700、河東節度使55000、范陽節度使91400、平盧節度使37500、劍南節度使30900、嶺南節度使15400,總計486900,差不多49萬左右。

而另一方面,唐玄宗重新恢復之前的主動出擊、多線作戰的軍事戰略,賦予了邊鎮將領與節度使更多的自主兵權,可以自由決定進攻撤退——於是乎邊鎮兵權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

邊鎮兵權逐漸失控的局面

然而分散在關隴地區、黃河以南的中原地區、江淮一帶的中央軍,也只有12萬左右。這是十分危險的,因為一旦任何一個邊鎮叛亂,久不經戰的中央軍都很難吃得消的。如果多個邊鎮連鎖反應,接連叛亂,更是可能導致中央軍的滅頂之災。

安祿山擁有范陽、平盧、河東三鎮超過15萬的兵力,戰鬥力遠勝分散的12萬中央軍;而且且安祿山的叛軍兵力集中,一路南下經過中原、關中,附近又沒有其他邊鎮軍抵擋,可以快速攻入京城長安的大門——潼關,直接與脆弱的中央軍對決。

而安祿山之所以有這麼多兵馬,除了唐玄宗過度信任胡將的因素之外,還有其他歷史原因。後突厥曾一度復國,使得大唐不得不向北方的邊鎮增兵,以此加強防禦;而武周時期營州兵變則更為致命,因為數次征討失利,引發了東北地區的胡人接連叛亂,這一地區變得不安分。兩方面歷史原因疊加起來,導致大唐的軍事防禦重心轉移到北方與東北,使得范陽、平盧、河東三鎮的兵力急速增加,遠遠多於安西、北庭、嶺南等邊鎮。

所以邊鎮兵權失控的局面,首先就表現在北方的范陽、平盧、河東三鎮,剛好這三鎮被昏聵的唐玄宗一起劃撥給了安祿山,可怕的安史之亂就這麼來了。

唐玄宗瞎指揮的動機

雖然封常清、高仙芝、哥舒翰都很厲害,但他們之前厲害有一部分原因是帶的邊鎮軍,現在換成脆弱的中央軍,也無可奈何。所以他們的觀點是一致的,堅守潼關,等其他邊鎮軍聚集過來勤王,然後一舉消滅疲憊的叛軍。

也許你會好奇,為什麼唐玄宗李隆基不直接一開始就調集其他附近邊鎮軍,比如朔方、河西、隴右三鎮兵力去阻擊安祿山的叛軍,反而選擇先中央軍去阻擊呢?

其中一個原因是來不及,前面說過安祿山南下首先進軍洛陽,接著是潼關,然後直指長安,一路上都是平原暢通無阻,行軍速度很快,使得有一定距離的朔方、河西、隴右三鎮勤王的兵馬沒辦法及時趕到。所以首先唐玄宗選擇的是邊鎮將領加中央軍兵馬的模式,去阻擊安祿山的叛軍。

可惜的是中央軍的戰鬥力較差,封常清無法守住洛陽。這個時候唐玄宗壓根沒意識到中央軍的戰鬥力問題,反而對封常清起了疑心。封常清雖然是漢人,但他是高句麗人高仙芝的老下屬,而高仙芝與封常清的意見一致,這不免讓唐玄宗懷疑他們串通一氣,同屬於“胡將陣營”,疑心更重了。

假如唐玄宗此時問朝中大臣,比如身邊的楊國忠,一定會一致認為安祿山造反說明胡人是不可信的,需要提防朝中的胡人將領以及他們的勢力,唐玄宗的疑心病會進一步加強。接著他會越想越不明白,會連帶著反思出一個結論——邊鎮兵權已經失控了,今天出現的安祿山絕非第一個,以後還會出現類似的事件,其他邊鎮也未必完全可信!這導致了唐玄宗的求勝心理加劇,希望趕在其他邊鎮軍抵達潼關之前,一舉擊潰叛軍。

而到了潼關防禦戰這裡,封常清、高仙芝堅決認為應該堅守不出,這讓唐玄宗本以脆弱的神經更加緊張起來,加上宦官邊令誠的誣告的推波助瀾,將之前逐漸加深的懷疑徹底轉為殺心,這才有了冤殺封常清、高仙芝的命令。如果哥舒翰不出關,唐玄宗必然也會認為哥舒翰屬於胡人陣營,繼續起殺心。

看來唐玄宗是犯了類似趙括的錯誤,但其實他還不如趙括。趙括所率領的趙軍戰鬥力跟秦軍差不多,主要失誤是趙括輕敵中了埋伏所致;而唐玄宗是從根本上錯估中央軍跟邊鎮叛軍的實力差距,比趙括錯得更離譜一點。

綜上所述,

為了適應軍事擴張,從唐高宗到唐玄宗這段時期逐漸將府兵制轉向募兵制,增加邊鎮駐軍、邊鎮長官的兵權,逐漸演變成失控的局面。

這是一個長期演變的過程,也是必然的結果。我認為個人可以影響一個時代,但也必須順應這個時代的歷史潮流,唐玄宗的所作所為也只是順著這個歷史潮流走下去,即便他早死了也無法消除這個軍事上的致命缺陷,他的下一代還是會面臨類似叛亂。

潼關失守表面上是唐玄宗指揮失誤,實際是有他的一套動機,而背後還有一個根本原因就是大唐的整體軍事策略出現致命失誤,這個就是時代的侷限性吧。

我是東海尋人,喜歡這篇文章的小夥伴,記得關注、點贊、收藏、分享、評論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