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遊戲

伍子胥經歷了什麼?探究伍子胥滅楚行為的合理性

作為春秋戰國時期楚國的傳奇人物,伍子胥以奔吳滅楚聞名於世。在中國古代歷史上,人們對他的評價褒貶不一,或認為其滅楚行為過於極端,是“復仇狂”;或認為其堅韌不拔,是“烈丈夫”。事實上,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下,伍子胥的復仇行為有其合理性。

人才輩出的春秋戰國時期,伍子胥或許不是最耀眼的,但卻是社會歷史前進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人物。

伍子胥經歷了什麼?他復仇行為的合理性體現在哪些方面?

一、伍子胥的生平

伍子胥是春秋末期楚國椒邑人,後成為吳國大夫、軍事家,因其封地在申,也稱申胥。

伍子胥的父親是伍奢,擔任太子健的老師。伍奢生性耿直,為人處世有些迂腐,楚平王及其周圍的人都不喜歡他。伍奢與費無極之間素來不和,伍奢看不慣費無極的行為,不屑與他一同做事,費無極私下裡憎恨伍奢。

終於,費無極向楚平王饞毀伍奢,楚平王聽信,派人抓捕伍奢,將其扣押在宮中。扣押伍奢後,楚平王派人召伍奢的兩個兒子前來,即伍尚和伍子胥。楚平王又害怕直接徵召兩人不來,就派使者傳話:“來,放了你們的父親;不來,現在就殺掉伍奢。”伍尚為人忠孝溫和,準備前往,伍子胥告訴他去了也是死路一條,父親不會被釋放。

或許是為了維護忠孝,或許是為了營救父親的一線希望,伍尚視死如歸地應召了。

子胥不然,他深知此去必難逃死劫,送死不如厚積薄發,伺機報仇,於是選擇逃離楚國。從當時的社會背景出發,伍子胥的行為無疑是離經叛道、忤逆忠義的,但如果站在現代人的角度,誰又能說他的行為有錯?我們瞭解歷史,知道他的忤逆實際上是孝順的另一種表現形式。

在逃亡的路上,伍子胥得到不少人的幫助。途徑宋地時,伍子胥遇到好友申包胥,申包胥對楚國十分忠誠,但還是認同伍子胥的復仇,因此將他放走。由於出逃時身上沒有足夠的盤纏,子胥不得不邊逃往邊流浪乞討。

到達長江邊,江上的漁父用自己小船送伍子胥渡過長江,還取來飯食招待子胥。子胥順利過江後,漁父為了避免追兵找到線索追殺子胥,竟自沉江中。伍子胥繼續顛沛流離,在溧陽時有位三十未婚的擊綿女做飯招待他。眾所周知,中國古代社會思想非常保守,這位女性在子胥走後為了保全名節跳水而亡,實在令人感慨萬千。

這些逃亡路上遇見的淳樸善良之人給了伍子胥很大幫助,他終於歷經重重困難到達吳國。

如果不是因為心中堅守著報仇的信念,子胥可能很早就餓死道旁,報仇的堅持百姓們的幫助都給了伍子胥生存的信念,因此他才能堅持到最後。

逃亡路上的艱難磨平了伍子胥的菱角,到達吳國後的他掩飾鋒芒,顯得很低調。面對吳國公子之間的王權爭奪戰,伍子胥一開始沒有明確站隊。當時,公子光向伍子胥請求幫助,他表面上委婉拒絕,但還是將專諸推薦給公子光,即吳王闔閭。

吳王闔閭上位,伍子胥也不在隱於暗處,開啟了他轟轟烈烈的傳奇人生。

在吳國擔任官職期間,他修築都城、設定糧倉、學習戰略騎術,吳國迅速發展。在子胥的幫助下,吳王闔閭的地位漸漸穩定,吳國的發展形勢大好,他還為吳王推薦了孫武這位名將。

對吳國發展作出的努力實際上也是為了實現復仇理想,伍子胥將吳國爭霸與復仇結合在一起。

他的復仇不僅在費無極,更要手刃楚平王。然而當吳國攻入楚國都城時,楚平王已然過世。即使時隔多年,伍子胥對楚平王的仇恨沒有絲毫減弱,因此他命人掘開楚平王之墓,鞭屍三百才罷休。

鞭屍之事的記載有故事化的傾向,但可以確定的是這件事發生過。從復仇事件也可以看出,伍子胥並非不孝,他只是選擇了與哥哥不同的方式實現忠孝之心。完成復仇後,伍子胥為吳國盡心竭力,闔閭去世後繼續輔佐夫差。

