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遊戲

先秦時期的“大一統”思想如何形成的?

中華文明作為世界上的軸心文明之一,中國作為世界上僅存的文明古國之一,絕對是有一定的歷史淵源的。而這樣的歷史淵源來自於中國在各個領域體現出來的強大向心力,溯源可追溯到先秦時期的“大一統”思想。那麼先秦時期的“大一統”思想究竟是怎樣形成與發展的?

一、政治上,中國在先秦時期逐漸趨於“大一統”的形式

1、在處理複雜的國家事務上,三代之前的“大一統”思想逐漸發展

中國並不是一開始就有的大一統思想,是在漫長的歷史中逐漸發展而來的。根據現有的文獻和考古證明,中國第一個文明王朝應該是夏王朝,

在夏王朝之前,存在著早期較為成熟的文明形式,只不過並沒有形成一定的文明體系,但一定具有一定的、與後世文明類似的文明特徵

。的確如此,夏朝的前一個文明系統,是虞堯舜禹的神話傳說時期,在此階段有什麼後世“大一統”思想的體現?

當然有,最明顯、最典型的就是在堯舜禹時期的治水事件。大禹治水的傳說都家喻戶曉,但是在大禹之前也有多位人士去進行治水,有的失敗了,有的成功了,但是後續又發生了洪水災害。由於歷史太過於久遠,許多東西都是不可追溯的,所以在一些傳說中,難免會有一些誇大或者不符合事實的成分。

但是類似的歷史事件應該是存在的。當時地球的各個區域都出現了大洪水,不止是在中國,西亞和歐洲都有明顯的文獻記載,但是由於其文明的特殊性,中國對待洪水的態度是治理,但是西亞和歐洲對於洪水的態度是逃避,建造“諾亞方舟”逃避洪水。

在治理洪水的過程中,當時的統治者需要調動極大的人力、物力來投入到洪水的治理上(由於當時的統治者並不能直接參與洪水治理,所以應該將控制人力和物力的權力暫時交給了大禹,故後來為大禹的兒子啟建立夏王朝奠定一定的基礎)。

在此過程中一定需要專制集權,並且一定需要較為複雜的國家機器對於一系列的事情進行操作,

在此過程中,中國的政治結構發展是要比其餘地區的政治發展速度要快的多。另外,由於中國地理環境的特殊性,國土面積過大,就算是當時的遠古時期,控制的國土面積也是相當大的,不然不會有“九州”類似的政治地理概念。

國土面積的龐大,也決定了操作治水的國家機器必須是高效率並且是較為複雜的,同樣在治理權力上,也是要求有巨大的權力,至少這樣的權力能夠調動全國範圍內的人力和物力。

故中國在遠古時期的政權就已經朝著集權化發展,在治理洪水的過程中,國家機器得到了“倒逼升級”,政治上領先發展。為中華文明的向心力越強以及後期的政治上的“大一統”創造了必要條件。

2、三代時期,政治上的“大一統”得到了加強

三代時期即為夏商周時期,在此時期內,政治上的“大一統”得到了加強。

夏朝並沒有明顯的文獻資料,但是根據現有的文獻資料上來看,夏朝的國家機器明顯得到了加強,夏朝開始有了國家監獄的產生,對於軍隊的指揮和控制也較以往加強了許多。對於具體的官僚體系的變化,由於沒有過多的文獻資料,故沒有辦法進行敘述。

在商朝時期,由於甲骨文的出現,使得有大量的文字資料。從中可以得出,在商朝國土面積進行了進一步的擴充套件,在江西、湖北等一些地區都發現了商代的墓葬,足以說明,在當時的商代國土面積比夏朝擴大的一個版圖的大小。不僅如此商代的國家機器持續複雜化、先進化,商代實行的官僚制度是內外服制度,也就是類似於分封制的雛形,但是並沒有分封制的體系完善。

對於已有的政治結構,商朝的統治者分為兩個層次,內服和外服的管理,使得在政治結構上形成一種“同心圓模式”

,外服的政治排程必須要根據內服來,說明外服算是內服的附屬地,有可能當時的商朝統治者並沒有取得外服的絕對控制權,但是統治模式呈現同心圓模式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

到了西周時期,政治上的向心力持續加強

,國土面積擴大到另一個巔峰,直接控制當時的北方,今天的北京、河北一帶,對於南方的統治,也達到了長江以南,西南和西北都已經可以控制四川和甘肅一帶。版圖相當於今天的大半個中國了。在如此大面積的國土之下,需要更為複雜的國家機器以及更為集權的政治制度。

