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遊戲

玄武門真相--目標根本不是李建成!

今天,我們來分析下玄武門的真相。

首先,拋下結論,李建成根本不是主要目標!

李淵有兩個好兒子。李建成和李世民。李世民被大家熟知,一代明君,當之無愧的戰神!而李建成呢?則昏聵無能,甚至霍亂後宮,給他老爹帶起了綠帽子。

那李建成是否真的如此昏聵無能呢?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李世民能夠戰無不克的除了他本能的戰爭素養之外,難道沒有源源不斷的後方供給麼?

另外,再看李建成的罪名,和楊廣的罪名是不是高度相似?這不都是後來上位者為了自己名正言順,給前任的慣用抹黑計量麼?

我們可以先回顧下兩兄弟的鬥法。

首先是生命安全威脅。

太子設宴,秦王吐血數升;長孫無忌,房玄齡勸秦王起事。

其次是拉朋結黨,剪除對方羽翼

太子拉攏尉遲敬德,尉遲敬德沒有選邊站,太子派人刺殺,沒有成功,便陷害尉遲敬德謀反下獄,秦王求情赦免

太子和齊王請李淵驅逐程知節 房玄齡,杜如晦,這三位都是李世民的左膀右臂。

秦王拉攏中立派李靖和李世勣,也失敗。這也是為什麼堂堂李靖,為什麼後期不能進凌煙閣的原因。

這時候突厥侵犯唐朝,齊王帥李藝出戰,並且呼叫了尉遲敬德,秦叔寶 程知節及秦王精銳出征。李世民這時候基本已經是孤家寡人了。

同時建成欲在昆明池設鴻門宴,眼線告密,李世民沒有去。至此尉遲敬德,長孫無忌等人再度勸說起事,秦王三辭之後同意。

話說,鴻門宴沒有成功是因為有李世民的眼線,那李世民身邊又怎會沒有李建成的眼線。於是太子向李淵高發,秦王必反。為了爭取時間,李世民痛哭流涕,說太子霍亂東宮,被自己知道後,才誣告自己。

李淵得知後,並沒有說什麼,只是宣佈次日當堂審理。

是夜,李世民在內應幫助下佔領玄武門。秦王射殺太子,尉遲敬德殺李元吉,而李淵,則與裴寂,陳叔達等泛舟海池。尉遲敬德帶領軍隊走到李淵跟前。陳叔達建議封秦王太子,授予全部兵權。

秦王殺太子,齊王家眷,一個不留。同日李淵宣佈朝政全由秦王斷絕

以上,便是史書所記錄的。

雖然史書只寫了玄武門弒兄殺弟,但歷史真相恐怕並非如此,勝利者寫的歷史總是儘可能的美化自己,哪怕個人表述中也會不自覺的美化自己。那玄武門真相到底如何?

李淵宣佈當場審理秦王反和太子惑亂後宮,天子怎會當庭宣佈自己被

戴綠帽

再者,沒有捉姦在床的事,捕風捉影怎麼審理,那秦王反的帽子估計必會坐實,兩個兒子白熱化的鬥爭,為了帝國安寧,李淵心理肯定已經做了取捨。李世民也明白,所以在大家都表了衷心的時候,當夜就控制了玄武門。而且是兩年前安插的內應。能說他是臨時起意麼?

如果說只是伏殺太子,

應該在東宮旁的玄德門

。而即便伏殺了太子,這種大逆不道的事情,李淵怎會容忍?

所以一開始,李世民的目的就只有一個,李淵。

所以控制了玄武門,伏殺太子。而此時李淵,身為皇帝,卻會什麼都不知道,安然泛舟海池?尉遲敬德還能持戢近身?肯定是早已被李世民控制,所以後面封了李世民為太子後,便立馬交了兵權和政權。

可見,任何時候,都要找住問題的關鍵和根結,只有掌握了關鍵點,才能確保事情的順利。遇事多想想為什麼,怎麼辦,關節點自然也就水落石出。多想三步,永遠都要多想三步。

如果殺了太子,還有李元吉,那就連李元吉一起殺,即便殺了兩個,皇帝還有軍政大全,即便自己戰爭之王,但名不正言不順,怎麼統領百軍打持久戰?那就只有集中優勢兵力,先控制李淵,如果李淵不同意放權,估計史書就會記載,太子作亂,誅殺李淵,李世民手刃太子的故事了。

難怪李世民後面曾感慨,

吾死之年,廿六而已

。對父兄都有了必殺之心,作為獨立個人的李世民,自然死了,迎來的是一個掌管整個帝國,為天下計的李世民