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遊戲

從烽火戲諸侯到飛鴿傳書到長安十二時辰!

1

古代通訊:如何更加快速傳遞?

通訊基本靠吼?

一騎紅塵妃子笑

無人知是荔枝來

很顯然,在遠古,通訊技術沒有發展起來以前,一定是使用最為原始的方式通訊的!

那就是:通訊基本靠吼!

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在遠古,有一個好的嗓門,對一個人成為領袖意義重大!

這也是顯示自己身體好的方式之一!

然而,人嗓門的有效距離最多就是幾百米,而人類資訊傳遞的需求,顯然很早就超過了這個距離!

這麼解決呢?

首先就是人力,讓人快速奔跑,把資訊傳遞出去!

這就有了著名的馬拉松。

今天我們都知道馬拉松是一個長跑專案,距離是42。195公里,然而,這是有歷史來源的:

馬拉松比賽專案的起源要從公元前490年9月12日發生的一場戰役講起。這場戰役是波斯人和雅典人在離雅典不遠的馬拉松海邊發生的,史稱希波戰爭,雅典人最終獲得了反侵略的勝利。為了讓故鄉人民儘快知道勝利的喜訊,統帥米勒狄派一個叫菲迪皮茨計程車兵回去報信。菲迪皮茨是個有名的“飛毛腿”,為了讓故鄉人早知道好訊息,他一個勁地快跑,當他跑到雅典時,已上氣不接下氣,激動地喊道“歡……樂吧,雅典人,我們……勝利了”說完,就倒在地上死了。

為了紀念這一事件,在1896年舉行的現代第一屆奧林匹克運動會上,設立了馬拉松賽跑這個專案,把當年菲迪皮茨送信跑的里程——42。195公里作為賽跑的距離。

人類不能總是依靠自己的體力完成資訊傳遞!

兵貴神速!

於是很快就開始藉助馬力:

建立驛站、八百里加急!換馬不換人,可以在一天之內跑幾百上千裡,這已經是當時人類物理移動速度的極限了!

到了周朝,通訊技術有了一個質的提升:

這就誕生了歷史上最著名、也最有爭議的通訊故事:

“烽火戲諸侯”!

烽火戲諸侯的故事已經耳熟能詳,這裡不再贅述,反而是這個故事的背後,解釋了西周時期的通訊技術:人類居然學會了使用“光”進行資訊傳遞!

這就快多了,一座座的烽火臺,看到臨近烽火臺的訊號以後,也點火,這樣瞬間可以把資訊傳遞到很遠的地方。

當然,成本也不小:要建立一連串的烽火臺,另外,能夠傳遞的資訊量非常小。

關於烽火戲諸侯,一直都非常有爭議,因為很多人懷疑這是假的,假在哪裡呢?

在於當時沒有用烽火的記載!

進而,很多人解釋,其實不是烽火戲諸侯,

而是

戰鼓戲諸侯!

周幽王真正用的是鼓聲,透過鼓聲一站一站的傳遞出去,其效果幾乎和烽火傳遞一樣的!

到了後來,人類還發明瞭飛鴿傳書,但是在軍事記錄上較少,可能是因為容易被捕獲,成功率不高!

馬力通訊、烽火臺通訊雖然在兩千多年前就有了,然而,在冷兵器時代,這種方式一致都保留了下來,以至於甚至有人濫用馬力傳遞物質,這就有了著名的詩句: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居然濫用軍事設施送荔枝,這就相當於現在用飛機快遞,一天就送到了!

2

長安十二時辰!

古代通訊:怎麼加密?

遠古密碼學!

人類第二個要解決的資訊傳遞問題,就是加密!

資訊的價值在於能夠控制在一定的範圍,因此加密技術非常重要!

歷史的鏡頭拉回到三千年以前,周武王造反!

造腐敗的商朝的反!

然而,周武王自己實力還遠遠不如商朝,因此,資訊傳遞的機密性就非常重要!

