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遊戲

清朝怪象,官員看著庫兵從國庫偷銀子卻不抓,背後真相是什麼?

碩鼠碩鼠,無食我黍!三歲貫女,莫我肯顧——《詩經·碩鼠》

在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中,有一則詩歌名為《碩鼠》。說的是倉庫的里老鼠,經常偷吃米黍。實際上這裡用了比興的手法,借碩鼠來形容那些貪汙納賄的統治者和官吏。

在中國的歷史上,有著2000多年都處於封建王朝時期,而封建王朝統治下,向來不缺少貪官汙吏。其中以清朝末年,貪官汙吏最多。因為清朝是封建集權的巔峰時期,也是我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

在清朝末年出現了一個怪象,那就是看管府庫的庫兵每天都會從銀庫裡偷銀子。

而負責搜省監察的人員,即使知道這些庫兵偷銀子,也不抓。這又是為什麼呢?

道光二十三年,清朝發生了一場嚴重的國庫失竊案。道光皇帝發現,大清國庫原本應該有1218萬兩白銀,經過清點卻只剩下了293萬兩。足足900多萬兩白銀不翼而飛,這讓道光怒火沖天。

剛剛經歷了鴉片戰爭的清廷,原本就損失了數千萬兩白銀,結果莫名其妙又少了900萬兩。這讓道光皇帝在全國開展了徹查行動,結果不查不知道,一查竟然牽連了上百位官員。其中40多位被革職流放,無數小吏慘死刀口,就連那些已經去世的官員,都要由子女償還失竊銀兩。

而這一切都還要從一樁買官案件開始說起,清朝末年國庫空虛,於是道光帝不得不默許下面的臣子賣官鬻爵,以此補貼國庫。而在道光二十三年,體仁閣大學士潘世恩發現,一個叫張誠保的人交的銀子和收據不符合,少交了銀子多開了收據。

道光帝得知後,立刻清點了國庫,就發現國庫少了900多萬兩白銀。接著就是徹查,牽連了當朝40多位大臣,還有無數已經致仕或者去世的老臣。而在這幾十年間,管理國庫的庫吏早已換了許多屆,因此很多人都認為這件事最後會不了了之。

可道光皇帝的火氣卻沒處撒,最後他直接一擼到底,40多位官員被革職查辦,凡是貪汙府庫銀兩的庫吏,殺的殺流放的流放。同時要求所有貪汙的人員挨個還錢,一些已經去世的官員,讓他們的子孫還一半。

當然這只是道光帝的美好願望,事實上最後追回來的銀子不到200萬兩,一些官員無力償還,或者後代年幼,最後也就免了。可為什麼在此之前,如此多的官員對國庫失竊案視若不見呢?實際上這也是因為清廷賣官鬻爵的緣故。

清朝的官職按照等級販賣的價格也不一樣,但是有一種官員品級不高,卻賣得非常貴,那就是看管國庫的庫兵。這些庫兵之所以賣得貴,是因為他們可以從國庫裡偷銀子出來,對於這些銀子,只要你藏的好,即使上面人知道也不會多說什麼。

這也就導致偷銀子成了一條產業鏈,外界人透過人際關係和介紹,以6000兩銀子買到國庫庫兵的官位,然後再從國庫裡日以繼夜的偷銀子。一般一年左右就能夠回本,之後再偷到的銀子就是他自己賺的利潤。

而如何去偷銀子也是一門有講究的學問,庫兵們用的最多的方法就是肉體藏匿法。庫兵每次進出國庫都要脫光了檢查,因此他們就將銀子塞到菊花裡,等出去了之後再拿出來。雖然這一過程非常痛苦,但是為了銀子都值得。

後來有經驗的庫兵還會塗抹豬油黃油,以便夾帶更多的銀子。當然這樣的後果也很嚴重,雖然能夠偷不少銀子,可到了晚年難逃失禁的下場。不過好在冬天他們就不用這麼辛苦,冬天可以將銀子放在茶壺中,結冰的茶水能夠掩蓋銀子,只不過這個方法只能在冬天使用。

因此國庫失竊並不是一兩個人或者一個團體所為,而是朝野上下沆瀣一氣造成的。高階官員通過出售庫兵的官位獲利,而庫兵則透過每天夾帶銀兩獲利。這其中的部分銀子,被用於上下打點,因此許多官員明知庫兵從銀庫裡偷銀子也不去抓,畢竟這些銀子最後有一部分都會到他們的口袋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