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遊戲

慈禧的最後一天:開了一個會,處理三件事,晚上就溘然長逝

“在她的一生中,人們全部指望她來不斷地推進她非常熱心支援的目標。她牢牢地掌握著權力,敢於引導國家的戰車駛上一條從來都沒有走過的新路。——馬丁《中國的覺醒》”

公元1908年11月15日,冬天的北京城並沒有任何生機與活力,就像這個搖搖欲墜的大帝國一樣,連空氣中都帶著冷冽的肅殺氣息。掌握中華帝國權柄近48年的慈禧太后感覺自己大限將至,而就在前一天晚上光緒皇帝剛剛駕崩,她還有一大堆的事情要處理。

伴隨著大清走過將近半個世紀的旅程,慈禧太后經過晚清政府幾次較大的改革,從洋務運動到戊戌變法再到清末新政,一路走來步履蹣跚,是時候停下來休息休息了。可誰又能知道,忙忙碌碌的一天,竟然成為人生最後的時光。

那麼在這一天中,慈禧都做了什麼事情

01

召開御前會議

早上六點鐘,慈禧太后像往常一樣起床,太監宮女們伺候她梳洗完畢,她習慣性地戴上了咸豐皇帝送給她那對珍珠耳環。梳妝完畢後慈禧太后開始用膳。

光緒皇帝的去世讓紫禁城內人心惶惶,身子骨羸弱的光緒皇帝怎麼會突然暴斃呢?

皇帝駕崩在任何朝代都是頭等大事,所以慈禧首先就是要處理光緒的後事。

光緒作為慈禧太后一手扶持起來的傀儡皇帝,作為慈禧太后的外甥,他的一生都籠罩在慈禧的陰影之下。戊戌變法失敗後失去了慈禧的信任,被囚禁在瀛臺,當政三十餘年來處處受到鉗制,沒有一點自主權。

1908年11月14日終於在凜冽的寒冬中結束了自己一生。

光緒皇帝的死因在當時是一個謎團,但是大多數人都能夠猜出來是誰幹的,但是沒人敢說。直到2008年北京研究院對光緒遺體進行解剖發現其體記憶體在大量砒霜,這下光緒死因也就水落石出了。

在御前會議上,慈禧一反常態哭得撕心裂肺,表達自己對光緒突然駕崩的悲痛。

這並不是真正對光緒之死表示痛心,而是在做戲給眾人看,這也是這位太后最擅長的事情。將光緒帝后事安排完成之後,就要進行最重要的立君的問題了。

02

彌留之際的三件事情

首先國不可一日無君,光緒皇帝去世後誰來即位成為慈禧太后要考慮的第一個問題。慈禧太后召集監國攝政王載灃和眾位軍機大臣商量,經過一番精心安排之後,終於敲定了這個大事:

由載灃之子溥儀繼承皇位,載灃為攝政王,隆裕為太后,自己為太皇太后

。儲君的事情定了之後,慈禧就鬆了一口氣。

關於為什麼要立溥儀繼承大統,讓很多人費解。從古代“立嫡立長”以血脈親疏遠近來看,溥儀作為慈禧太后的侄孫子,還夠不到要立他為君的資格。

但是從年齡和操控程度上來看,溥儀卻是最合適的

當時溥儀才三歲,從小培養起他對慈禧的服從並不難,而且溥儀父親載灃也是慈禧一手扶持起來的,只有這樣才能保證他會沿著自己鋪好的路走下去,不會像光緒帝一樣有反心。

第二件事情在現在看來就是具有諷刺意味了,慈禧太后在臨死前公開宣佈不許女人當政。

這樣一句話在一位當政48年的“女皇”口中說出,實在是讓人難以理解。

目前對於慈禧太后做出這個決定也是眾說紛紜。有的人認為慈禧太后以武則天為榜樣,武則天和慈禧都是千年以來傑出的女政治家,都是站在帝國權力頂峰的女人,在古代封建社會“男尊女卑”的情況下女人能夠做到這般已經是人中龍鳳。

出於女人的嫉妒心理慈禧不想再有人超過自己因此才不許女人當政。

有的人則認為慈禧太后臨終前認識到在自己的領導下大清帝國日薄西山。在內憂外患的情況下,自己並沒有能夠找到一條康莊大道帶領臣民走出困境,因此還是需要男性來把持帝國的權力。

最後一件事情就是慈禧告訴大臣們不許宦官當政,這句話顯然是針對李蓮英。

俗話說:“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在自己的影響下,李蓮英也成為大臣們中間的紅人,都想著和李蓮英攀關係。大臣們也明白把李蓮英巴結好了自己的仕途自然也就坦蕩了。鑑於歷朝歷代宦官干政之禍,慈禧太后做出這個決定無疑是非常理性的。

在交代完所有事情時候天色也不早了,眾人退去之後慈禧太后也漸漸放鬆了,不久就溘然長逝。

03

小結

至此統治大清帝國長達48年的“女皇”終於離世,與光緒皇帝前後相差20個小時。

死氣沉沉的紫禁城一天之內接連死去了兩位統治者,沒有慈禧太后壓制的國內外各種矛盾順勢迭起,大清帝國也在一片反對聲中結束了278年的歷程。

可以說慈禧太后臨終前的三件事情將大清國的未來安排得非常妥當。但

是她沒有看到在近代化的潮流之下大清帝國已經是奄奄一息,自己所做的只能是幫助這個帝國續命,而不能真正革除弊政,帶領它走向復興。

慈禧作為中國歷史上爭議極大的一位掌權者,遊離在改革派和守舊派之間,在國內民變迭起和國外列強的壓迫中為大清帝國謀求生存之道。作為一位並沒有接受過新思想教育的女性,她已經做得足夠多了,所有的非議就交給歷史來評價吧。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

胖虎說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