周武王於是請教姜太公,沒想到姜太公早有思考,竟然給出來一整套解決方案。

這個方案都寫在了《六韜》中,就是《陰符》和《陰書》:

太公曰:“主與將有陰符凡八等:凡大勝克敵之符,長一尺;破軍殺將之符,長九寸;降城得邑之符,長八寸;卻敵報遠之符,長七寸;警眾堅守之符,長六寸;請糧益兵之符,長五寸。敗軍亡將之符,長四寸;失利亡士之符,長三寸。諸奉使行符,稽留者,若符事洩,聞者告者,皆誅之。八符者,主將秘聞,所以陰通言語不洩,中外相知之術。敵雖聖智,莫之能識。”

姜太公的第一方法就是用“陰符”來完成:主帥先和各將領約好八種長度的陰符(木條)代表的含義:大勝就讓通訊兵送來一尺長的陰符;殺了對方主將,送九寸長的陰符;。。。。凡此種種,一直到三寸,一共八種。

這樣的好處是,就算是通訊兵被俘獲或者叛變,也沒有辦法洩露秘密!

周武王覺得很有道理。

陰符能夠傳遞的資訊非常有限,於是就有了第二種方法:陰書:

太公曰:“諸有陰事大慮,當用書,不用符,主以書遺將,將以書問主,書皆一合而

再離

,三發而一知。再離者,分書為三部;三發而一知者,言三人,人操一分,相參而不知情也。此謂陰書,敵雖聖智,莫之能識。”

寫好的書信都分為N段(一般是三段),讓三個人送出去,這樣,只要不是把三個人都抓了,就沒有辦法知道完整資訊。

當然,只要有一個人被捕,也洩露了部分資訊,並且我方也沒有辦法獲取完整資訊了。

外國人也要加密,他們怎麼做呢?

古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記錄有一個加密故事,非常不可思議:先把送信人的頭髮剃光,然後把保密訊息寫在那人的頭皮上,等他頭髮長出來後,讓送信人出發,到了目的地再把頭髮剃光,保密訊息就讀出來了。

另外,還有把訊息寫在綢緞上,用蠟裹成一個小球,讓送信人吞下去,到了目的地再想法取出!

這些方法顯然還不夠好,古人很快就想出更加複雜的方法,在《武經總要》裡面,就提到了比較複雜的加密方法:

詩句加密法。

找到一首沒有重複字的五言律詩作為密碼本,上下級之間做好約定,第幾個字代表什麼含義,這樣資訊傳遞的時候,只需要發出一份普通的公文,然後在這份公文特定的字上蓋個章,收到的人對照“五言律詩”,就知道是什麼機密含義了。如果同意,那麼就在同樣的字上蓋章,不同意就在空白蓋章。

下面是《武經總要》傳遞的四十種資訊(五言律詩四十個字,只能傳遞四十種資訊):

請弓、請箭、請刀、請甲、請槍旗、請鍋幕、請馬、請衣賜、請糧料、請草料、請車牛、請船、請攻城守具、請添兵、請移營、請進軍、請退軍、請固守、未見賊、見賊訖、賊多、賊少、賊相敵、賊添兵、賊移營、賊進兵、賊退兵、賊固守、圍得賊城、解圍城、被賊圍、賊圍解、戰不勝、戰大勝、戰大捷、將士投降、將士叛、士卒病、都將病、戰小勝。

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給我們展示了一種短距離範圍內快速、機密傳遞資訊的方法,那就是望樓系統!

望樓每次傳遞資訊時,鼓聲隆隆作響、武侯上下飛奔、窗格燈影變換!

望樓功能是資訊的傳遞和加密。

長安城108坊,每300步設一望樓,武侯自望樓看到任何異狀,都以約定暗語速傳靖安司。

不論是鼓聲還是窗格,其實都是對資訊進行了編碼,然後進行傳遞。不同的鼓聲代表不同的情況,不同的窗格代表不同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