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遊戲

將軍功高震主,主動請求告老還鄉,皇帝:朕不殺你,你留下便是

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

。”其含義是兔子已經死亡,那麼狗就沒有用處了,不如烹了吃了,鳥被打盡了,那麼弓就沒有用處了,可以藏起來了,敵國已經滅亡了,那麼謀臣也就該死了。用來比喻一個人沒有利用價值時就沒有了好下場。

歷史上能建立宏圖大業的帝王身邊一定少不了謀臣猛將。他們或是謀略過人,或是英勇善戰,他們都為扶持帝王建設國家立下了汗馬功勞。

但他們的功勞甚至威脅到了皇帝,有些皇帝認為大業已成,便將他們趕盡殺絕,可是也有一些人在立下赫赫戰功之後還能全身而退。

功高震主惹殺身禍

功高震主出自《史記·淮陰侯列傳》:“臣聞勇略震主者身危,而功蓋天下者不賞。”是指功勞太大,使君主地位受到威脅而心有疑慮。歷史上有太多功臣因為功勞太大慘遭不測。

韓信是我國曆史上著名的軍事家,他熟諳兵法,戰必勝,功必取。作為統帥輔佐劉邦建立西漢,既能忍辱負重胸懷大志,又能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率軍出陳倉,定三秦,背水戰,平叛魏國,北伐代國,擊敗趙國,降服燕國,攻打齊國,殲滅楚國,被謂之國士無雙。

韓信曾經也受到了漢高祖劉邦的器重,在為劉邦追剿項羽時,韓信向其討封,劉邦便許諾封他為“三齊王”:與天同齊,與地同齊,與君王齊。又封他“五不死”:見天不死,見地不死,見君不死,沒有捆他的繩,沒有殺他的刀。

後因韓信功勞太大引起了劉邦的猜忌懷疑,他被削藩之後還是不得善終,劉邦與呂后、蕭何設計韓信把他引入宮內,命宮女用削尖的竹竿將他刺死,後又弒其三族才肯罷休。

唐代詩人劉禹錫有云:“將略兵機命世雄,蒼黃鐘室嘆良弓。 遂令後代登壇者,每一尋思怕立功。”

無獨有偶,戰國時期四大名將之首白起曾縱橫三晉,所向披靡,三十餘年,無一敗績,卻在晚年因功勞太大被秦襄王下詔賜死;商鞅為秦設立新法,收復河西,使秦國更加富裕之後卻遭受車裂極刑;還有愛國名將岳飛、年羹堯、周亞夫、蒙恬、劉伯溫等人都沒有逃過此劫。

他們的死令人唏噓不已,君主需要他們時,他們鞠躬盡瘁,殫精竭慮為君主建立宏圖霸業,君王坐擁天下後卻容不得功臣存世,

君王的猜忌懷疑和善妒,使他們慘遭毒手,不過也有人能在功成名就之後安享晚年。

父子上陣一齊殺敵

秦國名將王翦與白起、廉頗、李牧共稱秦國四大名將。王翦與其子王賁是秦始皇殲滅六國、統一天下、開疆拓土的最大功臣。更是被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尊為共同的始祖。

據傳,王翦在九歲時便可以拉開五十石的弓,他不僅力大無比,精通各種兵器,還善讀兵書,通曉兵法,可謂是既有勇又有謀。

最開始引起秦始皇的注意是他率領精銳部隊以少勝多一舉攻下趙國九座城池,於是王翦開始掌握了兵權。此時呂不韋權傾朝野,王翦派精兵三萬保護嬴政,又暗中調遣兵力,嚴陣以待。正是在他的建議下呂不韋和嫪毐才得以被剷除,嬴政正式親政,開始一統天下。

在他準備進攻趙國時遇上了趙國名將李牧,兩人難決高下,僵持了一年多之後王翦利用反間計除掉了李牧,之後他率領將士們勢如破竹,殺主將,破都城,俘趙王,佔趙地。

後來發生“荊軻刺秦王”事件後,秦王盛怒,王翦便藉此機會一舉攻下燕國。後來秦王又派王翦之子王賁攻打楚國,大敗楚兵。

王賁率軍迅速北上,進攻魏國,最後用黃河、大溝水淹大梁城,城盡數被毀。接著王賁又平定了魏國各地,設魏地東面為碭郡。後又抵臨淄,滅齊國。

功成名就全身而退

此時秦王正與眾臣商議如何攻打楚國,王翦認為必須需要六十萬人才可以徹底將其殲滅,李信卻認為二十萬人足矣,秦王認為王翦已老,便派李信、蒙恬率領二十萬將士攻打楚國,王翦也因此稱病,退而返鄉。

楚軍見秦王只派了二十萬兵馬,假意示弱,表面退兵,實際上從

後面率領精銳部隊偷襲秦軍,斬殺秦軍七個都尉,大破秦軍兩個營盤,李信率領的秦軍大敗。

秦始皇聞此盛怒,急忙乘快車尋王翦,並向其致歉。王翦便答應了秦王的請求率領六十萬大軍出征討伐楚國,他在楚國之境休養生息了一年之久,終於耗完了楚軍的耐性,於是他趁楚軍調動之際率兵出擊,大破楚軍。一年後又俘獲楚王,平定楚國,後又南征北越,再戰再勝。

立下赫赫戰功之後王翦不願輔佐秦始皇穩固根基,曾經“請美田宅園池甚眾”、“以請田宅為子孫業耳”,想要得到賞賜之後告老還鄉,他曾連續五次請求秦始皇賜予良田。

屬下問他意欲何為,他表示秦始皇生性多疑,他只有不斷地求取金錢,才能讓皇帝以為自己只看重金錢,不貪圖功名,威脅不到皇帝,這樣才能保全自己。

秦始皇看出他的擔憂對他說:“朕不殺你,你留下便是。”王翦與其子得以善終。

小結:

對於建功立業輔佐皇帝的謀臣猛將來說,能做到像郭子儀那樣“功高蓋主主不疑,權傾朝野臣不忌”的人少之又少,王翦算是其中著名的一位。

他在功成名就之後沒有像韓信一樣桀驁不馴、剛愎自用導致被劉邦殘忍殺害,而是選擇低調做人,想要告老還鄉,這也放鬆了秦始皇的警惕心,並將其留下。而對於皇帝來說,只有對那些為建設國家立下汗馬功勞的人給予厚待,才能留住人才,贏得人心,使國家長盛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