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遊戲

改進立國之精神,為求一可愛之國而愛之,李大釗陳獨秀創辦新青年

改進立國之精神,求一可愛之國家而愛之

——留日期間的奮鬥不止李大釗和

回國後創辦《新青年》的陳獨秀

1915年,在陳獨秀回國立志辦雜誌的時候,彼時李大釗仍在日本早稻田大學讀書,但他一日也未曾停止過對國家命運的思考,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況且他還不是一般的匹夫,他是國之棟樑,他是我們那個積貧積弱、風雨飄搖的祖國看世界的匹夫。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在任何時候都準備為國家、為人民犧牲自己的一切,他就是這樣的燕趙人士。

李大釗看到當時中國的局面之艱辛,成為一名徹底的反封建革命鬥士,用他手中的筆,抒發思想,成為喚醒民眾的一劑劑良藥。這些言論振聾發聵,彼時一心想愚昧我國國人的日本學子因此將他視為眼中釘肉中刺,逮著機會,就毀去他的文稿。

我們以前從未曾想象過搞革命的難度,不曉得我們黨的先行者不管是在怎樣的艱難的境遇下都還在進行思考,還在進行鬥爭。而我們今日近日能夠吃飽穿暖,只要是說要學習,不但家長會全力支援,國家也提供了各種助學金、勤工儉學等種種優惠措施,但是,我們往往卻只顧玩樂,不思學習,看到李大釗他們,心中湧現的除了敬佩,就是慚愧,同時還漸漸升起一種一定要發奮的決心,我想這就是榜樣的力量。

以前總有人喜歡問,或者被人灌輸一種“偉人生下來就是偉人”的思想,這讓我們普通人對偉人,或者成功人士,總是生出一種只能敬畏,只能仰視,而不知道何處去模仿的無力感,我們也很想成功,但是我們不知道如何像一個完美的偉人學習。

其實作為一個人,不管是不是偉人與否,都不是一下子就很成功的,每個人都是一步一步走向成功的,偉人之所以能夠成為偉人,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們能夠持之以恆的堅持走在自己想走的路上。

這裡面,李大釗就給我們提供了很好的例子,李大釗以前在我們的印象中就是革命鬥士的形象,好像是一個一腔熱血,從不迷茫,從不退卻,但是《覺醒年代》裡面,很真實的展現了李大釗對於革命和學業孰輕孰重的迷茫。

但是儘管迷茫,李大釗卻從未停止學習,從未停止自己為國家尋找一條新路的鬥爭,而且他尊敬的先生和志同道合的同學,也都支援他繼續學習。這就是他能取得成功,並且能夠有一番作為的原因,我們每個人在人生路上都會遇迷茫的時刻,這個時候,不但需要我們自己的自我肯定,而且需要良師益友的支援,俗話說,“一人獨行走得快,兩人同行走得遠。”

而章士釗此次來找李大釗,是來辭行回國的。他準備回國,響應孫中山先生的號召,繼續創辦雜誌,將革命進行到底。

這個時候,先行回國的陳獨秀,已經決定創辦一個新的雜誌,目的在喚醒國人的精神,塑造新青年,用辦雜誌達到喚醒國民,改造青年心智的目的,用新思想取代統治中國幾千年的封建思想。這個雜誌,就是我們後來耳熟能詳的《新青年》。

《新青年》的封面人物是鋼鐵大王卡內基,之所以選擇卡內基,是因為卡內基11歲的時候就流亡美國,一無所有,但是後來憑藉自己的努力,建成了和洛克菲勒及摩根財團並立的鋼鐵帝國。

一窮二白不正是我們當時中國大部分人的寫照嗎?我們窮,我們不知道自己能做什麼,是因為沒有人告訴我們,我們自己,僅僅依靠自己的努力,能夠做成我們想象不到的大事兒,這個道理,不但在中國行得通,在國外也是如此,由此可推知,在全世界範圍內,也是如此。

在雜誌創辦後,陳獨秀在上海震旦學院禮堂接受採訪,闡述他認為的政治和思想的覺醒,在他看來,鴉片戰爭之後提出的“師夷長技以制夷”是第一層覺悟,因為已經知道自己技不如人,不再夜郎自大。

第二層覺悟是有人發現我們之所以技不如人,是因為我們的制度不如人,所以他們進行了戊戌變法、晚清革命,直至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共和。

但是建立共和後,我們的國家依舊不如別人,人民依舊吃不飽,穿不暖,是什麼造就了這樣的局面呢?這就是我們的國民需要第三層覺悟,思想的覺悟,道德理念的覺悟,歸結起來,就是人的覺悟,要找到世界上最先進的思想來武裝我們的人民,用最新的思想來塑造一代新青年,讓這些新青年來創造一個嶄新的國家。

二十幾年革命鬥爭的經歷,讓陳獨秀這次厚積薄發,開始走向一條全新的、正確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