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遊戲

歷史上著名的三大陽謀:明知有坑卻不得不跳,千年來無人能解

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中藏著太多的爾虞我詐,有多少的亂臣賊子為了爭權奪勢挖空心思為為對手挖下陷阱,設下陰謀。

設下這些陰謀的人就如同一個個經驗老到的獵手,在獵物的必經之路上埋下陷阱,讓其在毫不知情的情況下一頭栽進坑中,這些藏在暗處的陷阱總是讓人防不勝防,不禁感嘆這些陰謀家的心思與手段。

但是,在歷史上,還有一種圈套就大大咧咧的展示在陽光之下,獵人毫不在意,大大方方的將自己的意圖展示出來,但是獵物卻避無可避,無可奈何,只得自己跳入圈套中。

在歷史中有三大著名的陽謀,明明看著是一個坑,但當局者卻不得不跳下去。

推恩令

推恩令是由漢武帝頒佈的一條法令,這是一條看似毫無殺傷力,實則讓眾諸侯肉疼的法令。

透過這一政策,漢武帝不但不費一兵一卒就成功的削弱了各諸侯國的勢力,更是因此在歷史上落下了一個好名聲

隨著漢朝不斷地發展,各諸侯國也不斷地壯大,其中一些勢力浩大的諸侯一人便坐擁幾十座城,而這已經嚴重威脅到了漢朝政府的統治。

如何削弱各個諸侯國的勢力一直是令歷代漢朝皇帝頭疼的問題

,在漢武帝登基之前,已經有不少皇帝在這件事情上作出了不少努力。

可是諸侯國勢力已經壯大,一旦政策太過激進,便會觸怒各諸侯,稍有不慎就會引發戰爭,然而估計諸侯的情緒、推行軟綿綿的政策又收不到什麼實際的效果,削弱的那點力量對於漢朝的危機來說只是杯水車薪。

曾經,暴脾氣的漢景帝就選擇透過強硬的手段直接奪回政權,果不其然引起了諸侯的不滿,朝廷與諸侯國之間的戰爭一觸即發,好在這場戰爭很快平息,諸侯的勢力也被削弱了一些。

等到漢武帝登基時,境外勢力在邊境騷擾不斷,境內土地兼併動盪不安,如果此時再因為削藩引發戰爭對漢朝絕對是一次重創,於是,漢武帝選擇用溫和的政策削弱諸侯國力量,推恩令也就此登場了。

推恩令打破了諸侯國爵位只能由一個人繼承的制度,承諾各諸侯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將手裡的土地分給自己的子弟,分出去的土地漢朝政府也會給予封號。

這條規定看起來毫無攻擊性,但是卻有效的將原本集中的諸侯國勢力分散開了。

原本爵位一代傳一代,只要不斷積攢勢力,諸侯國整體就是在不斷壯大的,但是如今,無論一個諸侯手裡攥著多少權利,只要他一去世,整個諸侯國的實力必然是要被分裂的,而分裂也就意味著實力減弱。

諸侯經歷過那麼多削藩的政策,對於推恩令的真實目的他們比誰都更清楚,可是,面對這樣一條法令,他們卻無法拒絕執行。

推恩令沒有強制各諸侯將土地分給子弟,但是“按私情”這幾個字已經將各諸侯定死在分地的選項上。

畢竟這項法令一下達,擁有繼承權的便不再僅是嫡長子,每個諸侯膝下的每一個兒子都理應整合一塊土地,諸侯不想分總得給個不分的理由,不然難免會落下罵名。

因此,眾諸侯雖然心裡罵罵咧咧,但還是將手裡的土地分給了自己的兒子們,而漢武帝也靠著這一政策成功的解除了諸侯國勢力強大的危機。

圍魏救趙

歷史上另一個著名的陽謀便是出自孫臏之手的“圍魏救趙”,透過這一手出神入化的計謀,齊國大將田忌順利的將趙國從魏國手裡救了出來。

這次戰爭是歷史上極為經典的一個戰爭案例,在《三國演義》與《水滸傳》中都曾借用該計謀寫下精彩的故事。

根據《史記·孫子吳起列傳》記載,魏惠王心中放不下痛失中山的仇恨,在公元前354年派龐涓率重兵再次向中山發起進攻。

不過,龐涓心裡想的並不僅僅是收復中山那麼簡單,中山只是彈丸小地,奪回中山並不能讓他嚥下中山被搶的那一口氣,既然中山距離趙國不遠,龐涓便盤算著帶兵一直打到邯鄲,一舉攻破趙國國都。

