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遊戲

枕戈寢甲,談談春秋時期吳國霸興與滅亡

春秋時期,諸侯林立,霸權迭興。鄭、齊、宋、晉、秦、楚等國相繼登上歷史舞臺,各領風騷數十年,成就春秋千變萬化的國際局勢。到了春秋末期,吳國發揮其地緣優勢,開始在政治舞臺上嶄露頭角,破楚、臣越、制齊、威晉,一時間呈崛起之勢,但最終卻為越國所滅。

從滅亡到勃興,吳國的歷史不過百餘年,霸興與滅亡與其謀霸戰略的運用密切相關。

吳國因何霸興?因何滅亡?能給人們帶來哪些啟示?

一、吳國的初建

周初年進行分封的時候,關於吳國的記載較為簡略。吳太伯最初的落腳之地在今江蘇南京、安徽當塗交界的橫山一帶,從當時的政治軍事格局看來,吳國的地理優勢有三:

第一,吳國地處東南角,擁有獨立的發展空間。

在春秋時期的諸侯爭霸中,齊、晉、吳等國家的共性就是具有地緣優勢。

地理條件優越不意味著國家實力強盛,而是為軍事戰略的制定提供沃土,也就是說,如果吳國戰略得當,很可能成長為中原霸主。

第二,初創吳國的人是周文王的伯父,一向在有賢能的名聲,吳人作為他的後人容易獲得周朝正統宗法觀念的認同。

也就是說,吳國在外交上有一定程度的優勢,如果能處理好與其他諸侯國的關係,會成為吳國發展的強大助力。

第三,太伯去世後,他的弟弟仲雍繼承其位,仲雍改弦易轍,入鄉隨俗,吳人對他非常支援和擁護。

吳國也以此作為根基走上開疆拓土的稱霸之路,太伯傳至十九世壽夢時,吳國更加壯大。吳王壽夢在位之時,楚國因受中原諸國的排擠向東加強控制,吳國因此受到楚國的擠壓。

楚莊王登位後,吳國臣服楚國,也受到楚文化的影響,漸漸興盛起來。由於楚國的逼迫,吳國向西以守禦為主。吳的核心區域在蘇錫常平原,沒有收到過北方的威脅,江東地區呈現作為整體區域的趨勢。但吳國沒有進一步採取策略使江東地區融為一體,選錯了擴張方向。公元前584年,吳國討伐郯。

當時的國際局勢下,吳國這一舉動震動中原,並使其處於不利地位。

郯是晉國的盟友,同時又與魯國存在聯姻,吳王壽夢因稱王不臣於周導致其後方不穩。此時的吳國實力不足以向中原進發卻選擇進攻郯國,是吳國戰略上的失誤。

春秋時期,楚國疆域的逐漸擴張,中原諸侯國將其視為嚴重威脅。為了爭取戰略上的主動權,當時的中原霸主晉國為了尋求力量將目標轉向吳國。早前楚人申公巫臣逃奔到晉國之時就建議晉國與吳國聯盟抗擊楚國,於是巫臣於公元前585年出使吳國,請求晉吳聯合。

對於吳國而言,這是擺脫楚國掌控的好機會,但實際上吳國吳晉國聯合後會陷入與楚的消耗戰中,成為晉國制約楚國的工具,是一種戰略誤導。

在申公巫臣的幫助下,吳國在與楚國的戰爭中多次取勝,逐漸掌握淮南群舒之地。

二、吳國的霸興

有了晉國的幫助,吳國從太伯開始累積十九世的軍事力量得到釋放,並形成攻打楚國的強大動力。吳國和楚國在淮域的爭鬥越來越激烈,到公元前547年吳王餘祭登位,吳國開始與越國爭奪江南地區。

公元前522年伍子胥從楚國逃奔吳國以後,吳國和楚國之間的戰爭更加激烈,也開始摻雜個人的復仇因素。

伍子胥到達吳國後一再獻計攻打楚國,從戰術而言無可挑剔,但從戰略層面來說,吳國將注意力全部集中在攻打楚國上實為下策。因為吳國在同楚國爭鬥時,勢必會極大消耗自身實力,吳國又不如楚國強大,即使竭盡全力將楚國打敗,自身也會陷入貧困之中,況且還有越國對吳國虎視眈眈。

公元511年,吳王採納伍子胥的計策,全面控制淮河中下游地區,並持續向楚國腹地逼近。到公元前506年柏舉之戰勝利,吳國兵鋒直指楚都郢城,楚昭王倉皇出逃,伍子胥大仇得報。

連年針對楚國大量消耗吳國的人力財力,同時使對國際局勢的把握也有所減弱。

三、吳國的滅亡

眾所周知,“久暴師於外”是用兵時最為忌諱的,幾乎空國遠征的吳軍卻長期在楚地滯留。

公元前497年,勾踐繼承越王王位,此時吳國的國力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復。次年,吳國欲趁越國新君剛立,政權不穩之時偷襲,不料因輕敵敗走,吳王闔閭重傷不治而亡。