夫差不像闔閭那樣充分信任伍子胥,他厭煩子胥直諫,在奸人饞毀下賜死子胥,並沉屍江中。

二、全身避禍和隱忍報仇

青少年時,伍子胥的剛強性格即初露端倪。

他喜好文章也愛好武鬥,足夠勇敢也不缺乏謀略,去父親伍奢、兄弟伍尚都是吳國的忠臣。楚平王荒淫殘暴,在他治理下楚國的國勢江河日下。周景王二十三年,楚平王在費無極的饞毀下懷疑太子有作亂之心,遷怒殺害伍奢、伍尚。

當時楚平王欲以伍奢為人質召伍子胥與伍尚前來,伍奢就提醒楚平王,伍子胥性格剛烈,不會前來。後來伍子胥果然沒有來,與伍奢所言一致,伍子胥面對使者勇武非常,拿著箭威脅使者,最終逃離死劫。伍子胥認為伍尚前往是白白送死,但明知此去凶多吉少的伍尚還是前往了,實現了其心中的忠孝節義之心。

伍尚的行為不一定值得肯定,同時也不能認為伍子胥逃跑就是怯弱的表現。

古代所說的豪傑一定有過人的地方,伍子胥選擇隱忍是為了實現其心中的大義,為了報父兄之仇。司馬遷認為伍子胥:“如果伍子胥和伍奢、伍員一同赴死,與螻蟻有什麼分別,拋棄小忠義,雪洗大恥辱,名垂後世,令人悲痛啊!”

和父親一同死亡是可悲可嘆的,但相比親眼看著父親被殺束手無策,隱忍苟活於世要容易。

伍尚的死是他實現忠義之心的方式,但只能令親臨者痛快,不會對事情的發展產生任何事實上的幫助。如果伍子胥像伍尚一樣選擇赴死,那便是什麼都沒有了,子胥的逃脫為報父兄之仇提供了可以施力的缺口。

在當時的處境下,伍子胥想營救父兄已經不可能,唯一能做的就是勸兄長一同逃走,積蓄力量再返回報仇。

伍尚拒絕了子胥的方法選擇赴死,子胥只得自己脫逃。子胥的堅持、隱忍實際上要比伍尚的慷慨就義更難做到。“勇者不必死節”,真正的勇士不必為了名節而死,伍尚為了保全名節而死遠不如伍子胥的厚積薄發、報仇雪恨來得大快人心。因此,伍子胥的逃脫對世人來說有值得肯定的地方。

三、奔吳實為人才流動現象

身處春秋末期,雖然諸侯之間爭霸不休,但名義上仍以周天子為尊,因此伍子胥此去吳國嚴格意義上不能算是背叛楚國的行為。

除此之外,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下,各諸侯國為了增強國家實力都在竭力招攬人才,人才流動成為常見現象,也是春秋時期社會的特色。

各諸侯國皆有尚賢養士的風氣,這為國與國之間的人才流動創造了有利條件,因此子胥前往吳國的行為無可厚非,是正常現象。所謂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伍子胥也同其他士人一般,需要施展才能、實現抱負的機會。

到達吳國後,伍子胥知道公子光有做吳王的決心,表面上不明說幫助他,而是向他推薦刺客專諸。公子光得到機會便派遣專諸刺殺吳王僚,最終成為登上王位,成為吳王闔閭。伍子胥復仇的羽翼漸漸豐滿,終於在吳國積蓄了足夠的力量,在為吳國的建設添磚加瓦的同時,也成功實現復仇理想。

四、君臣關係的兩面性

春秋戰國時期的君臣關係具有兩面性,一是專制性,二是平等性。

專制性指的是君王對臣子的權力的控制,所謂“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便是如此。平等性指的是君王在與臣子相處時具有平等性,臣子對君主的服從是有條件的,並非絕對服從。君王想要獲得臣子的忠心,必須以禮相待,如果君主殘暴不仁就很容易失去臣子的忠誠。

前後侍奉兩位君主,楚平王殘暴不仁,伍子胥為報父兄之仇採取的行動是“掘墓鞭屍”。

但對吳王闔閭、吳王夫差,子胥皆忠心耿耿。尤其是對待夫差時,以子胥的智慧他必然知道夫差已對自己的直諫心生厭煩,但為了吳國他還是冒死進諫,最終被賜死。對吳國,伍子胥真正做到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他對前後兩位君主的不同態度,恰是“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的體現。

結語

縱觀伍子胥一生,可謂精彩異常,從出逃楚國到為吳國稱霸中原,從功成名就到慘死吳國,跌宕起伏。

伍子胥的復仇無疑大快人心,其悲劇結局也使人感慨萬千。作為中國古代歷史上飽受爭議的人物,伍子胥的復仇行為有其叛逆性,但如果我們將其置於當時的社會背景下深思,則會發現其合理之所在。伍子胥的復仇是全身避禍和隱忍報仇的必要選擇,是人才流動現象的體現,也顯示出春秋戰國時期君臣關係的兩面性。

參考文獻:《吳越春秋》《史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