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遊戲

明朝軍備那麼多火器,為什麼總被後金八旗暴打?這事蒙古人要背

作者|冷研作者團隊-明憶

字數:2360,閱讀時間:約8分鐘

編者按:在現在網際網路,明朝火器一直被當作中國古代王朝火器的巔峰時代。先不論這種評判是否存在合理的評判標準,但這自古以來,既然有人粉,那就自然難逃有人黑。有關明朝火器最大的黑點,無疑就是明朝與後金的戰爭中,被努爾哈赤指揮的八旗軍隊,一次次刷出了史詩大捷。而在當時明朝以徐光啟一派為首的西法黨官員,更是斥責明軍使用的火器質量低劣,無法對使用楯車和棉甲的後金軍造成傷害。那麼明末的火器發展到底出了什麼問題,以至於出現了這麼尷尬的情況呢?

▲後金軍隊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後金在與明朝的戰爭中,製造精良的鎧甲和堅固的楯車,可謂是後金軍與明朝作戰時的利器。後金軍依靠這兩者配合,頂著明軍“炮槍齊發如雹,矢下如雨”的火力輸出下,完成對明軍的近身,然後用他們強大的肉搏能力,以及數量的優勢將明軍擊潰。不過在討論明朝火器之前,首先要先說一下,後金那個讓明軍在精神上破防的楯車,和明軍沒能讓後金軍在物理上破防的火炮,究竟是什麼樣的呢?

▲《滿文老檔》插畫中的楯車和明朝火器

相信很多人對後金楯車最直觀的印象,都是來自於《滿文老檔》中的插圖,裡面那個三四個士兵,一起推著的楯車。不過考慮到《滿文老檔》的文字部分,並沒有對楯車的詳細描述, 《滿文老檔》本身,又在清朝入關之後,進行了多次修改,因而很難說這些楯車的形象是否可靠。而另一邊,被後金楯車搞出心理陰影的明朝,對楯車也是有著詳細的記載,不過這些記載嘛和《滿文老檔》完全是兩個畫風。

▲後金軍隊

首先是大小,根據明朝人的描述,後金使用的楯車,絕非《滿文老檔》插圖中的那些大號手推車,而是“奴以牌車推遮一車二十餘人”的大傢伙。換言之,不考慮具體結構,後金的這種能擋住火器的楯車,對標的可不是明朝車陣的廂車、輕車一類,而是像明朝的推車一樣,體型巨大,需要多人推行,同時也能為多人提供庇護的戰車。

在解釋完後金楯車的大小後,這些楯車之所以能夠防禦擋住明軍槍炮,其實也就很好解釋了,無它,就是“護甲”堆的夠厚。後金楯車作為防護的楯,可是達到“前一層用板約五六寸”。如果一寸按照3釐米來算,那後金楯車的楯,厚度就是在15~18釐米之間。如果光看文字,還有點難以想象,那就想象一下,這是一塊大約這麼寬的木板……

所以想象下當時明朝士兵的處境,他們被自己的將官指揮下,一路在遼東陰森的密林中磕磕絆絆前進,好不容易抵達了戰場,迎面而來的,則是一幫面目猙獰,身穿重甲的女真人,推著和城牆一樣的楯車就向自己殺了過來。在你手中的火器怎樣也不能傷到對面的同時,他們那巨大的楯車已經快速推進到了近前。這時候恐怕再強悍的軍隊,也會被嚇出心理陰影。

說完後金的楯車,那麼明朝的火器又是什麼情況呢。老實說,明朝火器的問題那真不是一兩期文章可以說完的事情,硬是要簡單說的話,只能說當時的明軍,實際上非常不巧的處在一個轉型期。長期以來明朝軍隊,尤其是北方明軍,主要面對的敵人,都是北方的蒙古各部,因此在明軍野戰類火器的發展上,一直是走了輕便機動的路線。相對的,這也限制了明朝火器,在大型化和火力方面的發展。而且明朝戰車本身,它們的防禦一是考慮到蒙古人沒有火器,二來要兼具靈活性,因此在關鍵的護板上,做的要遠薄與後金軍隊,這就是的一旦後金軍隊哪怕掌握了少量的火器,都有可能給明軍造成有效打擊。

▲明朝野戰時使用的小型火炮

尤其是在“俺達封貢”之後,隨著蒙古戰鬥力開始下滑,明朝與蒙古之間大規模高強度的戰爭越發減少,因而以遼軍為首的一些邊軍,甚至開始拋棄明軍慣用的火器和戰車,轉而走輕量化路線,追求以少量武裝家丁為核心組成野戰軍隊,對來犯的蒙古騎兵實行快速擊破。這一點不僅讓薩爾滸之戰前後,當時的遼兵不僅不願意使用和儲備戰車,導致明朝不得不在薩爾滸之戰前後,大量製造戰車一邊從外地調集來的軍隊的使用。更重要的是,遼兵對於火器的態度,甚至也是“遼人不善火器,且不肯習”。

▲明代部分邊軍已經開始出現特化的趨勢

那麼明朝就沒有大型火炮嗎?答案是也有,但是在與後金的戰爭之前,大型火炮基本都是被佈置在城市和衛所的城牆上,用來守衛這些城池。至於那些被分配給野戰部隊,數量極少的大型火炮,不僅在大小口徑方面,都要遠小於後來從葡萄牙人那裡引進的紅夷大炮,而且主要也是用來攻擊敵方控制的城市和據點。因此在面對後金的楯車時,根本無法指望它們能扭轉戰局。

▲明代邊軍使用的“無敵大將軍炮”實際大小也並不算大

最後歸納一下明軍當時的狀況,首先明軍本身長期的作戰習慣,使得他們的野戰軍隊,缺少能夠有效破壞後金作為防禦臨時工事——楯車的強力火器。其次,以遼軍為首的一些邊軍將士,他們的作戰習慣,使得他們蔑視戰車、火器一類武器的使用,更喜歡採用一種對敵人進行快速打擊,一舉擊潰敵人的戰術。明軍的這一狀態,可以說正是他們長期與蒙古軍隊作戰中,所培養出的軍事習慣和思維。但是很明顯,面對新興的後金政權,尤其是在後金的可汗努爾哈赤,對明軍作戰習慣和思維極為熟悉的情況下,明軍的戰術戰法,不可避免的陷入無法適應新環境的尷尬情況。

▲傳統的明朝軍隊已經難以適應新的作戰形式

不過到這裡,針對遼東的戰事,明朝各派實際上也都開出了自己的藥方。而其中對後世最大的,莫過於以徐光啟為首的西法黨,開始大規模引進歐洲火器和築城技術。雖然這些很多受限於當時明朝在戰略上的窘境,大多並沒有派上什麼大用場,但是宏觀上,卻影響了從明末一直到清朝鴉片戰爭前,中國火器接近二百年的發展思路。不過這就是另一個故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