公元前494年,吳王夫差困越於會稽山,本應一鼓作氣消滅越國,但夫差在越國謀臣的持續誤導下放過越國。

三年後,越王勾踐回到越國,養精蓄銳,發展軍事,越國的領土基本恢復到站前規模,為越國消滅吳國埋下了伏筆。

早在吳王壽夢之時,吳國的疆域已經到達郯。到吳王夫差時,吳國開始謀劃北上爭霸的行動。根據當時的地理條件和國際局勢,吳國想要北上與齊、晉爭霸,必須先征服魯國。從公元前489年到公元前486年,吳國與魯國多次發生戰爭。公元前487年,齊悼公本想與吳國聯合攻打魯國,後來反悔,夫差很憤怒,決定與魯國聯合攻打齊國。

相對北方諸侯,吳國在地理上有特別之處,即“以船為車”。作為交通工具,船的運能更大,成本也較低,但須有合適的水道。吳國為了輸送兵力挖掘了不少水路,使其船隻能夠直達中原。從這次吳王夫差揮軍北上到身死國滅,子貢的戰略誤導是重要原因。

當時魯國危難,子貢受孔子之命解危,先說服田常放棄攻打魯國轉而討伐吳國,又說服吳國伐齊救魯,再說服越國與吳國聯合攻打齊國。同時子貢又提醒晉國做好防範,吳國戰勝齊國後一定會對晉國出兵,事情按照子貢的預期發展。齊國在眾多國家的圍攻下戰敗,夫差又向晉國伐齊挑戰,不料越國乘機攻入吳都。

後越國再次攻打吳國,到公元前473年吳國疆土被越、楚、魯、宋瓜分。

四、吳國霸興與滅亡的啟示

第一,分清敵友,準確評估安全環境。

透過對周邊勢力綜合情況的把握,看清互相之間的利益關係是準確評估安全環境的關鍵所在。對吳國來說,越、楚、晉、魯、齊能對其產生大的影響。吳國是姬姓諸侯之一,處於以姬姓周王室為正統的春秋格局中,晉、魯、吳是同姓,可視為天然盟友。

楚國的勢力雖然不再擴張,但其與吳國相距甚遠,雖然能對吳國產生威脅,但不至於危及到吳國的生存發展。越國與吳國之間存在根本的利益衝突,兩國是鄰國,世世代代都是敵人。吳國漸漸強大以後,越國被迫退讓,對越國來說,吳國是其生存的最大威脅,同時越國的存在也是吳國生存發展的阻礙。

但是吳國也對越國的威脅性一直沒有形成清醒的認識,導致最終反而被越國消滅。

公元前494年吳越之戰本來是滅越良機,伍子胥認識到這一點,向夫差詳述吳越之間不可共存的關係,勸他趁機除掉越國。但夫差被眼前利益迷惑,在越王向其臣服後認為越國已不具威脅。等到越王回國,伍子胥再次提醒夫差勾踐的野心,但夫差始終不聽。

第二,謹防誤導,妥善處理諸國關係。

謀霸者需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和縝密的戰略思維,洞察並謹防各種勢力的誤導,清楚地判斷當前戰局,作出最適合的決策。吳國的興亡與三次誤導事件密切相關,

一是吳王壽夢被晉國誤導

。壽夢聽信晉國之言與其聯合,成為晉國討伐楚國的工具,從吳楚交惡到吳國滅亡,兩國交戰多達20餘次。

漫長的吳楚之爭大量消耗吳國國力,使吳國無暇分心顧及後方,導致吳軍遠征之時遭到越國的侵襲。

第二次是吳王夫差被越國誤導

,越國在夫椒之戰中失敗,透過卑身侍吳的方式迷惑夫差,使夫差對越國放鬆警惕。在吳國,勾踐為了給夫差治病甚至親嘗其便,因此夫差對勾踐的忠誠再無懷疑,最終將其放歸越國。然而勾踐忍受這一切屈辱都是為了“抱怨復仇,破吳滅敵”,積蓄力量消滅吳國。

第三次,夫差被子貢誤導

,重蹈空國覆轍,使越國乘虛而入,此次再無翻身機會。相比之下,秦穆公進攻中原未成即轉向後方建設,為秦國統一天下奠定了基礎。由此看來,謀霸者必須獨具慧眼,從國家實際出發制定適合的戰略,吳國首先應將注意力放在越國身上。

結語

在戰事頻仍的春秋戰國時期立足並非易事,許多諸侯國不斷經歷起落,吳國也是其中之一。吳國本身具有天然的地緣、血緣優勢,如果制定合適的戰略,在春秋時期稱霸中原不是難事,然而吳國卻在一次次戰略失誤的累積中走向滅亡。

概而論之,吳國滅亡在於統治者沒有認清當前戰局,忽略了越國的威脅性,導致國家空虛之時多次受到襲擊,一蹶不振,終為越所滅。

參考文獻:《吳越春秋》《史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