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遊戲

《拆彈專家2》:一個人的電影,是一個人的故事,還是一個人的故事

拆彈專家2是今年非常有限在電影院看的電影。豆瓣8分,大劉的精彩演繹,片頭片尾2場爆炸戲,總的來說是值得去電影院支援一下的。依照同行夥伴的話,大劉的電影還是要支援一下的。畢竟年近花甲以後還能看幾部還不知道。順便吐槽一下,碼新生代演員中敬業程度和素養能趕上劉德華、成龍的還真的是沒有,甚至連線近的都沒有。

拆彈專家2雖然是續作,但是除了基本的背景設定是基於前作,但實際是一個全新的故事。電影精彩的點,不必多說。我只想談一下觀影過程自己的幾點思考。

憤怒。拆彈專家潘乘風變成恐怖分子的trigger是憤怒。為了復職,潘Sir的汗水電影用多個轉換的鏡頭表現的很好,但潘Sir的憤怒還是來的太突兀了。會議室跟一哥鬧翻,授勳儀式上展示條幅,車上和女友的爭吵,把一個潘Sir一個精英督

察刻畫成了一個完全沒有情緒管理能力的二愣子。在這一點上,電影的表現還是太弱太突兀,所以不得不在開場的時候加一個旁白,強行灌輸給觀眾。然後是,記憶植入。潘Sir恐襲把自己炸失憶了,然後龐玲提議植入記憶將一個反社會瘋子作為臥底去查復生會。姑且相信失憶後可能有重塑世界觀的機會,但是一哥為什麼這次就這麼輕易的認可這個根本不知道有多少成功機率的計劃呢?

之前不願意殘障人士上前線,怕擔責;現在涉及國際恐怖分子,突然後又覺悟可以承擔風險了。畢竟放這麼一個殺了幾十個人反社會分子回去,再造成惡性事件,這個一基本也就下崗了。再然後,“雖然我不認識他們,但是我的心還是會痛”。潘Sir回去躉船,匯合恐怖分子,然後目睹了自己設計的復生日開胃菜然後就完全倒向了正義的一邊,一心只想停下恐襲。

我草,你現在會心痛,那之前設計這個開胃菜的時候就不會心痛嗎?人體自殺炸彈,汽車炸彈,都追求儘量大的殺傷力,以達到讓社會傾聽自己聲音的目的。設計這麼一個挑釁警察的開胃菜,就是為了可以讓失憶的潘Sir可以在附生日之前良心發現嗎?誠然編劇別出心裁的設計這麼一個戲劇橋段,但是作為一個故事,真心太生硬了。追求合理性的觀眾,可有太多嘈可以吐了。

用完即棄。潘Sir最大的不滿就是,警隊對他用完即棄。這點不太想聊劇情了,想聊殘障人士的就業的問題。國家和社會,對殘障人士有很多照顧政策。但是殘疾人還是會受到不少無形的歧視,是殘疾人所以不行。這樣的邏輯,還是存在。這也是為什麼杭州單腿外賣小哥受到新聞這麼多報道的原因。

可能這位外賣小哥最開心的事並不是媒體報道,而是自己準時送達外賣客戶的一個點贊。前者只是社會施捨的同情,但是後者是對他工作肯定。再次,精度安排潘Sir去公共關係科,真的就不是出路嗎?看結果,潘Sir離開警隊後自己修車。如果真的是出於對警務工作的熱愛,上前線拆彈還是去搞警民關係真的那麼重要嗎?OK,邏輯上說重要。後面植入記憶,又說潘Sir為了當回警察,可以去臥底。臥底難道是更好的職業規劃嘛。

跟人一樣,職業也沒有高低貴賤。開國初期,起碼打仗將軍可以去當跳跳交誼舞的外交官。職業規劃還是要路子開闊點,不要那麼軸。跨界,跨行業,只要願意擁抱變化,人生可能會有別樣的精彩。警隊拋棄了潘Sir,他自己也拋棄了自己。然後拋棄了朋友,拋棄了愛人,拋棄了社會。

導演的反套路。拋棄主角偉正光。潘Sir最終的身份是恐怖分子。如果不犧牲,也是監獄裡度過餘生。但是我還是想為什麼,不能讓潘Sir活著呢。犯了錯就要受懲罰,犧牲不算是懲罰。潘Sir是悲情,但是這畢竟是電影,現實中根本不可能有這種孤膽英雄式的贖罪。正派不再話多,不再猶豫寡斷。潘玲一槍結果Money,還是看得很爽的。警察強攻地鐵站,強攻控制中心還是也是毫不猶豫,乾脆利落。

總的來說不考慮情節推進上的生澀,邏輯關係上的混亂。還算是一部優秀的港產電影,值得電影票支援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