故此政治模式的同心圓模式的向心力在不斷加強。原來商朝規定的內外製度已經不足以管理西周的整個地區,需要更細緻的統治規劃,故此分封制和禮制出現了。

分封制將分封的等級分為公侯伯子男五個等級,五個等級都可以被分封到一定的地區,在自己的封地上,有控制軍隊以及自任官員等絕大的獨立自主權。但是有個不變的階級秩序,

就是低等級的人需要服從高等級的命令,所有等級的人們需要服從周天子的管理。

可能周朝的統治者還是覺得這樣的政治制度不夠嚴密,向心力不夠強,故創造了宗法制和禮樂制,對於已有的分封制進行不同程度的維護並且製造合法性的依據。

禮制在現在可能被算為一種文化的範疇,但是在當時應該是屬於一種政治範疇,因為禮制的作用有點類似於法律的作用,屬於國家機器的範疇,故屬於政治。但是後來西周統治消失,禮制不復存在,但是禮制產生的影響還在,產生的影響可以被歸為文化的範疇,因為已經成為了一種社會習慣了。

到了春秋戰國時期,大一統的需求更為強烈,各個諸侯國都不要安分守己了,都是在爭奪中央的政治控制權,說明當時已經產生了一個政治中心,至少在那些諸侯的心中是這樣想的,到此,政治上的“大一統”幾乎於完全形成。

二、文化上,“大一統”的發展程度也是極為迅速的

1、各民族的文化認知逐漸趨於統一

除去明顯的政治上的“大一統”的發展以外,文化上的“大一統”的發展也在進行,只不過發展的界限並沒有政治上的如此明確

文化上的“大一統”簡而言之就是由各個民族文化組成的,在其中必須要滿足幾個條件,一是各民族的文化必須要具有一定的融合性,如果不能與其他民族的文化進行融合,是無法進行完整的文化上的“大一統”;二是各民族文化在形成和發展的過程中,都具有同一個共同觀念,就算沒有這樣共同觀念的存在,那民族文化的發展也必須是依附在此共同觀念的基礎之上的。

很明顯,中原地區的各民族乃至周邊地區民族都是具有同一個觀念,當然,一些意識形態相差太大的周邊民族,比如一些遊牧民族,是沒有這樣的共同觀念,但是是在共同觀念的基礎上影響自己的意識形態的。

隨著文明時代的到來,越來越多的人們逐漸跨出血緣的範疇去尋找新的資源和新的經濟發展方式,逐漸地,一個新的地域性社會逐漸形成

,地域關係逐漸在社會關係的發展過程中取得一定的重要地位。

各民族同樣如此,一起融入地域化社會的發展過程中,打破原來的血緣束縛,與各民族之間進行一定的文化交流。透過聯姻、聯盟甚至是一些征服來獲得地域化社會的承認,這些因素都是地域化的表現。

那麼在其中由於政治的特殊性,故此文化上也在逐漸形成一種向心力,就是所謂的包容精神,放大點說就是和平精神。因為要形成一股強大的向心力,包容必不可免,所有的文化交流取得一定的成果都是在包容的平臺上進行的。故各民族的文化認知是在先秦時期的發展過程中不斷取得統一。

2、春秋戰國時期的文化“大一統”發展極為迅速

因為春秋戰國時期的變化實在是太過於劇烈,

在春秋時期,各個諸侯國都並不是國家,只能算是較為獨立的諸侯國,國家的主權以及其他的一些必要權利,當時的諸侯國沒有完全獲得。在戰國時期,國家逐漸獨立

,形成一個個完整的國家體系。

春秋時期,諸子百家,但是在戰國時期真正能夠繼續發展的,也僅僅只有十幾家,在思想文化上,“大一統”意識逐漸對於這些思想的篩選起到了決定性作用。思想上逐漸形成“大一統”。

三、總結

“大一統”如果細緻劃分,那麼應該不僅僅只屬於文化上的概念或者政治上的概念,應該是哲學上的概念,因為中國特殊的國情都是在此基礎上發展的,故此中國歷史及其事物的變化規律,也應該從這個哲學概念中找到答案,僅僅探究政治和文化概念上的含義是不夠的的,但是是必須的。

參考文獻:

《左傳》

《周禮》

《詩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