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遊戲

長坂坡之戰中,為什麼劉備任憑兩個女兒被擄掠,趙雲只救阿斗?

在長坂坡之戰中,劉備不顧家眷的安危而只顧自己逃命,趙雲殺入曹營救出了阿斗,劉備的兩個女兒被曹將曹純捕獲,納為妾室。

兩年後,曹純病逝,劉備的兩個女兒不知所蹤。有說被曹操收入銅雀臺,孤獨終老。

總之,長坂坡一別,劉備父女再無緣見面。

從表面來看,劉備的這種行為令人不齒、唾棄;趙雲的行為令人不理解。

但仔細分析一下,他們的選擇是合理的,或者說是符合當時現實的。

我們先還原一下當時的場景。

漢獻帝建安十三年

(208

,曹操親自率軍南下荊州。

劉備勢單力薄,抵擋不住,便向江陵方向敗逃。

與他同行的,除了隨行的大臣、將士,還有荊州的眾多百姓,人數達十餘萬。

由於隊伍龐雜,糧食輜重繁多,行軍遲緩。

而曹操率領精銳輕騎部隊

虎豹騎

五千人追擊劉備,在當陽長坂(屬於今湖北宜昌的當陽市)追上劉備軍,迅速將其擊潰。

劉備情急之下顧不得家眷,與諸葛亮、趙雲、張飛等數十騎逃走。

而隨行的一些大臣、將士、荊州百姓以及輜重,都被曹操所獲。這其中包括劉備的家眷。

劉備一行繼續敗逃,途中發現隨行的趙雲沒跟上來。

身邊有人說,趙雲可能投降了曹操,但劉備不相信,說

子龍不棄我走也。

隨即,劉備令張飛去斷後。

張飛召集二十餘騎,到長坂橋據水斷橋,面對曹軍,橫握長矛,怒喊道:

吾乃燕人張翼德也,誰敢與我決一死戰

!”

曹軍久聞張飛可敵萬人的威名,現在見他這樣兇猛

拼死

,一時無人敢上前。

從而,

劉備一行贏得了時間,得以遠逃,保住了性命。

以上就是著名的

長坂坡之戰

那麼,趙雲究竟去哪啦?

其實,他並未投降曹軍,而是轉身殺回,尋找劉備的家眷。

羅貫中《三國演義》中描述:糜夫人和阿斗

劉禪

被曹軍圍困,糜夫人被迫投井自盡

趙雲七進七出曹營

殺死曹將五十餘員,獲得青釭劍

,救出

阿斗。

其實這是文學藝術虛構。

史書《三國志

·

蜀志

·

趙雲傳》中記載:

及先主為曹公所追於當陽長阪,棄妻子南走,雲身抱弱子,即後主也,保護甘夫人,即後主母也,皆得免難。

在亂陣之中,趙雲搜救到了劉備的妻子甘夫人和幼小的劉禪,護送他們趕上劉備,得以團圓。

那麼,為什麼劉備不顧家眷的安危、趙雲只救阿斗呢?

其一,當時情勢危急,劉備無法照顧家眷的周全。

逃難的隊伍龐雜,劉備軍隊和眾多百姓混雜在一起,後有曹軍鼓譟、衝殺。

這也導致人群慌亂,家眷被衝散。何況家眷是婦女、兒童,不會騎馬快跑,難以與劉備同步。

即使劉備,也是和數十騎倉皇逃命。

其二,男尊女卑思想作祟。

眾所周知,古代的男尊女卑思想嚴重。因而劉備也就捨棄妻子、子女。

劉備當時已有兩個老婆:甘夫人和糜夫人。長坂坡之戰後

,他

娶了孫權之妹孫夫人、吳懿之妹吳夫人。

也即劉備不缺老婆。有了老婆,自然可以生兒育女。

其三,最重要的,劉備胸懷天下,圖謀事業而不顧兒女情長。

這種梟雄情結,早在西漢開國皇帝劉邦身上有先例。

例如楚漢相爭時,劉邦在彭城之戰中被項羽擊敗,置家人於不顧,突圍而逃。

途中,遇到步行的劉邦之子劉盈和女兒魯元公主,隨行的將軍夏侯嬰就停車將兩個孩子抱上馬車。

眼看追兵越來越近。為了輕裝疾行,劉邦幾次把兩個孩子踢下車去,但每次都被夏侯嬰跳下車抱上車。這樣反覆幾次,氣得劉邦差點殺掉夏侯嬰。幸好,劉邦一行最終得以逃出險境。

歷史上真正的劉備,被當時人評價為:雄姿傑出、有王霸之略、弘雅有信義、有雄才而甚得眾心等等。

《三國志》作者陳壽也評論道:

先主之弘毅寬厚,知人待士,蓋有高祖之風,英雄之器焉。

這樣的人,當然不會讓家眷阻擋自己的事業前進步伐,更不會為了家眷而搭上自己的性命。

說的直白點,這種人是為個人事業而活,本質上為自己的私利而活。

同樣,

在戰時,家眷某種程度上是包袱、累贅。

因而,也才有趙雲救出阿斗,遞給劉備,劉備卻擲之於地曰:

為汝這孺子,幾損我一員大將!

摔阿斗,必然會使趙雲等將士感動,為劉備效命。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

基於以上幾個原因,也才有趙雲單騎殺入曹營

只顧救阿斗。

畢竟,阿斗是劉備的兒子,是可以繼承王位的人。趙雲沒必要繼續冒險把劉備的所有家眷搜救出來,那也不現實。

何況趙雲已認定劉備是可以託付建功立業的明主。而且當時趙雲的地位並不高,更難以與劉備的親信張飛、關羽、諸葛亮相比。

趙雲固然勇武,但是單槍匹馬陷入曹軍必然難保性命。是曹操惜才,傳令不許傷害趙雲而要活捉。於是趙雲如同得了一道護身符,

抱著阿斗

成功逃脫曹

。從而,他也被升為牙門將軍,受到劉備信任。

長坂坡之戰,劉備損失慘重,痛失軍隊和親人,但是核心力量僥倖留存。隨後,劉備審時度勢,放棄轉往江陵的計劃,轉為前往江夏與關羽部隊會合,進而東山再起,終成大業。

相反,在這次事件中,劉備的謀士徐庶的母親被曹軍捕獲,徐庶不得已,只得放棄和劉備逃亡,轉投曹操。

劉備和徐庶的兩種人生價值觀,形成鮮明對比。

如果是你,你會像劉備那樣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