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上黨之爭,長平之戰,趙孝成王選擇趙括旨在快速解決休養生息

全文共1942字,閱讀時間約3分鐘

人皆所知,趙國是六國裡與秦國實力相當的一國,但是在秦趙對峙的那幾年他們之間也發生了許多大大小小的戰爭,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長平之戰。

趙國當時並不缺乏能打勝仗的名將,可這場戰爭導致趙國由盛轉衰的原因究竟是為何?在秦昭襄王時期,他任用范雎為丞相,認同了范雎的政治策略。

而這一策略使秦國的兵鋒逐漸逼近距離秦國較近的趙韓魏三個國家,這個策略確實起到了作用,不僅鞏固了秦國所攻佔的領土,而且為秦滅六國統一全國提供了先天的條件,奠定了基礎。

秦王先是對魏國進行了攻打,轉而對準了更加弱小的韓國。大約在公元前262年,秦國攻打韓國,使韓國無法和上黨地區取得聯絡,但是秦昭王萬萬沒想到韓恆惠王雖然表示屈服。

但是作為上黨郡的郡守馮亭卻不堪其辱,寧願死也不會投降。而馮亭決定將自己手頭的城池獻給趙國,希望趙國能夠與秦國相抗衡。公元前260年初,秦國攻佔了上黨地區,長平之戰由同年的四月開始。

之後趙軍接連退敗,廉頗統帥的趙軍退至丹河東岸,再沒了進攻的意圖。同年九月,趙軍的主帥由廉頗換成了趙括,趙括先後組織了多次反突擊,都失敗了。

被圍困了的趙軍此時面臨的問題是內無糧草,外無救兵,秦國由白起擔任三軍統帥,趙括在一次突圍中被亂箭射死,趙軍群龍無首,最終40餘萬士兵投降了秦國。

可秦國卻下令將其全部坑殺,僅有200餘名未成年計程車兵回來給趙國送信,長平之戰就此落下了帷幕。

一、趙孝成王以趙括替換掉廉頗的原因

1、趙括的自身因素

其實趙孝成王跟邯鄲之戰的秦昭襄王一個德行,輸紅了眼,就是覺得我還有本錢翻本,而廉頗再和秦軍交戰失敗後已經非常清楚趙軍已經不可能打贏戰爭了,所以廉頗做了最正確的選擇。

秦軍每次攻破一處陣地,廉頗就向後退卻繼續修理石牆防禦,利用時間把秦軍拖得疲憊不堪,事實上秦軍進攻速度越來越慢。已經被拖到了白熱化的對峙階段,無法指責廉頗防守的方法。

此時的廉頗並沒有後來趙括所集中起來的40萬精銳大軍,是趙王自己沉不住氣,讓趙括上戰場求一決戰。後人所謂的趙國撐不住根本就是無稽之談,長平之戰後的邯鄲之戰趙國憑藉堅固的城防整整撐了兩年。

撐到魏楚聯軍趕到戰場,所謂長平之戰時期的趙國撐不住的說法完全經不起推敲,真相只有一個,趙孝成王沉不住氣了,在利弊權衡的情況下趙括的表現欲使趙孝成王派他去了戰場,當了三軍統帥。

2、趙孝成王的私心

趙國當時,其實是不缺能夠打仗的將軍的,先不說之前殉職的肥義和長平之戰病亡的趙奢,其餘的將領都還健在,你說李牧沒有很大的名氣,我們就先暫時不管他,剩下的幾個人。

即使說在軍事上沒辦法比得上廉頗,但最起碼也要比趙括強很多,將他們幾個放在同一起跑線上,每一個人都可以甩趙括幾條大街,我們能夠想到的當時的真實情況,趙孝成王也一定可以想到。

樂毅在沙丘宮變中,為了保全自己選擇了投靠燕國以降低對自己最大程度上的傷害,燕國國王給了樂毅豐厚的條件併為樂毅提供了大好前程。

樂毅也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幫助燕國一雪前恥,接連攻克了70多座城池,也是因此樂毅聞名於天下,趙孝成王並不傻。

綜上所述,他能選擇的只有趙括,而趙王臨陣換帥導致士兵們不熟悉新的將領,最最重要的是趙括並未上過戰場,只會紙上談兵,這也是趙國失敗的原因之一。

二、秦趙兩國的不同策略

1、秦昭王改革

秦昭王廢除了宣太后之後,將太后黨驅逐關外然後採取了一系列鞏固王權的措施。然後秦昭王任用范雎為相。範睢認為耗盡自己國家的兵力缺沒有得到一點利益反而使得別人做收了漁翁之利,這顯然是一個非常愚蠢的做法。

所以建議不如實行遠交近攻的戰略,這樣攻佔一寸土地,大王便能真實的得到一寸的土地。秦昭王非常同意這個計謀,所以採取了這個遠交近攻的計謀。

2、趙國的策略

趙國君臣早就有了分歧,雖然後來也統一了意見。但是在後面打仗的過程中趙王戰略指導思想混亂,導致戰略決心動搖且沒有表示出與秦國決戰的堅定信心最終導致討伐失敗。

其實照國現在的國力已經不行了,支撐不了多久,所以趙孝成王也只有儘快解決戰鬥,讓趙國休養生息,這個時候就算不想換掉廉頗也不行了。

廉頗是一位善守的將軍,他可以是趙國最先利的盾,但卻不能衝鋒陷陣,如果想要早點結束鬥爭,必須從首轉圍攻而廉頗顯然不能勝任當前的職務。

幾十萬大軍,怎麼可能隨便交給一個自己信不過的人如此一來,趙括在當時那種情況下論出身論兵法水準,都是能夠讓趙孝成王信的過的,畢竟他的父親也為趙國下了汗馬功勞,因此,趙孝成王選擇趙括變成了義不容辭的選擇。

可能令趙孝成王也沒想到的是,40萬的精銳大軍,竟在趙括這裡敗了振頭,綜合所見,趙孝成王以趙括替換掉廉頗最強有力的說法,也不過是想要儘快休戰調整生息,卻沒想到另一個只會紙上談兵的人去當將軍,無非是害了自己的軍隊,害得自己的國家最終也敗在了秦國的手下。

參考文獻:《史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