魏惠王一聽手下大將竟懷有如此大志,十分高興,欣然答應了龐涓的計劃,並從軍隊中抽調了五百輛戰車交給龐涓,命他直逼邯鄲。

趙國的都城被魏國重兵包圍,趙王一看中山是個燙手山芋,現在交出中山不但不能讓魏國撤兵,反而會助長他們計程車氣。

於是,趙王便將這個“燙手的山芋”作為禮物,許諾齊國只要他們肯出兵幫助趙國,那麼趙國之後就會將中山送給齊國。

於是,齊王便派出了田忌和孫臏一起率兵去解趙國的危機。孫臏其實與龐涓是老相識了,這兩人曾經是同門弟子,但是龐涓自知實力不如孫臏,便用盡一切辦法試圖將孫臏必入絕境,好在齊國使者出手相救,才讓孫臏逃出生天。

而在這一戰中,龐涓與孫臏的實力差距便暴露無遺。田忌率兵一路前行,準備直逼邯鄲,與魏軍硬碰硬,可走到了魏國與趙國的交界處時,孫臏叫住了他。

孫臏認為,化解戰爭的方法絕不是參與戰爭,想要魏國撤兵,就要抓住它的要害,感受到威脅的魏國自然就會主動撤兵。

魏國為了進攻邯鄲必然是傾巢出動,如果此時有大軍向魏國發起進攻,那麼魏軍必然會急急忙忙回來守城,這樣,趙國的危機便解決了。

田忌聽取了孫臏的意見,並在魏軍返回的道路上設下埋伏,在桂陵與疲於奔命的魏軍交戰,使魏軍士氣大挫,龐涓也只得帶著敗軍灰溜溜的退回大梁,趙國的危機也就此解決。

兩桃殺三士

兩桃殺三士是一則記錄在《晏子春秋》上的一段歷史,晏子利用計謀,只用了兩個桃子,便幫君主剷除了心頭大患。

在春秋時期,齊國曾經出過三個著名的勇士,分別叫田開疆、公孫捷與古冶子,這三個人能戰善武,齊景公原本對這三人十分滿意。

但這三個人仗著皇帝的寵愛,開始為所欲為,隨著他們的勢力不斷擴大,齊景公開始意識到事情有些不對勁,這幾個人曾經結拜為兄弟,而他們幾個人的勢力已經足以撼動齊國的統治,特別是其中的田開疆的家族已經足以與齊國為敵。

於是,齊景公便找來了晏子,希望他可以幫助自己除掉這“三傑”。晏子經過幾天的觀察之後發現,這幾個人雖然力大無窮,卻傲慢無比,及其注意自己的面子,於是,晏子決定利用這一點,伺機除掉這“三傑”。

晏子要齊景公找來兩個肥美的桃子賞賜給這三名勇士,並傳令說功勞大的人可以吃桃

這樣不平均的分法無疑挑起了三個人之間的鬥爭,公孫捷先跳了出來,闡述了自己如何在陪齊王打獵的過程中戰勝猛虎的故事,得意洋洋地拿走了一個桃子。

古冶子也不甘示弱,站起來講述了自己曾經送國君渡黃河時如何戰勝咬住國君馬腿的大鱉,就這樣,古冶子也分到了一個桃子。

慢了一步的田開疆一看桃子分完了,便不滿的嚷嚷,自己也曾為國家出生入死,開疆擴土,為何自己沒有桃子。覺得受到了侮辱的田開疆實在氣不過,經直接拔劍自刎。

公孫捷見到田開疆自刎,心中過意不去,認為自己不應該為這樣的小功吃桃子,便也拔出寶劍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站在一邊的古冶子怎麼會讓自己在這個時候丟面子呢,於是,他便嚷嚷著三人同生共死的誓言拔刀自刎。就這樣,晏子只用了兩個桃子,便結束了三個人的生命。

小結:

如果說陰謀是人利用人心的誤區挖下的陷阱,那麼陽謀就是牽住了人的鼻子請君入甕。

歷史上這三個陽謀完完全全的抓住了人性的弱點,利用人心中對於面子和名譽的貪婪,將獵物死死地困在了自己設定好的道路上,讓被算計的人即使眼看前面就是深淵,也要微笑著跳下去。

這其中的每一個計謀都令人拍案叫絕,即使放在今天,讓千年後的人們親身經歷、冥思苦想,也未必找得出完美的解決方案。古人雖然在科技發展領域與現代差了一大截,但在謀略智慧上卻不曾有一點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